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鳥看熱鬧也看門道〉之七:為誰辛苦,為誰忙

禽鳥育雛,千方百計。無論何者,都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活下去

就絕大部分鳥兒而言,從小小一粒蛋開始到能夠自食其力,「拉拔」孩子的辛苦,說實在一點不輸給我們人類。
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平易近人,敘說燕子育雛的詩,詩裏描述有雌雄兩隻燕子,「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四個孩子日夜不停在長大,索食聲音孜孜不斷。「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兩隻親鳥即使忙到嘴爪幾乎都破裂了,仍舊不知疲憊,一心一意只罣念巢中幼雛,深怕有一點受飢挨凍。如此這般,「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最後有一天孩子終於都長大了,羽翼既成,「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我所以再次提及這首詩,是因為這首詩雖然出自詩人之筆,其「寫實」之精確與逼真,令經常在野地走動的我十分驚訝。而,白居易離開我們至少也有一千兩百多年了。事實上,不僅僅燕子,絕大部分的鳥類,育雛的情景與故事大概就是這樣。你說,自古至今人類是不是也沒有多大的差異?
科學家都說禽鳥築巢哺雛,全心全力,夙夜匪懈,絲毫不知疲憊,一切出自「本能」。人雖不是禽鳥,想想我們人類做父母的養育孩子,難道真的全然沒有一絲半毫類似禽鳥那般的「本能」在裏面嗎?當我們說「母性的光輝」,不就是如此暗示嗎?然而放眼天下,我禁不住總會這麼思忖,做父母的如此辛勞,如此賣力,一切的辛苦與忙碌究竟為了什麼?除了「本能」,我相信,這裏頭一定也有我們看不見的理性力量,超越了所謂「血緣的繫絆」,在背後不斷鼓勵驅動著。我想我們人類茹苦含辛,養兒育女,應該不似禽鳥那般,僅僅為了「傳宗接代」。

一年四季,鳥兒如何決定何時開始育雛?
全世界萬種左右的禽鳥,每一種的繁殖時間,仔細推敲,都發生在成功機率可能最高的那段時期。那樣的時間,鳥兒究竟如何「選擇」與「決定」的呢?鳥兒每一次的繁殖是否能夠成功,影響因素甚多,雖說每一種鳥可不盡相同,其中有些卻是共同的。
最重要的是,無論在巢中或離巢之後,小鳥最需要的就是充足的食物。就拿大蒼鷺來說,每年早早就開始築巢,當長大的小鳥準備開始學習獵食,正是水裏魚兒最多的時節。再過一段時間,水中植物多起來了,找魚就不再那麼容易了。
環境變化因素也是舉足輕重,甚至「牽一髮動全局」,半點不誇張。譬如住在臺灣這樣亞熱帶地區或溫帶的禽鳥,什麼時候養兒育子,往往受到白晝增長的牽動,白天愈長,表示春天腳步愈來愈近了。溫度也是一個影響,如果這個冬天比較暖和,下蛋時間通常也會提早一些。不過,這些因素對住在赤道附近的鳥兒,影響就沒有那麼大了,那裏晝夜的長短與氣溫的變化比較小,然而下雨量的多寡卻有明顯的影響與變化。譬如雨來了,草就茁長,有草就有昆蟲;雨來了,溝渠變成溪河,有水就有魚─禽鳥哺雛的食物來源就有了保障。

吃,而且不斷地吃,似乎是雛鳥唯一的「責任」
「吃」,大概是所有雛鳥最主要的「工作」了。
育雛不僅需要消耗大量時間,還有大量的資源。親鳥為了讓後代儘量能夠有活下去的機會,都會盡最大的氣力完成哺育工作。
一隻雛鳥,每天究竟要吃掉多少食物呢?
當我們說一般雛鳥每天消耗的食物,常常與其自身體重一般,或只有一半時,總覺得牠們又小又輕,吃得再多也只是那麼一點點。不過試想一想,如果一個體重六十公斤的人,吃下了六十或三十公斤的食物,那可不是「一點點」了。所以一隻全身無毛、眼睛尚未睜開的小鳥,吃下了相對自己體重一般的食物,即使只有一半,正因為身體只有那麼「小」,也就不是那麼「一點點」了。
你相信嗎?正在長大的小知更鳥,一天可以吃下四又四分之一公尺的蚯蚓。有人記錄到,有一隻鷦鷯媽媽一小時之中從外面帶食物回巢次數,竟然超過了二十次,我想親鳥育雛再如何「心力不知疲」,這隻鷦鷯媽媽或許是個「超級奶媽」吧。小鳥在雙親辛勞的照顧下,長得極其快速,豈止「一瞑大一寸」,不到兩個星期,小知更鳥體重已經是初初孵出時的十倍大了。
通常親鳥餵哺小鳥的食物,也就是小鳥長大自食其力後,每天必需的日常飲食。譬如我們知道蜂鳥嗜食花蜜,而且似乎就只吮食花蜜,別無其他,其實母鳥三不五時也會抓昆蟲餵哺巢中小鳥,小鳥長大後,除了花蜜,細小昆蟲蚊蚋也是盤中飧。

