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公投、罷免落幕!學者5看法曝現實考量

823核三延役公投未達門檻、大罷免案二波以31:0完結,學者認為「執政黨有可能必須也要轉向」。圖為國民黨南投立委游顥觀看罷免案開票情形。(圖/記者劉松霖攝)
[NOWnews今日新聞] 823核三延役公投未達門檻、大罷免案二波以31:0完結,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今(24)日提到「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執政黨有可能必須也要轉向」,強調自己是「來打預防針的」,並提出五點想法,認為民進黨必須要做出讓民眾「有感」的政策,否則2026會是一場硬仗。
葉耀元表示,開不開心或失不失望是一回事,但有幾個想法不吐不快:
1. 公投綁大選的效果其實沒有很明顯,看起來在意核能議題跟同意/不同意罷免的比例不一致。換個說法,選民並沒有在連結這兩個不同的議題。
2. 核能的議題在台灣未來可能會朝向不同的方向前進,畢竟AI產業真的超級吃電,而且如果能源提供無法穩定下來的話,台灣就可能無法在AI產業上取得領先,或是跟其他國家合作。我知道綠營的選民多數是反核的,但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執政黨有可能必須也要轉向(我來打預防針的)。
3. 這次同意對上不同意票的差距,比上次大得多了。所以說,國民黨的動員還是有出來,但民進黨的動員就看不太出來了,但這有可能是因為熱度消失了,而且自己人也沒有信心可以成功,所以大幅度地降低他們出來投票的意願。
4. 相信我,最後罷團很有可能會回來檢討民進黨。但同時間,因為罷免本來就是公民運動,所以要民進黨來負責也很難說得過去。總不能罷免連署的時候要用公民運動跟政黨脫鉤,但失敗之後就要當初脫鉤的政黨負責吧。這件事處理得不好,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怨懟喔。
5. 這次罷免的結果必然會影響2026期中選舉,所以在接下來的半年多的時間,民進黨必須要做出讓民眾「有感」的政策。否則,2026會是一場硬仗。
相關新聞
核三延役公投「沒投票=不認同」 作家示警繼續拗將有1下場
核三延役/公投沒過關!陳玉珍喊話賴政府:應該當作施政參考
核三延役公投未過 台電:依法啟動自我安檢確保核安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