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前抗議 全教總批環境惡化提五大訴求

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在教師節前夕,集結22個地方工會在教育部前抗議、靜坐,提出五大訴求。(圖/記者李青縈攝)
[NOWnews今日新聞] 近期教學環境持續惡化,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在教師節前夕,集結22個地方工會在教育部前抗議、靜坐,提出五大訴求,包含顧校安增人力、助教學免雜務等,同時有在教育部外牆綁上藍色、白色布袋,象徵教育的希望以及辛苦。
全教總今日舉行「挺老師、護教育」抗議活動,理事長侯俊良表示,希望社會各界理解當前教師工作困境,也提醒教育部,當教師的教學熱情被無謂的雜務與訴訟消磨殆盡,台灣的教育品質也將隨之崩壞。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接下抗議書訴求。
立法委員牛煦庭指出,今年雖然教師節成為國定假日,但仍呼籲行政與教學應徹底脫鉤,長期以來老師不僅要面對新科技與課綱調整,還要重新設計教,不排除透過立法手段逐步推動改革。
立法委員劉書彬說,近年教育環境越來越惡劣,許多老師失望選擇離開學校,還留在學校的老師告訴吐苦水,他們最怕的不是課業,而是教育部一項項沒有溝通的政策,如「班班喝鮮奶」、「評鑑壓力」、「訴訟風險」,「資源和人力不足」。
立法委員張雅琳表示,「校外導護」等政策,不僅偏離教育核心教育部有必要檢討這些措施是否還要繼續推動,並研擬更妥適的替代方案。
台灣師範大學師資生聯會會長張語宸說,儘管師大校內很多同學雖對教育工作充滿熱忱,但觀察到當前教育環境對於教師非常不利,有許多師培系所的學生決定放棄教職之路,轉而投身其他工作,師培漸漸不再是師大的主流。
全教總五大訴求,分別為
一、挺教師、抗民粹: 近年來許多教育決策總先考量選票壓力及社會輿論風向,嚴重削弱教育專業,教師更常成為犧牲品,我們主張教育決策應回歸專業,應以教育工作者意見爲主導。
二、助教學、免雜務:教師工作應以課堂教學、輔導學生為核心,不應被繁重的行政庶務與非屬教學活動所淹沒。
三、護專業、斬濫訴:自2019年「教師法」修正以來,濫訴無罰則、小案大辦的氛圍瀰漫校園。不當的申訴與訴訟文化,讓教師動輒得咎,甚至面臨無謂的法律糾紛,嚴重影響教學意願與士氣。
四、顧校安、增人力:府應加速執行學務人力改善計畫,持續增設專職專責的校安人力,補充專業輔導人力。
五、穩師資、調待遇:建立合理的教師薪資調漲機制,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教師福利措施,留住並吸引優秀的教育人才。
教育部長鄭英耀指出,教師是教育的核心,理解第一線教師面臨的挑戰,任何制度的設計與調整都必須回應現場需求,並以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目前針對高中以下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已啟動修正精進作為,避免校事會議造成教學現場濫訴的情況。
為維護教學秩序與教師專業,教育部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明確教師管教目的、原則及依法可採取之措施,並新增必要情況下的「阻卻違法」事由,保障教師在正當管教或維持秩序時不會受到懲處,教育部將持續支持教師依法執行職責,確保學生受教權與校園正常運作。
針對行政負擔問題,教育部已推動多項行政減量措施,自114年起取消地方政府統合視導,並整併各類教育訓練與研習,簡化計畫申請及成果填報流程,並以線上系統取代紙本作業,並補助學校增置專任或兼任人力,分擔行政工作。

相關新聞
教師節前夕 學生團體、立委提五大訴求盼改善教師荒
教師節連假「國5恐塞爆」 匝道封閉、高乘載管制一次看
全教總再喊話教育部 監考老師淪為廉價勞工還沒有真正改善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