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一杯對世界有意義的咖啡:湛盧咖啡的永續日常

咖啡的香氣,總是在最平凡的早晨裡,提醒人們慢下來。在台灣這個幾乎每條街口都有咖啡館的城市,「好喝」早已不是唯一的答案。對湛盧咖啡創辦人廖國明來說,真正的挑戰不是如何煮出一杯完美的咖啡,而是——如何讓一杯咖啡能對世界產生意義。





精品咖啡的市場看似熱鬧,卻暗藏壓力。豆價十年飆升三成、勞力市場緊縮,這杯咖啡的成本越來越重。但湛盧選擇另一種解法:讓顧客加入其中。



今年湛盧咖啡參與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永續臺北好企機》計畫,將咖啡配豆體驗〈啡.行者〉連結ESG創新,透過培訓配豆師成為永續大使,為消費者提供從選豆、配方命名、包裝挑選到品嚐風味的客製化永續體驗。



除了將部分咖啡豆替換為在地採購、可溯源的選項外,湛盧也培訓配豆師掌握咖啡產業的永續知識,在體驗過程中融入永續故事,使消費者能在打造專屬咖啡配方的過程中,更了解咖啡產業蘊含的永續議題。不僅如此,湛盧也將配豆體驗禮盒改為可分解的環保材質,搭餐的甜點亦調整為友善食材。



「我們希望讓喝咖啡變成一種探索,而不是單向的消費。」廖國明笑著說。



那是一場微小卻深刻的革命——從「販售咖啡」變成「創造體驗」,也讓顧客成為品牌永續的一部分。



煮一杯對世界有意義的咖啡:湛盧咖啡的永續日常
▲創辦人廖國明從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出發,培訓配豆師成為永續大使(湛盧咖啡提供)




在參與《永續臺北好企機》計畫,設計咖啡配豆體驗〈啡.行者〉ESG創新方案的過程中,湛盧也以賦能產業人才為使命,期待讓咖啡師及配豆師擁有更大的舞台,發揮專業提供新型態的服務,增進其對職涯發展的想像和認同。



廖國明常對團隊說:「我們做的不只是咖啡。」他認為,一家永續企業的根本在「人」。於是湛盧重新設計內部教育,讓咖啡師不只會沖煮,更理解咖啡豆的旅程——從豆農的土地,到烘焙的細節,再到顧客手中的那一杯。



「當員工知道自己在連結的是整個產業,而不只是打工,那份專業會變成驕傲。」他說。這份對人的信任,也延伸成社會責任。湛盧計畫每年預留一筆預算,支持員工參與公益與在地行動,讓「做對的事」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利潤能讓公司成長,但文化才能讓品牌長大。」廖國明語氣溫和卻堅定。



煮一杯對世界有意義的咖啡:湛盧咖啡的永續日常
▲設計咖啡配豆體驗,提供消費者從選豆到品嚐風味的客製化永續體驗。(湛盧咖啡提供)




對湛盧而言,精品咖啡的價值早已超越風味。那是一種「連結」:人與土地、企業與社會、工作與理想。咖啡會涼,但文化會留下。湛盧正在用一杯杯熱騰騰的咖啡,慢慢沖出台灣企業的永續新味道。







2025「永續臺北好企機」申請開跑!



北市府攜手企業打造三大ESG永續生態圈 發展產業共好永續力



讓幸福時刻更永續 青青婚宴以永續思維重新定義宴會的意義



讓廢料重生:NUPELLE®用材料創新重新定義永續製造



設計減量、價值加乘:逸昇設計以結構創新,協助產業實踐永續行動



當海風帶來新世代力量:嘉時航運的綠色航道,從人才出發



Fine Dining 的下一課:當永續成為MUME餐廳的日常哲學



從四十年烘焙不變心:聖瑪莉把永續做成生活習慣



從沙龍到生態圈:客麗絲的綠色美學革命



《永續臺北好企機》北市府助中小企業ESG轉型,邀產業一起永續共好

The post 煮一杯對世界有意義的咖啡:湛盧咖啡的永續日常 first appeared on 十分好傳媒 - 永續未來式.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