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瀕危虎鯨痛失幼崽「推屍體前行」 專家:哀悼死去的孩子

26歲瀕危虎鯨痛失幼崽「推屍體前行」 專家:哀悼死去的孩子
專家認為,虎鯨在幼崽死亡後推著屍體前行是悲傷的表現,也是哀悼的行為。(示意圖/Pexels)

[周刊王CTWANT] 美國華鯨魚研究中心(Center for Whale Research)最近通報,南方居留型虎鯨族群「J群」成員之一、編號J36的母鯨阿爾基(Alki)誕下的一頭幼鯨已死亡。研究人員當時在太平洋聖胡安群島東側的羅薩里奧海峽(Rosario Strait)觀察到,阿爾基正推著一頭死亡的幼鯨在水中前行,但幼鯨確切死因尚待釐清。

《華盛頓郵報》報導,阿爾基所屬的J鯨群是一群母系氏族虎鯨,由27頭虎鯨組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棲息在太平洋西北部,族群關係非常緊密,雄性和雌性虎鯨會終生與母親生活在一起。但阿爾基9月12日上午被研究人員發現於聖胡安群島東側的羅薩里奧海峽,推著一頭死亡的幼鯨在水中前行,幼鯨臍帶仍附著在身體上,顯示牠是在足月或接近足月產下,確切死因不明,可能是死胎,也可能是出生不久後死亡。研究人員見此情形後,未能收集糞便樣本檢測健康狀況,但強調將持續觀察以釐清更多原因。

海洋醫師協會虎鯨學者黛博拉吉爾斯(Deborah Giles)指出,現年26歲的阿爾基曾多次流產,2017年她的幼鯨、編號J52的索尼克(Sonic)在僅2歲時便因嚴重消瘦死亡,而對母鯨而言,孕育過程耗費大量能量,如今幼鯨無法存活,也是族群沉重的打擊,因南方居留型虎鯨原本數量在過去半世紀介於70至100隻間,但2024年僅剩不到75隻,被列為瀕危物種。

另一方面,吉爾斯認為,母鯨推著死亡幼鯨游泳是悲傷的表現。她說「母鯨沒有手臂能抱著孩子,只能用鼻端不斷把幼鯨推在身邊,一旦放棄,幼鯨就會沉入海底,但母鯨還捨不得放手,只能藉此哀悼死去的孩子」。事實上,與阿爾基同族群的母鯨、編號J35的塔勒闊(Tahlequah)2018年曾推著死去幼鯨游泳2周、前行超過1000英里(約1600公里),引發國際關注。

研究人員指出,南方居留型虎鯨仰賴鮭魚為食,特別偏好脂肪含量高的帝王鮭(Chinook salmon),但由於食物減少、水污染及船隻活動干擾,使牠們更難以利用回聲定位捕食。最新研究顯示,該族群約69%的孕期以流產告終,其中約3分之1發生在懷孕後期,部分原因與食物不足有關。吉爾斯補充,虎鯨若未能每日進食,就會開始消耗脂肪儲備,進而增加疾病與早逝風險。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