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部道路生態指南《路死誰守》 不讓動物白白捨去
全長約1000公里國道路網,雖僅佔省道路網10%,卻肩負國內每日車流量160萬車次、66%之運輸量。另一方面,因開路而減損的棲地與生態系,透過野生動物路死畫面,令人印象深刻。
台灣道路密布,生態課題更形嚴峻,交通部高公局十幾年來,首創將路殺調查列入清潔人員常態工作中,並發展各項對應策略。這些訊息及經驗,今年出版成圖文並茂的路殺圖鑑,要將路殺改善減輕的經驗傳承下來。
面對道路生態課題 出版書籍傳承經驗
根據交通部2017年底的統計,台灣機動車輛登記數為2170萬4365輛,道路總長4萬3206公里,每平方公里土地,有長達1200公尺的道路。台灣道路密度在全球排行前段班,對於生態環境的意義是什麼呢?
由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出版的《路死誰守-高速公路護生指南》,即圍繞這個主題探討解決策略,並在「路殺課題與減輕改善作為」章節中,延伸出路殺課題的減輕改善、國內道路致死研究發展簡介、國道生態保育與路殺減輕改善作為,以及國道路殺調查標準作業程序,幾乎整理了所有和道路生態相關的議題。
高速公路局長趙興華在書序中表示,這本書編撰初衷,是提供高公局內部執行相關工作的人員參考、依循,即使人員流動,也能傳承經驗。此外,這本書也非常適合其他專業或非專業人員使用或閱讀,可說是關心道路生態公民的入門書。
台灣國道發展,雖演進到第三代國道,將過去人定勝天、鑿山挖地的傳統工法,運用「路廊迴避」、「衝擊減輕」及「補償替代」等原則,轉變為尊重自然、與環境共存的設計理念,然而道路興建造成的環境衝擊,仍是無法逃避的功課。台灣有哪些道路生態課題呢?
書中指出,道路興建使得棲地消失,路網造成棲地破碎化和屏障(阻隔)效應;營運階段的噪音、震動和光害對野生物的干擾,野生動物車禍、營運和維管產生的各類污染,加速外來種入侵,以及增加人類可及性後,所經之處帶來生態衝擊等。
這些複雜因素,隨著生物類群、道路生命週期、研究時空尺度的不同起起落落,要釐清道路造成的生態衝擊並不容易。隨著調查監測的時間軸拉長,越能看到影響層面,甚至得知有些影響無法恢復。
從國道讓蝶道 道路開發不忘環境永續
2006年,國家地理頻道拍攝到紫斑蝶因國道成群受困、死亡的畫面,留給台灣社會難以磨滅的印象,高公局由此啟動「國道讓蝶道」計畫,並自此展開「國道永續環境復育系列計畫」的漫長監測調查。《路死誰守》的出版,是「國道永續環境復育系列計畫」的成果之一。
諸如紫斑蝶、石虎這類動物路殺致死的畫面,如此鮮明,也是道路對生態環境最直接可見的影響,誤入道路的野生動物同時也對用路人造成不同程度的驚嚇,危及生命財產安全。高公局過去十多年即著力於路殺調查、熱點和成因分析以及各類改善作為研究試驗,是投入最多調查研究人力的項目,希望持續減輕棲地切割和路殺等負面影響。
然而路殺背後細微的棲地變化,影響的層面更複雜、廣泛。書中也提及,屏障效應和棲地破碎化如何導致野生動物族群下降甚至消失,道路密度到一定程度動物就不見了。台灣道路密度對野生物族群影響的臨界點又在哪?高公局工務組景觀科長游安君說,過去缺乏這方面的資料,也由國道復育計畫來補足。
計畫第一步是沿線盤點高速公路沿線的生態課題,針對國道兩旁往外各2.5公里為範圍進行生態調查,包括動物道路致死紀錄、動植物資源調查;這些議題包括蝙蝠棲所、白河民雄段動物通道評估、台中交流道鷺鷥族群監控調查、生態池監測、邊坡綠化野生動物利用成效評估等,一連串國道生態監測調查,逐步彌補國道沿線生態系缺漏。
計畫定調以改善代替興建,在既有設施盡量找到可以改變的方式,例如通霄一號多功能跨越橋改善,材料費約30萬,就能獲得顯著的效果。另外,也尋求與外部單位合作,例如富陽公園上游邊坡,遭居民侵占種菜,並因使用農藥,干擾下游台北樹蛙棲地。高公局收回後,引用周邊野溪的水建置生態池,獲得良好成效。
高公局將既有的工作,建立標準作業流程,包含外來種入侵的移除、道路致死調查、後續的維護養管,都在書中詳盡說明。
道路生態學入門書 道路護生指南
「常見和敏感路殺動物圖鑑」列出100多種常見及敏感路殺物種圖鑑,包括哺乳類、鳥類、兩爬類、蝶類及蟹類,詳細介紹分類、保育地位,路殺好發時期、生物學資訊、偏好棲地類型、相似物種以及辨識重點,稱為「護生指南」當之無愧。
高公局首創由清潔人員協助每日國道全線路殺調查機制。游安君說,路殺調查工作量相當龐大,因此導入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訓練清潔人員物種辨識,讓清潔人員垃圾撿拾時,同步路殺調查。為了幫助工務人員辨識物種,還曾從科博館借標本,但標本只能觀看、不能碰觸,實際操作就拿動物玩偶來練習!