親鳥餵雛,一天幾次?
為了應付好似永遠吃不飽的小鳥幾乎無度的「索食」,如果一切順利,以晚熟型的黑枕藍鶲為例,親鳥至少每隔十五至二十分鐘餵食一次,很多鶯雀類小型鳥大概也都是如此。我觀察過翠鳥育雛,手氣欠佳時,超過一個鐘頭才回巢餵食的情形並不少見。運氣好的時候,無需多久就看見兩隻親鳥各自含著一條小魚,魚頭向前,沿著溪澗貼著水面,一前一後,一起唧唧叫著趕回巢。我一旁聽起來感覺牠們彷彿很「興奮」的樣子,也禁不住跟著興奮起來。
什麼鳥,吃什麼食物,有的大同小異,有些截然有別。因此不同種類的鳥,搜捕食物的策略與餵食方式,往往也就有或多或少的差異。
譬如,猛禽一天大概可以帶回兩隻兔子,鶯雀類小鳥再如何「能幹」,小小一張嘴含得住的蚯蚓昆蟲總是有限,來來回回免不了就要多出好幾趟。兩隻鶯雀親鳥餵養一窩三、四隻的小鳥,每天進進出出,恐怕少不了好幾百趟。然而譬如燕鷗,不出幾趟,帶回的魚食大概就跟小鳥等重了;不過像信天翁那樣的大型海鳥,前面三個星期,每天只要餵食一次,之後,一個星期就只需餵食兩次就夠了。
天氣,也會影響餵食次數。如果那天比較暖和,白晝至少也有十二個小時之長,那麼可能每隔幾分鐘就要餵食一次。一般而言,餵雛初期,親鳥不僅要照顧小鳥吃得飽,也必須注意小鳥是否夠溫暖。天冷或天氣變壞時候,有些鳥種的親鳥就必須加強臥巢護雛,換句話說,那一天餵食次數不但會因此減少,也會提早結束。天氣如果不錯,很多時候餵食經常持續到天黑。
倘若那天適逢下雨,溫度又低,甚至颳著強風,平常依靠空中捕食蚊蟲維生的鳥種,譬如雨燕、燕子以及夜鷹目的幾種鳥兒,就不得不暫時落地歇息。這時候的巢中幼鳥,只得依賴體內儲存的脂肪生存,牠們的新陳代謝率會遽降,血液循環會緩慢下來,如此就有機會活過幾天。

