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吐司都咬不斷!妙齡女門牙無法咬合 暖醫這招解決多年之苦

【創新聞記者 陳維鈞/高雄報導】高雄一名40多歲的黃小姐,從小因含奶嘴到7歲才戒掉,導致牙齒嚴重開咬,上下門牙完全無法咬合。長大後,她習慣用後牙或舌頭撕開食物,連吐司、麵食這類日常食物都無法咬斷。經林詩詠醫師檢查發現,黃小姐的上顎牙弓窄縮且外暴,雖然齒列整齊但屬於上下顎嚴重開咬的案例。歷經3年隱適美矯正後,黃小姐的咬合已恢復正常,第一次真正用門牙咬斷吐司時,她感動直呼這是人生全新的體驗!
以前在餐廳吃飯,黃小姐總是小心翼翼挑能直接入口的菜色,因為在用後牙撕裂食物實在太尷尬。遇到太硬或需要門牙咬斷的食物,或乾脆用舌頭頂碎,連玉米都不能啃,她形容,自己看起來像原始人。

▲黃小姐因含奶嘴到7歲導致牙齒嚴重開咬,透過隱形矯正獲得改善。(記者 陳維鈞/翻攝)
黃小姐說,考量不想忍受金屬矯正鋼線突出的不適與清潔麻煩,因此選擇了隱形矯正。讓她驚訝的是,自己如此嚴重的開咬,竟能透過隱形矯正,在沒有拔牙、沒有打骨釘、沒有磨牙的情況下獲得改善。
林詩詠醫師表示,黃小姐屬於嚴重的「前牙開咬」,這類病人上下門牙無法接觸。她的狀況特殊之處在於,我們並沒有拔牙、骨釘或磨牙,而是利用隱形矯正的力學設計,並透過數位模擬能精準規劃牙齒移動路徑,循序漸進讓上下門牙順利咬合。
林詩詠提醒,孩童長期含奶嘴、吮拇指,確實是造成開咬的常見原因之一。嚴重者不僅影響咬合功能,還可能造成咀嚼困難、發音不清,甚至改變外觀臉型,影響心理自信。

▲林詩詠醫師透過數位模擬能夠精準預測牙齒移動與治療過程(記者 陳維鈞/翻攝)
另高雄一名30多歲的李先生,因嚴重戽斗多年來拍照總是習慣抿嘴,不敢大方露齒。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尋求矯正,卻被診所診斷必須開刀才能解決,讓他一度打退堂鼓。直到輾轉找到林詩詠醫師,開始接受為期3年多的隱形矯正。雖然矯正仍在進行中,但他的上下牙齒咬合已恢復正常,李先生笑說,非常不可思議!也非常期待拆牙套的那一天!
李先生坦言,早在多年以前就想矯正,卻被診斷需要開刀治療才能解決,李先生一聽到要動刀,嚇得立刻拒絕,甚至一度決定少笑一點就好。經過完整檢查與X光評估後,林醫師告訴他:「你的狀況不需要開刀,透過隱形矯正就能改善。」這句話讓李先生燃起希望,當場就決定展開治療。

▲李先生因嚴重戽斗拍照總是習慣抿嘴不敢露齒,矯正後不必修圖就更有自信。(記者 陳維鈞/翻攝)
他坦言,以前甚至用修圖軟體修改自己的牙齒,才知道原來我也能有那樣的笑容,現在不必修圖,真的變得更有自信了。矯正後別人看你的眼神會不一樣,講話更有人願意聽。不僅敢露齒拍照,甚至朋友與家人都發現他笑容更多了。
林詩詠醫師表示,李先生除了有戽斗問題之外,還伴隨下顎前凸合併下前牙突出及牙縫過大的情形。這類複雜的齒顎關係,一般矯正治療往往需要合併正顎手術搭配來改善。但隨著隱形矯正技術的進步,加上醫師對病例的詳細診斷與規劃,透過數位模擬能夠精準預測牙齒移動與治療過程,讓部分複雜案例也有機會逐步改善。
- 記者:陳 維鈞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