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育署辦潛水淨海友善珊瑚淨海活動

海洋保育署舉辦潛水淨海友善珊瑚之永續生態淨海活動。(圖/海洋保育署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海洋保育署於今(24)日,在屏東縣恆春鎮海域,舉辦潛水淨海友善珊瑚之永續生態淨海活動,進行海洋廢棄物清理作業及友善珊瑚之永續生態潛水活動,共清除近4公斤的海廢,完成海洋保育網iOcean回報淨海及海洋生物目擊共30筆,實踐教育與守護行動並重,期與潛水民眾、潛海戰將逾百人,攜手淨海清除海廢,為海洋及珊瑚注入新生機。

海洋保育署潛水淨海友善珊瑚之永續生態淨海活動,是由海洋保育署署長陸曉筠主持,有近百位潛水民眾、潛海戰將、海洋保育大使-小嫻及相關機關單位人員共同投入參與。
海洋保育署署長陸曉筠表示,海洋保育署為強化珊瑚礁生態系保育,積極推動友善珊瑚行動,此次潛水活動前,進行珊瑚礁重要性、生長形態、生態功能、白化因素及友善珊瑚原則講解,以提升參與潛水人員之環境認知,並於活動後回報iOcean海洋生物目擊,期透過導覽與實際體驗,潛水員學習「不餵食、不觸摸、不干擾」的行動準則,讓海洋生物得以繁衍茁壯、生生不息。

陸曉筠說,海洋保育署自107年成立以來,持續推動「潛海戰將」,截至目前已號召超過5800位熱愛潛水的民眾加入,並攜手潛水業者成立「淨海前哨站」,共同推廣潛水淨海活動與海洋保育意識的扎根教育,現階段已有45家潛水業者響應加入,形成遍布全國的在地海洋守護網絡,展現全民參與海洋環境守護的強大力量。
陸曉筠指出,前些日子於媽祖誕辰前後,有潛水客於墾丁海域拍攝到迷紋與腦紋珊瑚大量產卵的壯觀景象,而珊瑚產卵正是海洋生態健康的指標之一,她說,海洋保育工作不僅需要你我在第一線守護海洋,更需從源頭減廢做起,減少陸源污染至海洋的危機,讓生命延續成永續的生態。

海洋保育署署長陸曉筠並與海洋保育大使小嫻及海洋生物博物館珊瑚礁中心主任樊同雲等人共同換上潛水裝備加入淨海的行列,海洋保育署將持續推動各項海洋環境維護計畫,歡迎更多單位與民眾一同響應減塑及減廢的行列,共同為乾淨無痕的海洋努力,讓珊瑚回復生機,讓生命在蔚藍海洋中綻放。
相關新聞
熱血燃起生命希望!台電鳳山區營業處舉辦捐血活動
永續發展領先企業!中鋼獲標普全球永續年鑑Top 1%及產業進步獎
迎夏季海域遊憩旺季!國家海洋研究院置澎湖波流遙測站護遊憩安全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