親鳥如何餵哺巢中幼雛呢?
世上小鳥有好幾百千種,親鳥餵哺的方式也有好幾百千種。
野鳥世界裏,成鳥對雛鳥最重要的照顧,就是餵食。由於受到強烈本能的驅使,雛鳥只要稍有動作,唧唧啾啾發聲乞求,親鳥莫不趕緊餵哺。最常見的餵哺方式,就是將食物直接放進雛鳥張開的「大」嘴巴裏。
大部分鶯雀之類的小型鳥兒,通常都站在巢窠邊緣或巢邊枝椏上餵食巢中幼雛。北極燕鷗經常需要出遠門覓食,帶回食物後則「懸浮」巢窠之上,在空中將食物餵入雛鳥口裏。有些鳥種,哺育方式會不斷變更,譬如大蒼鷺剛開始都先站在巢邊將食物反吐而出,再彎下身來小心翼翼放進幼雛口裏;後來小鳥長大了一些,一看見父母出現就會不停發出「卡咖卡」的吵叫聲,親鳥就將食物反吐在嘴裏,由小鳥主動伸探進去取食。到了最後階段,親鳥只把食物「隨隨便便」吐在巢中,任由小鳥自己爭搶。我觀察小白鷺餵哺,情況大概也是如此。鳥類學家說,家麻雀也是以「反哺」方式餵雛。
魚鷹爸爸則將捕來的魚交給了魚鷹媽媽,魚鷹媽媽會一口一口咬下來,轉身餵食一旁耐心等待的小鳥。有些鳥種,雛鳥無力消化「大魚大肉」,只有改為「喝奶」,譬如小鴿子把嘴喙伸入親鳥口內,就會刺激親鳥從嗉囊分泌出奶狀的「鴿乳」;此外,粉紅鶴也會分泌類似的液汁餵雛。
雞形目中有很多的鳥類,譬如帝雉、竹雞、鵪鶉、藍腹鷴、環頸雉,以及一般最常見的雞,母雞並不餵食,只是帶著小雞到處逛,找到了蟲蟲,也只是出聲示意一下,小雞還是需要靠自己啄起來吃。
白冠雞、鷿鷈或潛鳥,吃的是水生植物魚蝦,都需要潛水覓取。這些鳥類的小孩在沒有學會潛水之前,只能在水面上等待父母潛水捕食再予餵哺。這些鳥種的巢窠一般都築在淡水區,只有在小鳥學會了自己潛水覓食之後,才會遷移到鹹水水域活動。畢竟湖中比較平靜,不若海上時有大浪潮流,不但危機四伏,也會延長小鳥學會潛水的時間。
大部分晚熟型鶯雀幼雛的成長都極為快速,手足之間的競爭與日俱增,大家都想爭取更多的「配給」,都想「卡」到最好的位置。結果,大部分的小鳥都練就了一身協調肌肉的好功夫,對於親鳥的餵哺反應尤其敏捷。每當親鳥帶著食物回巢,只要悄悄棲落巢邊,再輕微的震動,尚未睜開眼睛的眾雛都能立時感應,隨即起身抬頭挺直脖子,張開大口,哀哀出聲乞食。
如果注意觀察,幼雛的口腔內壁一般顏色都極鮮豔,或黃或紅。不但如此,沿著嘴喙也鑲著厚厚一圈、顏色鮮明的口緣。當小鳥張開大嘴,疾急晃動乞食之際,這些鮮明的顏色,讓親鳥很快就會注意到,那是一張飢餓的嘴巴,我們也就明白了白居易為何會使用「『黃』口」這樣的形容詞─這些他也都注意到了。
反過來,同樣的道理,有些海鳥成鳥的嘴喙,色澤也是極鮮明,也是具有讓小鳥容易辨識的功能,知道只要啄擊那個「目標」,成鳥就會有餵食的反應或反射動作。
除此之外,親子間的一些肢體動作與聲音,亦能互相誘發餵哺與乞食的行為。譬如以樹洞為巢的鳥類,親鳥返巢鼓動雙翅產生的風,也會刺激雛鳥乞食的反應。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我們家裏養的小雞,放著四處亂跑,一聽到母雞發現食物發出興奮的「咯咯」叫聲,立刻懂得趕快跑過去啄食,否則就要被其他小雞搶先一步了。

鳥兒下蛋之後,誰來孵蛋,誰來餵雛?
最常見的情況是,雌雄雙親「輪流孵蛋,共同育雛」,不過,其他各式各樣的情況也很多,猶似我們人的社會,每個家庭養育孩子都有不盡相同的故事。
很多鳥兒雌雄一起孵蛋,一起「養家」,誰也不「偷懶」,這樣的鳥兒我們比較熟悉的有白頭翁、山紅頭、綠繡眼、臺灣藍雀、樹鵲、家燕、五色鳥、棕背伯勞、翠鳥、斑頸鳩、夜鷺、小彎嘴畫眉、紫嘯鶇、黑面琵鷺、黑枕藍鶲、鸕鶿、紅嘴黑鵯、小卷尾、黑冠麻鷺、大蒼鷺、小啄木,以及小鷿鷈,還有黑脊鷗等等;通常這些鳥種築巢,也都協力分工。
紅冠水雞雖然也是雌雄全職輪流臥孵,一起餵哺,不過因為一年經常至少有兩窩,第一窩出生的兄姐,就會幫忙照顧第二窩的弟妹,分攤餵食的工作。在臺灣算是迷鳥,在金門屬於度冬候鳥的蠣鴴,雛鳥為早熟型,孵蛋由雙親輪流,但小鳥破殼後則要靠自己覓食。
猛禽中的紅隼與游隼,孵蛋的工作主要交給雌鳥,餵哺則大家分擔;魚鷹則是輪流孵蛋,不過雌鳥孵的時間比較多比較長,雖然共同餵食,雄鳥工作大半還是負責捕魚。至於大冠鷲,孵蛋與育雛的工作完全交由母鳥負擔,公鳥只專心獵食。
臺灣眾多鳥類中,彩鷸、水雉與棕三趾鶉算是比較特殊的鳥種。這三種鳥皆以「一妻多夫」方式繁殖,孵蛋工作由雄鳥一肩單挑,餵食孩子也是由公鳥負責,不過其中只有彩鷸有餵雛行為,水雉與棕三趾鶉就只是引導覓食而已。

