鷄籠中元祭榮獲2025美國MUSE DESIGN AWARD 金獎 藍本設計執行長吳介民:靈感並非憑空而生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一年一度的鷄籠中元祭,這場延續一百多年的慶典,不僅是為了普渡好兄弟,更是凝聚地方情感、展現多元文化的重要時刻。從農曆七月的第一天開龕門,到最後的關龕門,每個儀式都充滿了深厚的歷史意涵。其中最壯觀的放水燈遊行每年都吸引大量人潮參與。其中鷄籠中元祭主視覺,參加2024TAIWAN TOP STAR台灣金星設計獎競賽榮獲全場大獎!及2025美國MUSE DESIGN AWARD 金獎,這個鷄籠中元祭作品來自台灣知名設計公司-藍本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藍本設計執行長吳介民表示,關於這次鷄籠中元祭標誌設計理念,標誌以基隆的諧音「吉龍」為靈感,整體形象呈現一個龍首,象徵「台灣頭」的地位與守護之意。中央融入「吉」字,寓意吉祥安泰;外圍則以象徵慈悲的蓮花環繞,構築成龍首意象,體現鷄籠中元祭承載的信仰精神與文化價值。在主視覺語彙上,設計運用織線般的延續代表傳承,將主普壇、三連桌、放水燈等具代表性的祭典元素巧妙交織其中。藉由圖像層層鋪展,觀者不僅能窺見中元祭典禮的完整面貌,更能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精神內涵。
被問到設計鷄籠中元祭的起源跟家族的關聯,吳介民指出,母親來自基隆七堵,父親則曾在八斗子台電北火電廠工作。自小隨父親參與中元祭放水燈活動,讓他對這項傳統節慶累積了深厚的情感與記憶。因此,當他投入鷄籠中元祭的設計時,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源自家族與土地的文化認同。他更覺得,鷄籠中元祭不僅是傳統祭典,更是城市的文化名片。透過設計,象徵性的符號與儀式被轉譯為大眾能理解的語言,讓文化延續、讓城市被看見。

吳介民指出,設計並不是單純的造型與美感,而是「說故事」的過程。每一次創作,都像是在搭建一個敘事舞台,讓觀者能從圖像或符號中讀出文化的脈絡與情感。對於地方性的文化而言,設計師的角色更像是「翻譯者」,把長久以來的習俗、記憶與情感,轉換為當代能被理解的視覺語言。許多人把「靈感」想像成突如其來的閃電,彷彿只要努力思考,就能憑空產生。 靈感往往來自生活裡的累積:一本書裡的某句話、一次旅行的氣味、一個地方的色彩,甚至是一段偶然聽見的對話。
吳介民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目前擔任藍本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執行長、台灣海報設計協會理事長,萬能科技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從事企業識別系統設計規劃、品牌形象設計規畫、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廣告創意、設計策展、品牌策略定位、設計創意教學、整合設計策略規劃專業年資30多年,成功輔導多家中小企業建立品牌:「台灣鐵路公司」知名牛肉麵品牌「門前隱味」,徐乃麟乾拌麵品牌「輸不起」網拍品牌「東京著衣」、中華民國「科技部」、「嘉義大學」、「家扶福基金會」、「台鐵公司」、「國防部」、「台北設計獎」、台北戲劇獎」、「鷄籠中元祭」……等品牌規劃都出自於他的設計。另外,也參與台北市政府,「台北蓋水」人孔蓋設計、「台北新畫堤」河堤彩繪計畫,及2023、2025臺灣燈會PCM,台灣大型商業活動不少視覺設計都是出自於他所帶領的藍本設計團隊。
吳介民也是因為酷愛蒐集大型公仔曾因購買鋼鐵人及摩艾石像的瘋狂行徑被媒體多次報導造成話題,熱愛生命及旅行以最隨興的步調旅行至今已到過北極、南極、北非突尼西亞撒哈拉沙漠、加拉巴哥群島、智利復活節島、冰島、東非肯亞、南非納米比亞、尚比亞、辛巴威、波茲瓦納、衣索匹亞、盧安達、玻利維亞、馬達加斯加、挪威、俄羅斯貝加爾湖、及世界最冷的村莊奧林奧伊米雅康……等三十餘國,是個「追逐快樂,活在當下」 的生活實踐家,樂於分享人生及讓創作作品更能融入生活當中。
藍本設計相關作品集及介紹:http://www.blueprint.com.tw/
- 記者:民眾網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