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啟聖專欄】黑箱重演?民進黨不能自我否定太陽花精神——以服貿標準檢驗台美關稅談判,人民有知情權
何啟聖/資深媒體人
2014 年,服貿協議引爆太陽花運動。當時民進黨與學運人士高喊「反黑箱」,要求政府一切公開透明,並必須經過立法院的授權與實質審查,否則任何對外談判都不具備民主正當性。這場運動成為台灣近年最重要的政治記憶之一,直接改變了政黨生態,也讓民進黨藉此贏得選舉。
然而,今日的民進黨執政團隊,在與美方進行關稅談判時,卻似乎忘記了當年的要求。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親赴華府,口口聲聲說「努力到最後一刻」,卻始終未對社會交代談判底線與內容。立法院沒有授權,國人無從得知談判代價,外界只聽到「可能要付出四千億美元換取優惠」這樣的傳聞。這種狀況,難道不是「黑箱重演」嗎?
國際談判確實存在一定的保密性,這無可厚非。但民進黨自己當年樹立的標準,就是要求公開透明、立法院實質審查。既然服貿需要這樣的程序,為什麼台美關稅談判就可以例外?難道對象是大陸就必須公開,對象是美國就可以保密?這不僅是雙重標準,更是對民主精神的自我背叛。
更嚴重的是,這場關稅談判涉及的代價不僅是數字上的四千億美元,更是台灣產業可能遭受的長遠衝擊。
首先是 農業:若美國農產品享有低關稅甚至零關稅,台灣農民必然首當其衝。
其次是 中小製造業:本就處於國際弱勢的中小企業,將被進口品排擠。
再者是 科技產業:美方可能要求更多投資或技術交換,以維持半導體出口優惠,形同以產業命脈換協議。
最後是 公共財政:龐大代價最終轉嫁到全民身上。
這些問題,在民主社會中,本應該要攤在陽光下,讓人民知道,也讓立法院監督。但今天,卻看不到任何透明化的誠意。當年的「反黑箱」口號,如今完全可以奉還給執政的民進黨。
因此,我們要提出三項具體要求:
1. 談判內容應公開透明,至少讓社會理解政府的底線與交換條件。
2. 立法院必須實質授權與監督,沒有國會監督的談判,欠缺民主正當性。
3. 政府應公布產業衝擊評估,讓人民知道農業、製造業、科技業會受到何種影響,才能理性討論利弊。
如果民進黨不能遵守這些原則,那麼當年太陽花運動的核心精神就被自己徹底否定。若服貿黑箱是「民主之死」,那麼台美關稅黑箱難道就不是?民主的標準不能因為對象不同而有雙重尺度,否則當年的「反黑箱」就成了一場巨大的政治騙局。
台灣人民值得被尊重,台灣的民主應經得起一致標準的檢驗。如果民進黨不能回到太陽花時所喊出的承諾,那麼不只是學生,而是所有受到衝擊的 農民、工會、產業界與公民團體,都應該勇敢站出來,要求政府攤開談判真相。民主不是執政黨的專利,人民有權要求透明;若執政者執迷於黑箱,那麼社會必須再度以行動來提醒他們:真正的主人是人民,而不是談判桌對面的美國。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翻攝YouTube頻道 The White House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何啟聖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