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官司/政治力介入司法?謝立功:羈押制度全面檢討
(總主筆李彥謀/專訪)柯文哲交保了,北檢再抗告仍被法官「維持原判」,民眾黨的「兩顆太陽」命運如何?黃國昌願意軀尊降貴、服從柯文哲的指示嗎?不過,柯案的重點遠勝於白營內的風暴,包括司法羈押得當與否、政治力介入司法、押人取供是否成立、交保規範能成為案例遵循嗎?

北院給柯文哲開了小門,社會氛圍朝向和解
民眾黨前秘書長謝立功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時表示,這次柯文哲沒有因為接觸證人陳智菡而「回籠」,算是虛驚一場,其實台北地院算是很尊重柯文哲,「縮小到還沒有詰問的證人」,畢竟在檢察官所列證人清單,還有陳智菡;「所以我當時講一個風險控管的概念,何必陷自己於風險之中呢,我覺得今後盡量還是避免。」
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日前駁斥黃國昌的質疑,指其所言賴清德總統召集府院黨商討柯案,完全子虛烏有;然而有人堅信政治能操控司法,當年馬英九對處理扁案就遭到抨擊;謝立功坦言,柯文哲可以做一件事,就是以「被害人」身分,現身說法要如何做司法改革,是一個很好的動機。
謝立功說,為什麼有人會質疑執政者會介入司法?換個角度,當政者能不能把政治與司法切割得更清楚,台灣是五權分立,至少「司法」絕對應該要獨立的,當然,「我也不贊成隨便指責,還是要有憑有據,如果在那個時間點又是相關的人,當事者有必要做澄清」;他認為,台灣社會還是不要太對立,否則都在內耗,我們需要給解藥的人,而不是下蠱的人。
司改從柯文哲案開始,羈押、取證、偵辦都有空間
謝立功直言,從2024大選後至今,經歷這麼多政治對立與風波,罷免也結束了、公投也投了,柯文哲不再羈押了,社會氛圍是朝向和解之路,不和解會很糟糕,「我很認同柯美蘭的呼籲-要小草放棄抗議」;再看近期一些民調,對北檢的辦案、對賴清德的信任度等等,聰明的政治人物會去思考,有些事是否該適可而止。
有人說司法檢調人員會「揣摩上意」,以致投其所好,畢竟「肅貪」很容易得到人民好感;謝立功說,這不是檢調或法官單一個人的問題,也許是整個制度體制出現偏差,我們實際運作的方式是「檢察一體」,上級可以指揮下級,當然也是為了統合資源集中力量來偵辦某些案件,但如果變成負面,就出現所謂揣摩上意,這也是未來司改的一環。
「還有羈押也是一環」,謝立功指出,所謂「防止串證」可以是羈押的理由,但是不是因為有串證,就一定會羈押呢,不一定,還要評估必要性或是最後的手段性;未來司改應該是要窮盡一切偵查方法,不可以動輒先把人押了,關久了就會吐實,當疑犯被押,檢調也會有壓力,必須在羈押期間內找到更多證據,這就又牽涉到通訊保障與監察法了。
一審有罪柯粉仍會力挺,超過10年刑期柯文哲不能參選
外界還臆測,民眾黨會不會傾全黨之力,押注在柯案的一審?謝立功認為,支持柯文哲的選票,「草有不同的草、粉有不同的粉」,雖然純粹挺柯的柯粉,在民眾黨內比例還是很高,不論一審是無罪還是有罪,這些小草還是會挺柯文哲。
然而,柯文哲會不會投入2026或2028大選?謝立功表示,幾年前有人建議柯文哲參選高雄市長,這是很好的創意,一方面是讓民眾黨去經營、拓展南部選票,也讓大家有不同的想像空間;但是,六都都應該再評估思考一下,是否跟他黨合作,都是整體戰略的思維;倒是柯文哲御駕親征,還要看一審怎麼判,因為相關法律規定,一審被判10年以上刑期,就不能作為候選人。
「我還是認為不要成為一人政黨,現在民眾黨難道只有柯文哲與黃國昌嗎?要如何壯大,還是要培養人才,或許可以用重新盤整的概念,跳脫現在的思維」;至於「藍白合」,國民黨協調的主帥是柯文哲還是黃國昌?謝立功說,「兩個人都得溝通,黃國昌是現任主席,柯文哲是精神領袖,國民黨的新任主席還不確定,可不可以跟民眾黨溝通」,最關鍵的是,不能認為民進黨40%選票是天花板,藍白合一定有6成,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更多引新聞報導
2026選戰/國民黨新魁難題 許家睿:藍白合恐淪中共操弄
藍白競合/黃國昌戰新北 謝立功:核三延役挑戰民進黨神主牌
- 記者:李 彥謀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