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錢的紛爭何時了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吳娟瑜
有一天,陳大哥終於對弟弟、妹妹發出最後通碟,七十一歲的他早已退休,他明白地對弟弟、妹妹說:「公司準備要收了,你們趕快另作安排。」
手足爆發衝突
40年前,陳大哥按照老爸給的家訓:「大的要照顧小的」,因而在自己創業成功,房地產事業蒸蒸日上時,把家鄉的弟弟、妹妹都邀進公司上班,也讓他們有房子住。
一晃眼,陳大哥看到弟弟的兩個兒子好吃懶做,成了躺平族;妹妹離婚後,一手帶大的女兒,在大學畢業時,覺得上班辛苦,也是辭職在家閒晃。
陳大嫂常對老公抱怨:「你養自己一家還不夠,還要養弟弟、妹妹這兩家,你有完沒完?」
有一天,家族的分裂終於爆發,陳大哥的妹妹吼著:「你做舅舅的,為何不幫小琴(妹妹的女兒)安插個工作就好了,你太過份了。」
這個時段,老爸、老媽早已相繼過世,這些年來自己就是大家長,他終於看懂弟弟、妹妹對他有多依賴,不但沒有心存感謝,還吃他的,住他的,連孩子沒教好還怪罪他。
「法律上,手足之間可能存在扶養的義務,然而這取決於個案的具體情況」,弟弟,妹妹有手有腳,也受過高等教育,但多年來像吸血鬼寄生在陳大哥身上,未免吃乾抹淨還想剝一層皮。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好心沒好報
年節時刻,手足相聚是正常禮俗,但是談到錢,不少兄弟姊妹早已因為遺產分配不均,或是金錢糾紛而老死不相往來。
Miss蔡和弟弟翻臉,是因為當年創業來借錢周轉,大家手足情深,何況當年爸媽擺攤渡日,一起輕歷有一頓、沒一頓的清寒歲月,感情特別深厚。
弟弟開報關行時,Miss蔡義為不容辭拿出百萬私房錢,言明一年後,連本帶利全部還清。不料一年後、兩年後、三年後……,每回問起錢,弟弟總是支吾其詞,還大嘆景氣不佳,生意難做。後來老爸、老媽也相繼過世,手足不常見面,連在家族群組也不聲不響。
「當初有拿借據或支票嗎?」
Miss蔡搖搖頭,嘆了口氣說:「我這麼疼他,照道理來講,他是不會欠錢不還,可是三十年過去,這筆錢就這樣憑空消失了。」
談錢傷感情,不借也罷
社會上的手足錢財風波多如牛毛,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發生在連家的故事也不足為奇。
老爸生病前,神智仍很清楚,口頭交待五個兄弟姊妹:「我百年之後,所有房產是五等份均分。」
不料,老爸遇世後,由於老媽早已離世,於是三兄弟私下辦理遺產事宜,兩姊妹發現時,雖為時已晚,仍聯手向法院提告,要求吐回合理的遺產。最後三兄弟勉為其難願意吐回部份錢財,但是怎麼公平合理的處理,還是吵個不停,沒完沒了。
手足容易在錢財上起紛爭,主要是在「情」、「理」、「法」三個面向排錯順序。華人重人情味,常認為手足一起長大,彼此了解,看在情份上,理應不至翻臉。
但是最好先從「法」的現實面來考量——是否留下憑證?是否按照法律程序來?
「親兄弟明算賬」,這句話到如今女性也有經濟力的時代,是需要改成「親兄弟姊妹明算賬」;若要長保情誼,相伴一生,那麼談錢傷感情,不借也罷!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 記者: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