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台南石化空污風險高 85%居民住在距離石化設施不到5公里

台灣有多少民眾居住在石化設施附近?綠色和平今(26)日發布《塑膠未成形,污染先擴散:臺灣石化產業空污人口暴露地圖》報告,公布全台石化污染暴露情形。報告指出,全台有四成人口暴露於石化污染健康高風險,桃園、台南更有85%居民距離石化設施不到5公里。




桃園、台南石化空污風險高 85%居民住在距離石化設施不到5公里


大林蒲聚落緊鄰著臨海工業區,區內有鋼鐵、石化、電子、機械等各種工廠。攝影:陳昭宏


石化污染風險 桃園、台南是熱區


綠色和平盤點全台共191處塑膠化學原材料及塑膠原料的石化生產設施,並根據美國環保署的定義,石化生產設施半徑5公里為高暴露風險區、10公里內為擴大暴露風險區。報告顯示,全台共有約910萬名,近四成人口住在石化污染高風險暴露區;擴大風險暴露區的受影響人口更高達1572萬人,占全台七成。


根據報告,全台石化設施前三高的縣市分別為高雄(50處)、桃園(31處)、台南(31處),其中桃園、台南的位於高暴露風險區的人口比例占全市85%,為全台最高,是石化空污的核心熱區。




桃園、台南石化空污風險高 85%居民住在距離石化設施不到5公里


高雄是全台石化設施最多的地方,桃園、台南則是全台高暴露風險區人口比例最高的地方。圖片來源:擷取自綠色和平報告


高暴露風險區有115萬名15歲以下兒童,159萬名65歲以上年長者居住在此;擴大風險暴露區則有193萬名兒童、282萬名年長者以及7065處學校與養護機構。


塑膠利潤低 綠色和平呼籲停止四輕擴建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負責人張凱婷表示,儘管政府有立法管制及要求減排,但石化設施仍會在符合法規下釋放空污物,製程異常、設備洩漏情形也頗為常見,依然威脅周遭居民健康。而目前國內缺乏公開資料能串聯整合暴露、監測結果與健康影響等資訊,「台灣真正暴露在這些空污範圍之下的民眾,都沒有辦法知道。」


張凱婷表示,台灣塑膠原料及產品年產1304萬噸,占全球3%,產量有七成用於出口,是全球主要塑膠生產國,石化污染卻由人民承擔並不公平。行政院日前核定「新四輕」計畫,要擴增高雄中油四輕廠的產能,乙烯產能將從年產35萬噸提升到100萬噸,勢必將增加周遭200多萬居民健康風險。


張凱婷指出,在全球石化產能過剩、塑膠生產利潤低的現況下,這「根本是百害無一利的政策」,政府應取消相關計畫。


增健康風險 石化業有害空污物有哪些?


塑膠的生產過程,首先將化石燃料裂解為化學品(如乙烯、丙烯),再將化學品聚合成塑膠原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下游廠商再把塑膠原料加工成塑膠產品。




桃園、台南石化空污風險高 85%居民住在距離石化設施不到5公里


石化業生產鏈中,業者會把化石燃料裂解成化學品,再把化學品聚合成塑膠原料,並由下游廠商製作成各種塑膠產品。圖片來源:擷取自綠色和平報告


在裂解及聚合的過程中,除了排放PM2.5、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還會釋出具有致癌或神經毒性的「有害空氣污染物」(HAPs),包括苯、乙烯、1,3-丁二烯等。綠色和平引述過去研究指,長期暴露在1,3-丁二烯可能會增加白血病的風險,苯則和白血病及女性生殖系統受損有關。石化設施附近社區罹患血液系統癌症、肺癌、胃癌、淋巴癌、呼吸系統疾病、腎功能異常,以及嬰兒早產或體重過輕等健康問題比率,明顯高於他處。


我國2018年的一篇研究指出,台灣石化園區周遭居民健康風險顯著較高,特別是雲林台西及麥寮鄉,以及高雄的林園、楠梓、左營、仁武、大社區等。台大公衛學院2018年的研究則顯示,居住在六輕工業區範圍內的台西與麥寮居民,尿液中致癌重金屬濃度顯著高於其他地方,癌症機率為其他雲林鄉鎮的1.29倍。




桃園、台南石化空污風險高 85%居民住在距離石化設施不到5公里


來源不明的塑膠原料,出沒在高雄林園沙灘上。攝影:陳昭宏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