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外食惹議 學生團體立委籲建立溝通管道

高中外食惹議 學生團體立委籲建立溝通管道
學生團體、立委今日共同開記者會呼籲,主管機關、校方正視學生外食需求,落實校園民主以及看見學生的多元需求。(圖/記者李青縈攝影)

[NOWnews今日新聞] 高中訂購外食爭議不斷,不只日前中山女高在校長室門口吃便當、泡麵,表達對學校限制外食的不滿,希望爭取開放訂外送,而內湖高工、桃園復旦高中皆發生類似狀況。學生團體、立委今日共同開記者會呼籲,主管機關、校方正視問題,落實校園民主以及看見學生的多元需求。

學生團體EdYouth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臺灣青年民主協會與高雄學生民主聯盟和立法委員張雅琳舉辦記者會,希望外食回歸「兒少表意」精神,並提出下以三點訴求:各校外食規定應廣納學生討論,尊重多元意見;國教署應落實指引宣傳,並針對校園外食議題建立學生參與機制;國教署應輔導各校強化「校園食品事件處理作業標準」,建立安心店家名單或鼓勵學校參考食藥署優良餐飲名單。

EdYouth理事長蔡其曄說,國教署曾公布「高級中等學校『校園開放外食訂購』之各面向建議」,但由於缺乏明確規範,各校差異大;學生若希望爭取外食權利,還是需要主動表態,因此真正開放外食的學校仍屬少數。

高雄學生民主聯盟主席萬儀梵則認為,學生飲食需求多元,現行團膳無法兼顧宗教、過敏與運動需求。根據調查,有八成學生支持開放外食,但學生爭取時常被「外食已顧到大部分人」的理由忽略。

EdYouth常務理事洪振翔也說,雖然現有「校園開放外食建議」,但是不具強制力,呼籲提升到法規層級,並且在「午餐供應委員會」中增加學生、家長代表比例。

張雅琳表示,是否開放外食應因校制宜,透過校內民主程序討論,而非硬性規定,希望教育部國教署提升現行建議文件的位階,有更明確的指引規範。同時有建立讓學生「有管道、有聲音、有落實」的校園文化。

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何蔚慈說,學校反對外食的理由嘗試食安,然而他舉例,民眾買速食店漢堡到火車上吃,如果發現漢堡裡有蟑螂,會咎責的事速食店也不是台鐵;同樣學生可以帶早餐到學校吃,為何午餐卻會被禁止?討論完善開放外食配套措施,才是合適辦法。



相關新聞


中山女高掀「午餐革命」 柳采葳聲援學生:民主程序溝通解決


吐血住院也要考!女國中生病房應試圓母親遺願 拚上中山女高


朱政騏關注中山女高午餐問題 蔡英文曾回憶「常餓著肚子」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