小鳥離巢後,即不再需要親鳥餵食了?
雛鳥破殼而出,不同種類的鳥兒對親鳥的依賴程度,輕重不一。
大部分的棲樹鳥、海鳥以及猛禽的幼雛,待在蛋中的時間多半不長,破殼後接受親鳥餵哺的時間卻不短,甚至離巢後仍然無法很快「斷奶」。有的需要兩、三天,有的長達十幾日,其中最長的恐怕要算軍艦鳥了。
軍艦鳥,一窩只下一顆蛋。小鳥離巢後,親鳥至少還要繼續餵哺五個月至一年半的時間,才能放手。公鳥通常未待小鳥長大,就半途拋棄妻小,自己先跑去蛻羽。換過了一身嶄新羽衣之後,再回來找尋新的伴侶繼續繁殖。因此,公的軍艦鳥每年都有繁殖的機會,母鳥則必須隔年或更久一些才能再續母職。
小鳥離巢後,有的藏身灌叢或樹上密枝濃葉之間,有的就在地面上,大家都在等待父母繼續餵食。飢餓的小鳥,一看見親鳥帶著食物出現,立刻激動地鼓動雙翅,一邊張口發出唧唧叫聲。有時候,我們也會看見青澀的離巢小鳥,緊跟著親鳥後面,哀哀乞食,親鳥走到哪裏,小鳥就跟到哪裏。

誰是世界上最獨立,但也最「孤獨」的小鴨子?
我在今年四月號《講義》,那一篇〈野鳥的故事,從一粒蛋開始〉中,曾提到東南亞「巨足鳥」的雛鳥遭棄養的故事,今天我要再說一個也是從小就獨力求生,「勇敢」的小鳥故事給大家聽。
南美洲有一種黑頭鴨,一生總是獨來獨往,自己一個孤獨地生活,除非繁殖季節到了才會找伴,牠有個綽號叫「杜鵑鴨」。顧名思義,故事情節你大概知道了一半。雖然黑頭鴨也像杜鵑鳥一般,將自己的蛋下在別人家的巢裏,不過小鳥卻不會像杜鵑雛鳥那樣,眼睛尚未睜開就將宿主巢中的蛋一一推出巢外,也無需宿主的餵養。
小黑頭鴨大約經過了二十一天的孵化,破殼幾個小時後,就跟巢中其他不同父母的雛鳥,揮揮手說再見,瀟瀟灑灑離巢而去了。從此自己一個闖蕩江湖,只靠著自己保護自己,自己找東西餵飽自己─說起來,小黑頭鴨大概是地球上最不需要父母照顧,最獨立但也最「孤獨」的小鴨子了。

哪一種鳥,是全世界最「不偏心」的父母?
鳥類有些行為,在我們人看起來不僅「狡詐」,有時甚至難免覺得「殘酷」,其實鳥兒的這些表現,不外為了謀求自身的存活。我想科學家所以這麼說,不外認為鳥類不具有我們人類一般的「道德意識」。不過,野鳥世界裏仍然有些禽鳥的行為,會讓人類禁不住鼓掌稱「讚」。我以前說過翠鳥育雛的表現堪稱鳥界「模範父母」,現在我還要再說一個,也是一樣「好」爸爸「好」媽媽的故事。
有一種住在澳洲,名叫Rosella,一身羽毛色彩繽紛的鸚鵡,一窩下蛋數顆,每顆蛋孵出的時間不一,有時候可以長達五天的間隔,雛鳥體形大小,一看就有明顯的差別,讓人以為最先孵出的小鳥,將來一定是贏家。
事實上,鸚鵡爸爸與媽媽餵哺雛鳥卻是十分「公道」。每次餵食,莫不小心翼翼,確定巢中每隻小鳥都能確實獲得應有的一份。有時候,年紀最大的小鳥還會分食給最小與最弱的手足,如此的體恤,大概三周之後,巢中小鳥,大小差別就不再那麼明顯了。

