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大樂活學程4位學生考取台南市家關員證照 培育溫暖專業力

崑山科技大學樂齡生活產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致力於培育兼具人文關懷與實務專業的照護人才,近期再傳佳績,4位四年級學生林羽宣、林家卉、陳巧慧與胡美滿,在黃毅晨主任引導下,完成臺南市社會局「兒少家庭促進追蹤訪視關懷服務方案」之「家庭關懷訪視員」(下稱家關員)培訓,全數取得家關員證照,投入社會關懷服務行列。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交錯的時代,能夠真正「走進家庭、傾聽需要」的助人者顯得特別珍貴,其中家關員符合此項需求,訓練制度也相當嚴謹,需完成兩日的專業課程並接受兩次實地訪視訓練,經考核通過後方能正式上線服務。本梯次訓練時間為今年3月至5月,崑大樂活學程4位學生在歷經課程學習與實習訪視後,分別於6月與7月正式上線提供服務,她們從初次接觸到實際進入案家,都展現出高度的助人熱忱與專業精神,將「陪伴」的力量化為具體行動。
家關員的主要任務,是到宅關懷被通報但尚未形成保護事件,或風險程度極低的偶發事件中的兒童與家庭,同時視家長及兒少的需要,提供育兒諮詢、正向親子溝通技巧指導,並協助連結相關社會資源,以早期介入的方式預防問題惡化,守護兒少安全。
樂齡族學生林家卉形容,成為家關員是一場「跨齡嘗試」,她笑說:「我這個年紀加入家關員的行列,很多人都覺得新鮮,最初因聽了黃毅晨主任在課堂分享而心動報名,希望藉由學習心理健康與社會資源運用,讓人生後半場活得更有意義,陪伴長者或弱勢家庭的過程,讓我重新看見社會的多樣,也發現自己仍能成為他人生活中的力量來源。」
日間部學生林羽宣則分享,她在訪視過程中深刻體會到「陪伴」與「傾聽」的力量,每一次走進案家的家門,不僅是資料蒐集,更是一場真誠的心靈交流,她提到,有些家庭需要資源連結,有些只是希望有人聽他們說說話,那些原本沉默的長輩或家長在互動中漸漸露出笑容,讓她感受到「助人也是一種自我成長」,並更加珍惜自己生活中的幸福時刻。
胡美滿回憶,最初接觸「家關員」這個角色時,只是出於好奇,沒想到越了解越覺得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實際進入家庭訪視後,她才理解每一次互動背後都有故事,有的家庭需要幫助,有的只需要被理解,這段經驗讓她學會耐心與尊重,也體會到「小小的陪伴,能讓別人的一天變得不同」。
而陳巧慧的故事,最能展現從課堂到行動的實踐精神,在學校的社工課程中,黃毅晨主任提到「兒少家庭促進追蹤訪視關懷服務方案」與家關員制度,讓她立刻產生共鳴,她認為家關員是「守護社會角落的小螺絲釘」,能在日常探訪中預防許多遺憾的發生,能將課堂所學的訪視技巧應用於真實情境,並從個案的笑容中感受到社會工作的價值,讓她直呼:「當服務結束時,案家依依不捨的模樣,是最深刻的回饋。」
樂活學程主任黃毅晨表示,這4位學生的表現正體現樂活學程精神,讓助人不只是善意,而是有方法、有溫度的專業,在AI與長照產業並行的時代,具備人文關懷與社區實踐力的專業人才,是未來最重要的軟實力,樂活學程鼓勵學生學以致用、以行踐學,從課堂理論到社區實作,培養出兼具專業與溫度的照護者。
樂活學程結合「長照專業+社工模組+樂齡產業管理」三大核心,讓學生不論年齡與背景,都能在實務場域中成長。課程內容涵蓋照顧服務、助人工作與社區發展等面向,更強調「從學習走向服務、從知識化為行動」。學生修習社會工作模組課程並完成實習時數後,未來更可挑戰「社會工作師」國家考試,拓展職涯的廣度與深度。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07 15:40:03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