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不能繼承遺產?律師教你用信託守護毛孩一輩子

【記者 王苡蘋╱高雄 報導】「如果哪一天我突然不在了,我家的貓誰來照顧?」這個問題看似遙遠,卻是許多飼主心中未曾深思的課題。為了讓更多民眾了解如何為毛小孩的未來做妥善規劃,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於世界動物日(10月4日)舉辦「好伴講座-誰能照顧留下的牠?」專題活動,邀請法律與動保專家共同探討「寵物遺產與照護託管」議題,鼓勵飼主從愛出發,用行動守護毛孩一生。
隨著飼養觀念改變,毛小孩早已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員。近年來,許多飼主開始關注「身後愛寵」的照護與經濟安排,希望即使自己離開後,毛孩也能繼續被妥善照顧。然而,根據現行法律,動物並非具有權利能力的主體,無法直接成為遺產受益人,也因此在遺囑與信託設計上產生許多限制與挑戰。

▲如果我不在了,牠怎麼辦?高雄動保處陪你為毛小孩安排未來。
講座特別邀請均法國際法律事務所謝騏安律師,以國際案例為引,介紹美國與日本的「寵物信託」制度。透過法律設計,飼主可將部分資產指定給受託人或機構,用於照顧寵物的生活開銷,確保毛孩不因主人的離世而失去依靠。謝律師也分享,在台灣雖尚未正式設立「寵物信託」,但仍可透過遺囑及委託契約的設計,達成同樣的照護保障。
現場許多飼主聆聽後紛紛表示收穫良多。一位70歲的民眾感動地說:「我家狗狗陪我十多年,牠就像家人,今天才知道原來也能為牠安排未來,讓我更安心。」另一位參與者也說:「以往只想到遺囑是寫給人,沒想到寵物也能有自己的照護計畫,這讓愛不留遺憾。」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長姚志旺表示,動物陪伴人類的時間有限,但牠們的忠誠與陪伴卻是永恆。許多飼主因害怕面對離別而避談「寵物未來安置」,但提早規劃其實是對牠們最深的愛與責任。動保處藉由講座推廣相關觀念,讓民眾認識法律、信託與託管制度,學會如何為毛孩的未來預作準備,確保即使主人不在,愛與照顧仍能延續。
動保處表示,未來將持續舉辦類似「好伴講座」,結合法律、心理與照護專業,協助市民從不同面向理解「負責任的飼養」精神,打造人與動物共同安居的友善城市。(圖╱高雄農業局動保處提供)
- 記者:王 苡蘋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