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美館發表藝海揚芬紀錄片 聚焦奠定臺灣文化史詩級基礎3位藝術家

▲竹美館舉行「藝海揚芬~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發表會,隆重發表今年度第三場紀錄片《領航文化史詩:立傳與藝術美學的巨流》,現在貴賓雲集,葉于正館長(前排左4)和全體與會貴賓們合影。(圖/竹美館提供)
【焦點時報/記者羅大元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於11月28日(星期五)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松曦坊舉辦「藝海揚芬~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發表會,隆重發表今年度第三場紀錄片《領航文化史詩:立傳與藝術美學的巨流》。此次聚焦在各自領域為臺灣文化奠定史詩級基礎的三位前輩藝術家:謝里法(畫家、美術史學者)、李文謙(視覺藝術家)與陳若慧(水墨畫家)。他們不只創造藝術,更用一生力行實踐,領航臺灣美學從傳統走向國際,從個人創作昇華為集體精神資產。

▲竹美館舉行「藝海揚芬~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發表會,隆重發表今年度第三場紀錄片《領航文化史詩:立傳與藝術美學的巨流》。圖右起:林淑華教授、李文謙老師與夫人黃愛梅、葉于正館長及楊永源教授。(圖/竹美館提供)
當天參與的貴賓有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國立國父紀念館助理研究員黃宗偉博士、鄭正鈐立法委員辦公室吳文雄副主任、前監察委員及前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伉儷、前駐巴拉圭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劉廷祖伉儷、前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局長陳介山、中華民國畫學會理事褚端平、桃園市樹石藝術學會榮譽理事長劉邦勇伉儷、前新竹縣教育局局長鄭飄(計畫主持人)、人間國寶蕭在淦(燈藝師)、前淡江大學資訊中心副主任汪于渝女士、藝術家樊湘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所楊永源教授、林淑華教授、一元藝術空間總監劉元春、竹科廣播電臺(IC之音FM97.5)節目主持人潘國正、諮詢委員葉敏芳老師以及藝文界先進。
此次發表會主題為「領航文化史詩」,與百年公會堂所代表的匯聚與傳承精神高度契合,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館長葉于正表示:「公會堂是公眾相會滿堂的場域,而這三位藝術家則是以其獨特貢獻,為當代臺灣人樹立了『立傳』與『美學』的典範。」並特別指出:「謝里法老師的筆墨築史、李文謙老師的心靈探源,以及陳若慧老師的傳承實踐,他們以自身為例,完整詮釋了文化領航者的姿態。紀錄片旨在讓社會大眾見證這些造山者如何以個體的力量,奠定臺灣美學的集體高度,使百年公會堂成為精神上的永恆象徵。」計畫主持人鄭飄教授強調:「這些藝術家在人生旅途中展現的崇高精神和深邃思想,如同為後世點亮了航標。他們的努力,證明了真正的文化力量,在於其精神內涵的深厚與影響力的綿延不絕,持續為臺灣文化藝術史注入活水」。
現場發表的紀錄片深入探討三位藝術家在「立傳」與「巨流」方面的關鍵貢獻:謝里法(史詩的立傳者)以藝術家、史學家、作家的多重身份,完成臺灣近代美術史的系統性梳理與建構。其「隔海書寫」的行動,為臺灣藝術家找到了文化身份的主體依歸,其傳記文學作品本身就是一部部珍貴的時代史詩。李文謙(哲思的巨流)的抽象藝術是東方心靈哲思與西方結構形式交會而成的一股巨流。他的作品不只關注美感,更探索人性的深層結構與尊嚴,將創作的力量昇華為對生命本質的叩問,為臺灣抽象藝術開闢了深邃的維度。陳若慧(傳承的領航者)則以深厚的傳統水墨底蘊為基礎,勇於跨界至陶瓷與傳記寫作,並將藝術能量投入公益,身體力行實踐藝術的社會責任。陳若慧老師的生涯,為女性藝術家和後輩樹立了堅守傳統、創新實踐的領航典範。三位藝術家的生命故事,正展現了《領航文化史詩:立傳與藝術美學的巨流》的精神。他們是文化浪潮裡的巨流河,更是以生命為基,將個人創作做為臺灣美學匯聚出文化巨流的奔騰與力量,成為臺灣文化跨時代傳承的無形推力,讓這些史詩的篇章得以廣泛流傳。
本次紀錄片發表會,是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對臺灣文化前輩的至高禮讚,也是對社會大眾發出的一份「跨越」的邀請。誠摯邀請各界人士透過影像與文字的交織,親身感受這些文化造山者如何以生命的厚度,奠定臺灣文化的高度。紀錄片同步上架於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官網(https://reurl.cc/3MDoqO),歡迎社會大眾隨時線上觀賞、學習與分享。
- 記者:焦點時報-新竹 記者羅大元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