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成交量 了解股市漲跌

成交量就像股市的溫度計一樣,所以投資前應該要學會看懂成交量,這樣才不會讓自己感冒受寒,買起股票來安心又實在。


認識成交量

前一期提到「外資」、「投信」、「自營商」等三大法人,在台灣股市中的資金部位比一般個人散戶多很多,因此,當法人大量買進或賣出股票時,很容易影響股市的漲跌。但所謂的「大量」要怎麼看呢?首先,妳要認識什麼是「成交量」。

簡單來說,成交量就像美人們平常買東西一樣,假設到商店買1杯20元的紅茶,當妳付錢給老闆後,就等於「成交」、完成一項買賣了,這時成交數量就是「1杯」、成交金額是「20元」。同樣的,股市裡的成交量原理也和買東西一樣,想想看,如果有50個人要買70元的鴻海(2317),100個人要賣70元的鴻海(假設每個人都是買或賣一張鴻海),那麼成交的張數和金額是多少?

答案是:成交張數為50張、成交金額為350萬元(70元×50張×1000股,1張股票=1000股)。因為成交量只計算「交易成功」的量,只有50個人要買,代表會有50個人賣不掉,並不算在裡面。

投資美人一定會有疑問,投資股票為什麼要懂得成交量?股市有句俗語說:「新手看價(股價)、老手看量(成交量)」,就是說新手投資股票時,只會關心價格高低而決定要買或賣;但投資老手則會進一步從成交量的變化,更精準的判斷行情。成交量的應用廣泛且複雜,投資美人們不急於一時全學會,但可以先建立基本的認知,有助於股市投資。


成交張數和金額的差別

在了解什麼是成交量之後,還必須知道為什麼有時候成交量是看「張數」,而有時候卻是看「總金額」。通常看大盤的成交量時,大家習慣看總金額,那是因為股票市場中包含了上千家的股票,每檔股票價格不一樣,用成交金額的高低,比較容易看出股市整體的交易狀況。

相對的,用金額來判斷個股的交易狀況,容易因為股價不同而失準,可用下面的說明了解箇中原因。

假設中華電(2412)每股100元、中鋼(2002)每股28元,如果今天市場總共成交了1張中華電和1張中鋼,那麼成交張數是2,而總成交金額則是12萬8千元(100元×1000股+28元×1000股)。

這時候如果用大盤的總成交金額判斷誰的「交易情況較熱絡」,就會出現一個問題:1張中華電的價值跟1張中鋼一樣嗎?答案當然是不一樣!事實上1張中華電的價格大約可以換3.5張的中鋼,所以為了貼近實際狀況,看個股交易狀況時,都以「張數」來衡量。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女人變有錢》2012年1~2月號NO.19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