聚少成「多」,也是求生策略之一
野地裏眾多大小鳥兒如何育雛,大家都有自己的策略,巧妙各自不同,然而說來說去,無論「千方」或「百計」,大家為的不過就是如何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活下去。
蓄意將自己的蛋下在別人的巢裏,不僅某些杜鵑鳥才這麼做,只是多半不似杜鵑雛鳥下手那麼「狠絕」。譬如臺灣偶爾可見的川秋沙鴨,母鴨就經常任意在同種或別種秋沙鴨(譬如鏡冠秋沙鴨)巢中下蛋。一般川秋沙鴨一窩可下十顆左右的蛋,可是有的竟然多達將近三十顆。當然,這都是因為別的秋沙鴨「托蛋」的結果,然而被「托養」的秋沙鴨倒是毫不在意,一律視同己出,照單全收。
美洲鴛鴦,也有同樣的行為。我就常看見體形不算大的母鴦,後面往往跟著一長串的小鴛鴦,在遠遠的水面上急急忙忙趕路而過,很快地又鑽進了另一頭深深的蘆葦叢中。那長長一串,數目多得「異常」的小鴨子,大半也都是別的媽媽「托養」的結果。
根據鳥學專家的說法,這樣「幫助」別人扶養孩子,並非如我們所以為純粹是「利他」的行為。無論母鴦或母川秋沙鴨,其實都沒有必要「一定」這麼做,牠們所以接納別人的孩子,打的是「『數大』就是『安全』」的算盤,萬一遭遇獵食者侵襲,自己孩子被攻擊的機會就少了一半。你說呢?
我住的這個地方,有一種叫做「巴洛氏金眼鵲鴨」,跟臺灣偶爾可見的「普通金眼鵲鴨」同一家族,牠們扶養孩子選的也是這種「策略」。母鵲鴨常常會將別的母鴨逐離同一個水域,但卻很樂意將「被遺棄」的小鴨子,收納入自己的家庭裏來。因此,我們就看見了一隻母鴨帶領了十幾二十隻小鴨的「大」場面。
加拿大野雁的孩子出生後,有一段時間會一直緊跟著父母,我發現不同窩的小雁有時會有彼此啄擊但不算嚴重的「衝突」狀況,各家親鳥偶爾也會有驅離別家小孩的現象,然而兩窩、甚至三窩小雁「混」在一起,十分融洽的情形也不算少見,何況野雁有收養孤兒的行為。大家一起划水一起覓食。偌大水域,一大群的小雁,至少有一對大雁一前一後照顧著。在我看起來,野鳥世界也有像似人類「大家庭」的「熱鬧」與「溫暖」。

