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雙城論壇延期為更好的開始/丁倩

丁倩
原本台北市政府規劃9月24日赴上海參加雙城論壇,行程都已經曝光,卻在最後一刻宣布延期,陸委會雖十分委屈的一再說明無「刁難、延宕」,但「陰謀論」依舊甚囂塵上,有理說不清!
台北市政府「主動」延期,表面上看似突如其來,但實際上,這未嘗不是一個穩健的選擇。副市長林奕華解釋,今年要簽訂的兩份MOU還沒完全談妥,為了避免流於形式、倉促上陣,決定「急事緩辦」。市府也強調「辦得早,不如辦得好」。
雙城論壇是兩岸目前唯一持續推動的官方交流平台,本身就具有高度的象徵意義。更重要的是,論壇如果能聚焦在教育、旅遊、醫療、農產品等民生合作,不僅能為兩岸增添理解,也能為基層帶來實質助益。
例如,大陸每年都有許多台灣學生赴陸求學,但台灣卻很難吸引大陸學生來台,這凸顯了教育交流上的不平衡;再比如,台灣的旅遊業近年蕭條,如果能透過論壇吸引更多陸客,將直接幫助觀光產業復甦;農業方面,台灣水果品質優良,但果農常喊銷路受限,若能藉由平台打開出口管道,等於為基層經濟注入活水。
論壇不是單純的政治場合,而是一座橋樑,如果橋樑能真正承載民生交流的重量,那麼市民才會感受到溫度與希望。換句話說,延後不是退縮,而是為了讓未來的合作更有內容、更有成果。期待雙城論壇,不僅能看到雙方握手言歡,更能聽到學生的笑聲、看到旅遊人潮、感受到果農與商家的「錢進來」的安心。這樣的交流,才是真正值得期待的「好事」。
延期不是止步,而是邁向更穩健交流的鋪路石。當兩岸在艱難時刻仍能堅持務實溝通,台北與上海不只是兩座城市的對話,更是兩岸人民共享發展、共創繁榮,希望這次「延期」真正是為了更周全的準備,為後續兩岸交流注入更多實質內容。
- 記者:台灣好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