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示其):期盼台加成為通訊及能源韌性重要合作夥伴
外交部政務次長陳明(示其)昨晚結束訪加行程,返台前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台加關係持續穩健成長,台灣期許透過經貿、安全與科技合作,成為加拿大在美中之外另一個重要夥伴,尤其期盼在通訊及能源韌性方面,與加拿大發展合作夥伴關係。
陳明(示其)這趟訪問加拿大行程滿檔,相較過去台灣外交官員低調訪加,不僅行程更公開,也與國外媒體互動頻頻。在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政府近來表明將與中國關係「解凍」之際,陳明(示其)的訪加行凸顯台加關係在穩紮穩打基礎下,持續向前推進。
陳明(示其)受訪表示,卡尼政府面對全球政經局勢變動,希望有所突破,因此打算調整對中國政策,台灣完全理解並尊重加拿大的選擇。但他也相信,加拿大經歷過當年「兩個麥可事件」,政府裡的人應該都清楚記得,即使只是與中國加強經貿往來,可能都要「付出一些代價」。
加拿大的「兩個麥可」事件(Two Michaels),源於2018年12月加拿大逮捕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之後,中國隨即以從事間諜活動為由拘捕兩名加拿大公民: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與商人史佩弗(Michael Spavor),兩人被扣押近3年。
陳明(示其)表示,加拿大對台灣的持續穩定支持,展現在許多方面,從日前7大工業國(G7)外長會議聲明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到過去3年7度派遣軍艦通行台海,以實際行動彰顯依據國際法航行自由的堅定立場,以及多次明確公開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等等。
陳明(示其)認為,面對卡尼政策調整,毋須太過擔心,這主要是出於加拿大對美關係的政治經濟形式改變;可提倡「台灣是加拿大可以走的第三條路」,意即在美國和中國之外,與台灣發展更緊密的經貿合作,加台雙邊經濟結構具有互補性,長久發展合作會帶來實質好處。
陳明(示其)提到,台加關係以共同利益為前提穩步發展,台灣高度重視通訊及能源韌性,加拿大對太空與衛星領域等議題也有企圖心,一直向台北表明有興趣在此議題與台灣合作,雙方「已經開始在談」。
陳明(示其)說:「我們希望不管是災難或戰爭時,都能保持對外通訊,這是非常重要的。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還是能夠出現在自己國人、甚至國際社會眼前,讓他們能夠繼續抵抗下去,保持民主完整;我們從中學習到通訊韌性非常重要。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和加拿大有很多合作。」
陳明(示其)並談到,他在「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擔任「人工優勢:中國的智能模式」專題場次與談人時,提到加拿大正在重新校準(re-calibrate)印太戰略,這不僅關乎「地緣政治」,也關乎新時代的科技競爭與AI治理;如何確保AI模型及輸出結果,符合加拿大等理念相近國家共享的自由、人權保障等普世價值,非常重要。
「台灣是全世界算力基礎建設的提供者,我們可以思考的一個重點在於,如何開發自己的主權AI,並協助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發展出他們的主權AI。」陳明(示其)強調,「這是要確保發展出來的AI模型與我們的價值觀對齊。比如說,我們不希望詢問89六四是什麼的時候,AI模型給出的是一片空白,所以我覺得大家可以一起來做。」
陳明(示其)此行率團出席「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期間,曾與美國聯邦參議員、加拿大聯邦參眾議員、德國聯邦議院議員等多國代表團舉行雙邊會談及場邊會晤。
他在論壇結束後轉往渥太華參與多項活動,包括在加拿大智庫麥唐納-勞里埃研究所(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MLI)發表演說、出席由加台國會議員友好協會主席史葛洛(Judy Sgro)主持的「台加政經關係座談會」等。
陳明(示其)這趟訪問加拿大行程滿檔,相較過去台灣外交官員低調訪加,不僅行程更公開,也與國外媒體互動頻頻。在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政府近來表明將與中國關係「解凍」之際,陳明(示其)的訪加行凸顯台加關係在穩紮穩打基礎下,持續向前推進。
陳明(示其)受訪表示,卡尼政府面對全球政經局勢變動,希望有所突破,因此打算調整對中國政策,台灣完全理解並尊重加拿大的選擇。但他也相信,加拿大經歷過當年「兩個麥可事件」,政府裡的人應該都清楚記得,即使只是與中國加強經貿往來,可能都要「付出一些代價」。
加拿大的「兩個麥可」事件(Two Michaels),源於2018年12月加拿大逮捕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之後,中國隨即以從事間諜活動為由拘捕兩名加拿大公民: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與商人史佩弗(Michael Spavor),兩人被扣押近3年。
陳明(示其)表示,加拿大對台灣的持續穩定支持,展現在許多方面,從日前7大工業國(G7)外長會議聲明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到過去3年7度派遣軍艦通行台海,以實際行動彰顯依據國際法航行自由的堅定立場,以及多次明確公開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等等。
陳明(示其)認為,面對卡尼政策調整,毋須太過擔心,這主要是出於加拿大對美關係的政治經濟形式改變;可提倡「台灣是加拿大可以走的第三條路」,意即在美國和中國之外,與台灣發展更緊密的經貿合作,加台雙邊經濟結構具有互補性,長久發展合作會帶來實質好處。
陳明(示其)提到,台加關係以共同利益為前提穩步發展,台灣高度重視通訊及能源韌性,加拿大對太空與衛星領域等議題也有企圖心,一直向台北表明有興趣在此議題與台灣合作,雙方「已經開始在談」。
陳明(示其)說:「我們希望不管是災難或戰爭時,都能保持對外通訊,這是非常重要的。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還是能夠出現在自己國人、甚至國際社會眼前,讓他們能夠繼續抵抗下去,保持民主完整;我們從中學習到通訊韌性非常重要。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和加拿大有很多合作。」
陳明(示其)並談到,他在「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擔任「人工優勢:中國的智能模式」專題場次與談人時,提到加拿大正在重新校準(re-calibrate)印太戰略,這不僅關乎「地緣政治」,也關乎新時代的科技競爭與AI治理;如何確保AI模型及輸出結果,符合加拿大等理念相近國家共享的自由、人權保障等普世價值,非常重要。
「台灣是全世界算力基礎建設的提供者,我們可以思考的一個重點在於,如何開發自己的主權AI,並協助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發展出他們的主權AI。」陳明(示其)強調,「這是要確保發展出來的AI模型與我們的價值觀對齊。比如說,我們不希望詢問89六四是什麼的時候,AI模型給出的是一片空白,所以我覺得大家可以一起來做。」
陳明(示其)此行率團出席「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期間,曾與美國聯邦參議員、加拿大聯邦參眾議員、德國聯邦議院議員等多國代表團舉行雙邊會談及場邊會晤。
他在論壇結束後轉往渥太華參與多項活動,包括在加拿大智庫麥唐納-勞里埃研究所(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MLI)發表演說、出席由加台國會議員友好協會主席史葛洛(Judy Sgro)主持的「台加政經關係座談會」等。
- 記者:中央社記者胡玉立多倫多27日專電
- 更多政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