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團體喊話政府 研議國中小早自習不強制

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10:00到16:00。(圖/NOWNEWS資料照)
[NOWnews今日新聞] 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將國高中時間改為「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破萬人附議已經成案,教育部承諾將在11月14日前具體回應。學生團體EdYouth喊話教育部,優先研議開放國中小早自習自由參與的可行性,並且呼籲衛福部針對兒少自殺個案作死因回溯,研究背後原因。
根據提案內容指出,建議全面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將國高中生上課時間縮短為上午十點至下午四點,有效改善學生睡眠品質與時間,成就更好的學習效率。
EdYouth理事長蔡其曄表示,我國中小學生每年上課時數居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之冠,加上課後補習與升學壓力,已嚴重壓縮學生所需的休息時間。早在2017年民眾曾透過「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出延後到校的訴求,教育部在2022年修訂高中生在校作息規定,推動早自習不再強制到校。
蔡其曄說,學生長時間的學校生活與課後補習,背離了108課綱「適性揚才」的精神。根據教育部統計,108課綱施行後,文理補習班的數量大幅增長,過去更有立委質「補習班比超商多」。
根據EdYouth調查,有受訪學生表示,108課綱雖以多元學習為目標,實際上卻因升學主義與考試壓力未減,學生課後補習風氣依舊盛行;若缺乏充足配套,課綱的立意無法真正落實。
另,根據衛福部統計,12至17歲少年的死因排名中,自殺以24.4%位居第二,僅次於事故傷害的30.2%。蔡其曄說,調查顯示正視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議題刻不容緩,呼籲衛福部應針對18歲以下的自殺個案進行死因回溯,並研究其背後的結構性因素。
近兩次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RC)國際審查中,國際委員持續關切臺灣兒少的休息與遊戲權,也提醒兒少長時間待在學校及補習班等高壓環境,恐對身心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蔡其曄指出,教育部應率先研議開放國中小早自習自由參與的可行性,作為改善學生休息時間不足的第一步。同時應積極回應學生訴求,正視學生長期休息時間不足的問題,並且對課綱與課程規劃廣泛討論,並提供學生課後學習與活動的相應配套支持。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相關新聞
國教盟看國高中上課時間延後 短期睡眠增但效果不一定持久
國高中10點上課提案破萬附議 教師:課綱不鬆綁難以落實
提案國高中「10點上課」成了 教育部承諾這日期前給具體回應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