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善化區茶文化交流活動 串聯台桂情

【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台南市善化區舉辦了一場別具意義的「茶文化交流活動」。該活動由文化部「社造多元協力跨域共創補助」支持,旨在透過茶文化串聯台灣與廣西桂林兩地的情感與文化記憶,推動新住民社群融入在地、互助共榮。
活動主角是來自廣西桂林的三位新住民張艷君、蔣萌、唐慈燕,以及她們的女兒 —— 新住民第二代蕭依蘋(台灣大學會計系)、鄭棋云(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碩士班)、林唐瑩(政治大學會計系碩士班)。她們齊聚台南,以桂林經典的「打油茶」為媒介,向善化區居民介紹原鄉文化的獨特魅力。
桂林打油茶歷史悠久,是桂北地區的傳統待客之道。它以茶葉、花生、米粒、薑末等佐料經油炒後沖泡而成,香氣濃郁、口感溫潤,既能暖胃提神,又蘊含濃厚人情味。活動現場,張艷君與團隊親手示範製作油茶的工序,還細心講述其文化淵源與背後的生活故事。
現場民眾反應熱烈,在觀摩與品味中體驗到桂林與台灣茶文化的異同,也對新住民社群有了更深層的理解與認同。活動還融入互動式品茗環節,將桂林油茶與台灣紅茶、客家擂茶相互對照,讓參與者透過味覺與嗅覺,感受多元文化交融的美妙。
張艷君表示,茶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情感連結。「透過油茶,我們不只是分享味道,也分享故事與記憶。」蔣萌提到:「在台灣生活多年後,能在南部與大家分享家鄉的茶香,是非常幸福的事。茶香能跨越語言和距離,讓彼此的心更近。」唐慈燕則笑說:「很多台南朋友第一次喝油茶就愛上這種香氣和溫暖感,我希望未來有更多人能透過這杯茶,認識桂林,也認識我們這群新住民。」
本次善化活動不僅讓民眾認識了桂林油茶,也讓台灣與桂林的文化因茶緊密相連,為推動多元文化共融注入新活力。隨著計畫持續推進,「台桂二地居」團隊將在各地開展更多文化活動,讓更多人感受新住民文化的溫度與力量。
這場茶文化交流活動,以茶為橋,拉近了台灣與桂林的距離,也讓新住民文化被更多人看見。它不僅是一次文化展示,更是不同族群相互理解、接納的契機。此類活動有助於構建多元共融的社會,為兩地文化交流開闢新徑,值得持續推廣,讓更多人在茶香中感受文化的多元與溫暖。


- 記者:大成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