文化大學新聞系系友勇奪銀響力新聞獎殊榮 專業與關懷並進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再傳佳績!在「第五屆銀響力新聞獎」中,四位優秀系友分別代表所屬媒體獲獎,展現新聞專業與深刻的人文關懷視角,成為本屆新聞界備受矚目的亮點。尤其是台視《熱線追蹤》記者陳晏瑋,表現格外亮眼,一舉奪下電視及網路影音類「即時新聞首獎」與「系列專題報導優選獎」兩項大獎。其獲獎作品《奪命運具—電動代步器的隱憂》與《遺忘的你,被遺忘的你》,深入探討高齡族群所面對的安全風險與被忽視的心理狀態,展現出新聞專業的深度與社會關懷的溫度。
同樣榮獲電視及網路影音類系列專題報導優選大獎的,還有鏡電視《鏡新聞調查報告》記者簡如屏,作品《銀白色的守護》聚焦高齡照護體系的現況與挑戰,深入走訪第一線照護現場,展現出文化新聞系系友在調查報導領域中的厚實功力與社會責任感。
校友洪巧藍、趙于婷的作品《當生命枯萎,該如何翻然離去?一瓊瑤辭世後善終議題再討論》也獲即時新聞優選獎肯定。四位系友從不同角度切入高齡議題,以敏銳觀察與細膩敘事喚起社會共鳴,充分展現文化新聞系所培養出的專業能力與關懷精神。
談及此次獲獎,陳晏瑋感謝新聞系的紮實訓練,讓他在大學階段就能提早進入媒體工作。他表示:「不論是在校內華岡電視台的密集訓練,還是到媒體機構參與各種採訪任務,這些經驗讓我累積充分的能力與信心,也奠定我進入新聞職場的基礎。可以說,我現在的職涯走向與大學期間的學習有非常深的連結。」
陳晏瑋提到文化新聞系老師們的陪伴從不因畢業而中斷,他形容:「老師們給的是一種『終身保固』,即使我們離開校園,依然可以向老師請益,得到許多寶貴的建議與鼓勵。這樣的支持,對每一位從事新聞工作的校友來說,都非常珍貴。」
他也分享,在新聞業界中常常遇見文化人的身影,無論是學長姐或其他跨領域校友,彼此之間都保有一份自然的連結與默契,讓新聞工作在許多層面都能更加順利。文化大學系所多元,涵蓋領域廣泛,採訪時遇到的老師與校友們,幾乎都願意提供協助與受訪,讓他覺得「回母校就像回到一個永遠願意分享的寶庫」。
回顧大學時光,陳晏瑋也鼓勵學弟妹珍惜每一段經歷。他說:「大學是邁入社會的前哨,無論是學習知識、認識朋友,還是接觸社會議題,這些都是養分。只要願意把握機會,就能逐步朝自己的理想靠近。」他相信,新聞是能夠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期待更多年輕世代勇敢投入、持續發聲。
本屆「銀響力新聞獎」關注高齡社會所面臨的各項挑戰與價值選擇,文化新聞系系友透過畫面與文字,為這些議題注入溫度與深度。他們以敏銳的觀察、真誠的傾聽與專業的表達,讓被忽略的角落能被看見,也讓新聞發揮真正的公共影響力。
文化大學新傳學院院長郭文平表示,對於四位獲獎系友的表現深感驕傲,這不僅是新聞系的榮耀,更是文化新聞教育理念的體現。他指出:「文化新聞系長年以來重視專業能力與社會責任並重的教育理念,今天這些成果正是一種延續與證明。」期盼未來有更多學子承接新聞的熱情與使命,在真相與良知的道路上,繼續用新聞改變世界。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729 14:41:39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