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亂象/藍白抵制評鑑 公督盟:這屆國會充斥謊言與法盲
(總主筆李彥謀/專訪)立法委員一個月薪水19萬500元,助理費共每月41萬,可聘8到14人,還有健檢費4年5.6萬,出國考察費每年20萬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發文請朝野立委填寫相關資料,並無強制性,但這些資料將做為評選優秀立委的指標之一,也適應外界要求國會透明的一部分;不過,本屆國民黨與民眾黨的立委,卻決定公開抵制。
圖/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說,藍白把政黨競爭,以民進黨為敵人,找中共作為合作對象,這已經錯亂了。(艾瑞克IN新聞攝)
少數立委決定國家政策,藍白抵制評鑑為了遮羞?
如果是民進黨立委抵制外界的監督,下場很淒慘,一是下次絕對落選,二是下次選舉一蹋糊塗;但是,藍白支持者對國民黨、民眾黨的立委向來優待,既不要求他們要履行立法的職責,也不要求他們公開透明,更認為他們的擴權、屢提違憲爭議法案、沒有正當理由的刪減預算,都表現得視而不見。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時說,國民黨立委林沛祥上任一年多,只提出一個修法草案,至今都未三讀;立委葉元之發生助理遭霸凌後輕生事件,也少見到支持者對其的檢討聲浪,這些都是很明顯的例子,甚至也不督促,更遑論罷免。
張宏林表示,公督盟歷經扁政府、馬政府、小英時代,到現在賴政府,最大的感想就是「沒有正常的國會,就沒有正常的國家」,以前立法院被批評是行政院的橡皮圖章,現在立法院想要變成一院獨大,不只想超越行政院,更要凌駕總統的職權;他指出,「國會減半從225席至113席,一個委員會平均13到15位立委,這樣的少數人,就要決定國家的法規與政策。」
立委該不該不監督?公督盟歡迎外界挑戰
「我們常說恐龍法官,但其實有時候不是法官的問題,是因為有恐龍法條,只要法條訂得不夠完善嚴謹,國家會產生災難」;張宏林說,公督盟與許多國家的民間監督團體都有接觸交流,目前基本有24項大指標,裡面包含51項小指標,應該是目前國內最完整最十項全能與全面的評鑑。
張宏林提到自己喜歡問質疑者3個問題,「第一,你覺得立委該不該被監督、可否評鑑他?第二,公督盟的評鑑指標與權重,有沒有問題?歡迎大家來挑戰。第三,公督盟有沒有、會不會作假?」
張宏林解釋,包括出席率、質詢率、提案數、口頭質詢、書面質詢等,都是公開資訊,立法院網站都能查得到;經過這幾年從王金平,特別是在蘇嘉全擔任立法院長時代,把諸多資訊與影像都公開,包括黨團協商、公民記者等,游錫堃時代又做了很多補遺,現在立法院的透明度,相對亞太各國都進步甚多,讓很多國家的監督聯盟非常欽羨。
藍白「博歹筊」,民眾黨真的學壞了
也由於一些民代發生詐領助理費案,立委也要在助理費遵守規範,助理費絕對不是變相給立委加薪用的;張宏林說,還有加班費,這就是前民眾黨立委高虹安涉弊的開端,究竟有多少立委以人頭領取助理費、有否三等親,助理加班是否確實申報,還是摳刻後納入辦公室使用,甚至流入立委口袋?一個會挪用、盜領公費,或不會利益迴避的立委,作為選民的你是否能接受?
張宏林說,「我覺得這屆立法院充斥著說謊言,就是認知戰,還有法盲的問題;黃國昌當初也來簽署支持公督盟的評鑑指標,以前的時代力量與民眾黨都會繳交前述這些資料,現在黃國昌也不交了,只能說民眾黨學壞了」。
張宏林批評,藍白才是「博歹筊」,輸掉總統與行政權,就要透過立法變相顛覆國家,「一直無法理解,朱立倫帶領的國民黨,到底為什麼會做這種擴權修法,讓五權憲法權力失衡,普發一萬的權力不在立法院;修財劃法,中央與地方權責要重訂,這些藍白都沒有考慮到;若稅收超徵,正確做法是修法調整,不是每天高喊還錢於民。」
更多引新聞報導
大罷免潮/莫莉轟葉元之「不凹不辯會死」 送車遲到還想告人
大罷免潮/在艱困區對抗深藍巨人 罷團:大罷免能治國會百病
- 記者:李 彥謀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