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怎麼拿?中研院長曝得做四件事

諾貝爾獎怎麼拿?中研院長曝得做四件事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圖/記者李青縈攝)

[NOWnews今日新聞] 賴清德總統日前拋出「333」目標,希望30年內在物理、化學、醫學三個領域可以至少有3位諾貝爾獎得主。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要努力做到4件事,其中包含減少外界干擾,讓研究人員專心投入,就像煮飯一樣,還沒煮好,一直開鍋蓋查看,反而讓飯不容易熟。

賴清德日前頒發總統科學獎時,拋出333願景,希望我國產出更多諾貝爾獎得主。立委萬美玲先是引述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先前說法,我國努力十幾年來都沒有諾貝爾獎「真是丟臉」,後來也援引清大原子科學院長葉宗洸說法,賴清德作法好高騖遠,執政黨長期把經費投入半導體,讓基礎科學偏廢。

萬美玲表示,在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拿下諾貝爾物理化學獎後,我國已經有近40年沒有諾貝爾獎得主,對比日本卻是不斷報捷。廖俊智說,至少有4件事要努力做到,一是長期穩定的基礎科學經費投入;第二要努力嘗試不同的做法或制度;三是容許失敗;四是減少外界干擾。不只是政治、社會、經濟等干擾也要減少,就像煮飯一樣,一直把鍋蓋打開,「飯怎麼會熟?」

另外,衛福部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想法,研擬將利息所得、股利所得及租金收入改為年度總計,但金管會卻說不知情。立委羅廷瑋詢問,總統宣示之前是否有跟他討論?廖俊智回應「沒有」,但總統一直都關切諾貝爾獎相關問題。羅廷瑋笑稱,「我以為衛福部才有這個問題。」

立委葉元之也關切,20年前有諾貝爾獎攻頂計畫,再加上333就變成50年,難道是每個總統都要拋出口號?廖俊智引述諾貝爾獎得主說法,要得獎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想,要好好做研究」,每個研究人員都應該有這樣的態度。葉自嘲,「我沒有機會得獎」,這不應該跟我說,我只是詢問政府願景。廖開玩笑稱,可能可以跟美國總統競爭和平獎。



相關新聞


宣示諾貝爾計畫!賴清德:30年內3領域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


縱貫研究方法開創者梁賡義、高熵合金之父葉均蔚 獲總統科學獎


陳建仁從遴選小組變中研院院長候選人?立委憂裁判變球員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