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文博會廈門圓滿落幕 兩岸文創精品集中展示總交易額近億元

第十六屆文博會廈門圓滿落幕 兩岸文創精品集中展示總交易額近億元

【記者 蔡叔涓/福建廈門 報導】第十六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4天展期,舉辦131項、501場次配套活動後圓滿落幕,資料統計各主分會場總參觀人數達17萬人次,總交易額近億元台幣。

主辦方介紹指出,連日來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內人潮湧動,讓人看到了文化産業的動能,以及兩岸文化産業合作發展的無限可能。同時,今年的展會最突出的特點:是為文博會注入更多年輕、新鮮的血液,爲兩岸文化交流注入新動能;同時,台灣參展規模持續擴大,參展臺胞人數增長明顯。


第十六屆文博會廈門圓滿落幕 兩岸文創精品集中展示總交易額近億元
▲文博會中的文創擺件、冰箱貼、茶具等各種文創産品大受歡迎!

其中32家重量級文博機構,攜帶「腦洞大開」的系列文創產品集中亮相,包括:三星堆黃金面具褪去神秘,變身為日常使用的文創水杯;陝西歷史博物館杜虎符洗去滄桑,化作萌趣可愛的毛絨掛件;南京博物院「小粉爐」(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蓋爐)走出展櫃,成為點綴生活的冰箱貼,讓現場民眾愛不釋手。


第十六屆文博會廈門圓滿落幕 兩岸文創精品集中展示總交易額近億元
▲在民文博會中兩岸傳統木偶劇團同台演出,吸引不少觀衆。

首次設立了「台灣Z世代融創館」,在這個展館中14位台灣青年藝術家帶來了自己的文創産品。融創館館長林柏辰說,他們中很多人都是首來族,參加展會就是想跟大陸同行進行深入的交流。臺北木偶戲劇團主演吳聲傑也是首次帶領團隊來參展,其間,他們和大陸木偶劇團同台演出,吸引不少觀衆駐足欣賞。

大陸文創及藝術技藝人士表示,台灣在文化創意、非遺傳承以及IP打造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這次台灣青年藝術家的到來,也給大陸藝術家們提供了學習借鑒的機會。廈門文博會地舉行,就是讓兩岸望創及文化業界,借助展會進行交流與學習,把傳統技藝和藝術更好地傳承下去。

今年的兩岸文博強調科技與創新,以沉浸式、互動式體驗,讓觀眾在逛展中感受滿滿的科技感,解鎖文化消費新方式。向福建文化產業館帶來的「AI劇本遊」體驗項目頗受觀眾青睞!觀眾通過手機化身故事角色,在真實的展館中尋寶解謎;展區內的「AI中醫視診儀」也十分吸睛,體驗者將手放入傳感區,儀器類比中醫師指法採集脈象,僅用5分鐘就能展示資料報告,這種AI運用在健康與民眾生活體驗,確實是很新穎又實用。(照片記者蔡叔涓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