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進廚房也進前台!金色三麥餐酒實驗室揭開餐飲人機協作全攻略

採訪.撰文=林玉婷
在少子化衝擊與勞力成本高漲的雙重壓力下,餐飲業如何突破營運瓶頸、留才並提升顧客體驗?2025年5月21日COMPUTEX展場中,由拍檔科技旗下WiXtar星益欣攜手精釀啤酒餐廳金色三麥打造的期間限定「AI餐酒實驗室(Future AI Bistro Lab)」演示了一套如何人機協作的具體解方。
以「AI無所不在」為主軸,這座期間限定的概念餐廳展示了AI如何深入從點餐、出餐到叫貨管理的每個環節,重塑人機協作的智慧營運模式。金色三麥董事長葉冠廷直言:「AI不是為了追求數位轉型的話題性,而是實實在在地幫我們的店長與員工降低出錯率、減少摩擦、提升成就感與效率。」
葉冠廷也透露,這套AI系統將於2025年7月導入重新開幕的信義酒窖店。星益欣執行長康惠媚補充,為了符合餐酒館的體驗場域,系統將以打造「智慧+溫度」的服務情境為核心。
星益欣攜手金色三麥,於COMPUTEX打造期間限定概念餐廳「AI餐酒實驗室」。由左至右為拍檔科技總經理王保鋅、金色三麥總經理葉淑芬、星益欣執行長康惠媚、金色三麥董事長葉冠廷。(林玉婷攝)
面對缺工挑戰,AI不取代人,而是賦能人
根據勞動部資料,光是2024年第四季,住宿及餐飲業人力淨增需求已突破5000人,顯見人力缺口日益擴大,迫使餐飲業者投入數位轉型的懷抱。談及數位轉型如何企業文化整合?葉冠廷笑著表示金色三麥早年即導入SAP系統,當時已進行過一波文化思維的轉換,為目前的AI導入奠定基礎,他認為導入數位系統的重點在於「不是要省人,是要讓人做得更好」。
葉冠廷強調:「我們導入AI,不是為了省人力成本,而是為了讓人力發揮更高價值。當員工能更快解決問題、更少犯錯、更有效率,他們對這份工作的掌握感和成就感就會提升,也更願意留下來。」
他分享,過去餐飲業常因內外場溝通不順或流程繁複,導致員工流動率高,但導入AI後,包含備餐排序、點餐推薦、出菜辨識、叫貨建議等環節皆自動化處理,員工可以專注於與顧客互動、提升服務溫度。「服務現場最怕混亂,當流程順了,人的情緒也就順了。」他指出,這樣的轉型對於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員工留任率預期應可以產生直接正面效果。
葉冠廷認為AI不僅是為了營收與成本,更重要的是讓員工因流程簡化而減少壓力,提升成就感,進而留才。(林玉婷攝)
康惠媚也認同:「真正的轉型,不只要顧營收數字,更要顧人的感受。AI協助的是現場夥伴如何更聰明工作,而不是更累地追KPI。」康惠媚表示在協助許多餐飲夥伴的經驗中,更認知到:「我們希望做的是一個像Copilot的輔助系統,不取代人,而是協助決策變得更聰明、更即時。」
康惠媚表示:「餐飲業三大痛點,人力、租金、食材成本,我們要用AI逐步拆解。」(林玉婷攝)
精準預測 × 精緻推薦:打造新一代餐飲系統
「未來不是靠經驗叫貨,而是靠數據。」康惠媚說明,整合POS歷史銷售、外部天氣與節慶等參數,精準預測每日訂單與備貨量。據實證顯示,預測誤差最低僅3.2%,協助店長減少80%以上叫貨決策時間。
而前場導入的AI Kiosk,則根據顧客點餐歷史與消費輪廓即時推薦餐點,結合語音操作與多國語系介面,尤其對於金色三麥這類外籍顧客眾多的據點更為實用。「不是提高客單價而已,更重要的是推薦對的商品,才會有回購、才有品牌信任。」康惠媚強調。
本次展出的「AI餐酒實驗室」結合多項智慧模組,實際示範了AI如何在前台與後台發揮協同效益:
1、AI Kiosk虛擬導覽互動點餐系統:
透過整合顧客過往點餐資料與偏好輪廓,Kiosk可即時推薦餐點、提供5種多語言操作介面,協助店員減少解說負擔,特別適合金色三麥等坐落國際商圈的門市。舉例來說,外籍顧客掃碼進入Kiosk後,系統能自動切換語言,並推薦符合其偏好的精釀啤酒與餐食組合。
整合兩種AI推薦模組、能即時互動應對的AI Kiosk。(圖片來源:星益欣提供)
2、AI叫貨預測與總部戰情室:
整合三大數據維度「歷史POS銷售與採購資料、外部變因(天氣、節慶、促銷活動)與企業內部預算計畫」,系統可精準預測未來一週每日營收與訂單量,以預先做好備貨需求。例如遇到連假、氣溫驟降時,系統將提醒門市需增加熱食與招牌酒類備貨量,有效避免熱門品項斷貨,並減少過量庫存。經實證顯示,預測誤差低於4%,最低僅3.2%。系統將預測資訊轉化為門市精準叫貨建議,預估可減少逾80%叫貨決策時間、優化人力運用,同時降低原物料損耗、提升店長營運績效。
拍檔總經理王保鋅講解AI叫貨預測與總部戰情室。(圖片來源:星益欣提供)
3、食材辨識與品控模組:
以影像AI輔助出餐品質控管。現場範例包括出菜前即時掃描椒麻雞是否「數量正確」,或辨識餐盤中是否有異物(如頭髮、塑膠絲),主動阻止錯誤出餐。
4、後台KDS(Kitchen Display System)系統:
結合出餐順序、內用外帶分類、上菜時機等資訊,KDS自動分流任務至各料理線。例如:一道組合套餐需先上前菜再上主菜,系統即會在螢幕上自動標示時間節點,避免內場出錯並減輕外場記憶與溝通壓力。
廚房營運流程結合AI影像辨識出餐。(林玉婷攝)
康惠媚補充:「這些系統不是為了科技炫技,而是實際落地協助品牌解決日常痛點。當一個店長可以花更少時間在決策,一個外場服務生可以更有餘裕去關心顧客,這才是AI為人服務的價值所在。」
從酒精交易所到AI釀酒?金色三麥持續在數據轉型之路上精進
身為釀酒師出身的葉冠廷也分享了一項AI在產品創新上的期許。他指出,金色三麥在大巨蛋店導入的「酒精交易所」系統,能精準掌握各類啤酒的銷售流量與消費偏好。他認為未來這些數據將可串接至酒廠,由AI協助生成新配方、模擬風味走向,實現「數據驅動的釀酒革新」。
「從釀酒到開店,我們做的是讓顧客回頭、讓員工留下,而AI讓我們有工具把這些目標落地。」葉冠廷說。
專為連鎖與出海打造的AI模組化架構
星益欣也強調,本次展示的智慧營運架構採模組化設計,可快速複製至不同品牌與國際市場。星益欣目前已透過新加坡子公司Epoint Systems(當地POS市占達30%)擴展至東南亞,並支援跨國連鎖品牌應對稅制、語言等差異,展現「帶著AI出海」的實力。
康惠媚總結道:「我們的願景不是讓AI取代人,而是讓人與AI成為現場最佳拍檔。真正的數位轉型,是讓一線員工有工具、有數據、有價值感。」葉冠廷也表示導入AI的決策重點在於「提升客戶滿意度的同時,也要讓員工在這份工作中找到成就感,這才是長久之道。」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3分鐘出餐、36種熱食!台裔創業家推AI販賣機搶攻美國飯店與校園市場
▶製餐AI手搖飲先行!「UG樂己」怎麼做到掃QR Code就能7秒完成飲品、差錯率僅萬分之1?
▶社群媒體已成消費者美食地圖!「客樂加 Colega AI」瞄準行銷需求、為中小型餐飲業者量身打造AI小編
- 記者:食力FoodNEXT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