自己孩子別人養,也是「傳宗接代」的一種便宜之計?
孩子自己生自己養,似乎天經地義,然而禽鳥世界裏,有些鳥兒的生活哲學卻是「自己生,別人養」。這種鳥兒大家最熟知的大概就是杜鵑。說起杜鵑,厭惡的人恐怕多於喜愛的人,而這都是由於牠的托蛋行為。杜甫有一首講杜鵑鳥的五言詩就說得極清楚,其中有一段:「生子百鳥巢,百鳥不敢嗔,仍為餵其子,禮若奉至尊。」
杜鵑寄養的宿主,通常都是體形嬌小的鶯雀類鳥種,小杜鵑長大尚未離巢之前,體格已比宿主龐大許多,因此我們看見的是一幅不免「荒誕怪異」的畫面:兩隻嬌弱的小鳥,不停息地來回往返,疲於奔命,輪流餵哺一隻比自己碩大許多而且長得不一樣的「小」鳥。餵食時候,宿主把頭伸進小杜鵑的大嘴內,彷彿羔羊把頭放進了獅子的嘴巴裏,讓人感覺獅子隨時就會將巨嘴夾攏─只聽「喀喳」一聲脆響。
全世界的杜鵑共有二十八屬一百四十種,不過,只有百分之四十的杜鵑才有托蛋寄養的「不良習慣」。說來全世界會托蛋的鳥,也不只杜鵑一種,算一算,大概占了全世界所有鳥種的百分之一,也就是說大約有一百種左右─只是杜鵑「惡名」最昭彰。
杜鵑媽媽托蛋,出招不外「偷詐狠快」:首先趁目標宿主離巢片刻,趕緊摸走一顆蛋,然後補下一顆自己的,再含著偷來的蛋,啪啪兩下,逃之夭夭,前後不需幾秒鐘。
杜鵑所寄養的宿主並不固定某一種鳥類,每隻杜鵑媽媽都有自己偏愛的特殊對象,而且個個都有「一手」,模仿宿主的蛋,不管顏色或形狀,均維妙維肖,幾可亂真。杜鵑鳥究竟如何能夠模仿得如此精確,目前仍舊是自然界令人不禁「讚歎不止」的謎。
對於托蛋,不同的鳥有不同的反應。譬如歌麻雀,因為無法區別辨認,經常還認真幫別人孵蛋,養別人孩子,半點不知覺。但知更鳥經過了學習後,就能夠辨識出牛鸝的蛋,二話不說,逕將那顆「怪蛋」扔出了巢外。有的例如美洲鴛鴦,如果同類托蛋太多(有時甚至多達三十顆以上),則即時棄巢,另起爐灶,反正即使孵了,亦不見得每顆蛋都能孵化成功。又譬如樹燕,雖然認得,卻也不是每次都拒絕。
像杜鵑這樣的寄生鳥,為了繼續托蛋,就必須不斷設法改進自己的模仿技巧,另一方面,宿主也會更加努力,繼續奮鬥,繼續加強辨識能力。如此「爾詐我防」的共同演化競爭,幾無止境。
請讓我舉個伎倆極為「高超」─高超到難以相信的例子給大家聽聽。
南美洲有一種長得像似小烏鴉、一身烏黑的牛鸝,專門只找另一種羽氅完全相異的牛鸝托蛋,不僅下的蛋幾乎一模一樣,孵出的雛鳥也幾乎長得一模一樣,使得宿主親鳥毫無半點懷疑,一樣餵哺。這些寄養小鳥一直到離巢之後,身上才長出自己顏色的羽毛來。
一般牛鸝下蛋不似杜鵑,從來不多費精神模仿宿主的蛋;雛鳥也從來無意多耗力氣把別人的蛋推出巢外。牠們只要比其他雛鳥早幾日破殼,只要吃得比誰都多,長得比誰更快更大,自然而然就「勝出」了。
非洲另有一種叫做Whydah的小型鳴雀,「騙術」亦是十分高明。
Whydah媽媽常把蛋下在朱雀的巢裏,不過小Whydah也不會把宿主的小孩推出巢外,而是大夥混在一塊兒,一起長大。小Whydah長得跟宿住的小孩一點也不一樣,不過嘴巴張開來索食時,不但大小相同,嘴內顏色與斑點也一模一樣。勤勞的朱雀爸媽只聽見嗷嗷乞食的聲音,只看見一排張開的大嘴,每張都相同,就毫不偏心地一樣餵哺。
蓄意托蛋的鳥種與宿主之間的「攻防演化」競賽,猶似我們人類國與國之間的軍備競爭,最後總不免兩敗俱傷,同歸於盡。雖然毀了對方,但也毀了自己。有一種嬌小雀鳥叫「蚋鶯」,顯然嗜食蚊蚋,所以得名,一旦發覺牛鸝在自己巢裏下了蛋,立刻反應非常激烈,斷然採取「焦土策略」,毫不遲疑將自己巢窠整個拆除─毀了牛鸝的蛋,也毀了自己的蛋──然後另起爐灶,重新築巢。

有些禽鳥,為什麼有托蛋寄養的行為?
粗略說來,禽鳥托蛋可分成兩類:一為「同種托蛋」,也就是說,鳥兒將自己的蛋下在自己的巢中之外,也下在其他同種或同科鳥類的巢中,譬如巴洛氏金眼鵲鴨。一是「跨種托蛋」,這種鳥類完全沒有築巢能力,只能把自己的蛋下在別人巢中,交由別的鳥兒撫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某些杜鵑與牛鸝,寄養的對象,有的甚至可以多達二百種以上。
禽鳥世界,為什麼有些鳥種,會把自己的蛋下在別人巢中?鳥學專家各有各的說法,理論不一,然而都尚未有任何一種說法,能夠讓人完全信服,都尚待更多的反覆求證,再細心的觀察與實驗。
大自然是如此的多樣而複雜,很多時候我們觀察大自然,不得不儘量小心避免追求「簡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