清潔人員交回的路殺記路,十年來從僅能紀錄「小鳥」、「大鳥」,到現在已能出現精準判斷鳥種冬羽的程度;有時也有令人莞爾之作,例如「粉鳥」;受訓的工務人員曾反映,「不知道原來以前撿拾過的遺體,以為是貓的,原來可能是石虎!」這些表現中,不難感受工作人員認真的態度。
書中圖片除了體型小、不易察覺的蛙類是對外收集,其他全是現場人員多年累積而來。雖說是路殺圖鑑,高公局避免畫面過於驚悚,令讀者感受不好,盡可能減少血腥的圖片,仍以動物美照為多數。
台灣由道路開發單位出版路死圖鑑,應是全球首見。這會讓高公局處境尷尬嗎?游安君說,開路與生態破壞是兩難處境,這本書除了是國道永續環境復育系列計畫的成果,也是高公局面對問題的態度,讓用路人安心用路之餘,盡力彌補開路造成的生態創傷。
記者也提出三項常見國道使用的迷思,透過QA提供讀者用路參考。
國道有專屬通道,為何動物有機會進入?
國道主幹兩邊雖有圍網、屏障等隔離設施,目的是阻隔人類誤入;除了鳥、犬、貓無法掌握外,大多能有效阻隔動物進入;國3起初曾因圍網網目過大,讓小型哺乳類動物突破,經過圍網設計改善,已能有效阻隔。
鳥類會飛難以掌握,為何犬貓也無法掌握動線呢?游安君說,依據這十幾年的觀測,犬貓大多從交流道進入,以及少數民眾棄置路邊,不但危及犬貓生命安全,更增加用路人風險。
國道高架對生態比較好?
高架道路設計是跨越橋的概念,雖然有些高架設計不是為了生態,但保留地面原始樣貌,確實對野生動物比較好;然而,施工時大規模的土方開挖搬運,仍伴隨巨大環境衝擊,則須列入評估、慎重考慮。
照理說,高架之後保留地面空間,有助於野生物利用;但完工後常因地方聲浪,將地面設計變更為側車道,而這些變更都非包含於原先的環境影響評估中,側車道完工後管理上也因各縣市政府態度而有不同,生態衝擊難以評估。
交流道對生態的影響為何?
道路開發的影響,大眾通常著眼於主道路,忽略交流道的棲地切割效應,換句話說,交流道越多,棲地越破碎。
早期道路規劃時,交流道的設置有其考量,例如盡可能等距以及選擇人口密集的城市邊陲。這些土地原是所謂的荒郊野外,卻隨著交流道開設,民眾基於便利,開始在附近設廠、開店、蓋房子;又因便利,道路工程結束後,部分縣市政府會提出加開交流道的計畫。
雖然這些計畫送到交通部之後,會邀請專家審查,不過最後都會基於尊重而同意開設。
作者: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出版社: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出版日期:2019/01/01
ISBN:9789860586220
參考資料
這篇文章 國內首部道路生態指南《路死誰守》 不讓動物白白捨去 最早出現於 台灣地球日。
- 記者:楊 淽茵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