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啊想啊起——滄桑中綻放的旋律 台灣民歌音樂史中的藝師身影
社會文化發展與時代變遷有緊密的關係,不同時代背景的民眾擁有其當地文化薰陶的美學觀、藝術表現力與鑑賞力。傳統社會民眾生活普遍勤儉純樸,一些身障者在處事或行動時會遇到困難,但是有些身障者卻擁有更堅強的毅力與生命力。我們經常思考,為何有些視障者的音樂表現力特別強,不論是歌樂演唱或是器樂演奏,都能有精湛感人的表現,這應該是他們的樂感非常好,並且擁有勤練樂器的耐心、專注力與毅力。本文將分享視障者阿炳(華彥鈞)以胡琴泣訴其悲苦之情懷;陳達、楊秀卿透過彈奏月琴吐露心聲的感人樂章……
悲苦情懷音樂的創作者:阿炳(華彥鈞)
1893年出生的華彥鈞,小名阿炳,父親是音樂素養佳的道士,他從小受到父親嚴格訓練,擅長演奏笛子、琵琶、二胡、鼓等樂器,10幾歲時對民歌、戲曲有濃厚的興趣與愛好,經常向各地民間藝人習藝,更增添了他音樂內涵與深度表現的養分。阿炳天資聰穎,樂感佳是他與生俱來的天賦,但他也曾經過苦練的階段。父親規範他吹笛時要在手腕上掛著鐵秤砣,訓練腕力;練習二胡與琵琶時,琴弦在手指尖上要刻出痕跡,或磨出水泡才能休息;學擊鼓必須在寒風中擊打石頭,增強力道等。他透過恆心與毅力,日復一日練就一身本事,但在這多才多藝的形象背後,卻有一段淒涼的人生故事。
阿炳身世坎坷,35歲目盲後生活窮困潦倒,又染病於身,只能靠沿街賣藝來維生,他將身世淒苦之情境與感受融入音樂中,演奏出二胡曲《二泉映月》,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名曲,流傳至今仍為音樂界所欣賞與歌頌。阿炳也將當時茶館、酒館、煙館裡聽到的一些新聞趣事,改編成合押韻的歌樂,而受到民眾喜愛,人稱當地最受歡迎的新聞說唱大師。阿炳晚年的音樂中有濃厚的生命情懷,技巧表現出神入化,而受到音樂學術界的重視。他的作品在困苦的生活中大多已散佚,透過學者們的記錄,目前僅留下《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3首二胡曲,以及《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而這些樂曲都是傳統音樂的經典之作。
感人肺腑歌謠的吟唱者:陳達
從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遙遠地傳送出悠揚地歌聲「思啊想啊起……啊喂……噯唷喂……」,這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思想起》是恆春地區的代表歌謠之一,不僅曲調哀怨感人,由民間藝人所創發的唱詞,亦是珍貴的本土民間文學作品。這首歌謠就是由1906年出生的陳達以月琴伴奏在當地即興傳唱,而後流行於各地的知名樂曲。由於此曲富有濃濃的思念感傷情懷,透過陳達蒼勁的音色,與月琴嘹亮的聲響配搭,自由地唱出民間疾苦之生命情懷,能帶給人無限思古之幽情,無怪乎能流傳久矣。
《思想起》唱詞是七言四句體,首句前有歌頭,第2、3、4句末以「啊喂」、「噯唷喂」等虛詞收尾非常規律,但是陳達自由節奏風格的又吟又唱表現,形成他的個人特色,音樂學者許常惠說他是「未經人工改造的遊唱詩人」。29歲因病而有眼疾的陳達,以他過人的樂感,以及編創詞曲的說唱能力,在南台灣農村走唱了40年的台灣唸歌,有長篇的敘事題材,如《阿遠與阿發父子的故事》;也有短篇的即興之作,包括感謝、祝賀、勸世、寫景與愛情等題材。1981年陳達因罹患眼盲、耳聾而回到恆春故鄉,他的傳奇一生極重視品德,認為只要努力奮鬥,過得積極無愧於心,生活就會安樂。
如泣如訴唸歌的走唱者:楊秀卿
唸歌是台灣的一種說唱藝術,以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謠,依字行腔地傳唱在地故事、民間故事或歷史故事。唸歌者必須具備音樂、口頭文學素養,以及即興創作能力,在台灣最具有代表性的藝師就是1935年出生的楊秀卿,她曾獲得第11屆國家文藝獎,又被文建會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說唱(唸歌仔)保存者」,俗稱「人間國寶」,以及受聘為第1屆「臺北傳統藝術榮譽藝師」,也曾獲得總統頒發褒揚令。這些榮譽是因為天資聰穎的楊秀卿有過人的樂感,以及刻苦耐勞、勤奮學習的強韌生命力。
楊秀卿生於傳統社會的清寒家庭,4歲失明,10歲學唸歌與演奏月琴,13歲開始賣藝自力更生,生活困苦。初學唸歌時,她理解必須要有特色才能吸引觀眾,所以她汲取當時極受歡迎的歌仔戲養分,並靈活運用其曲調與口白於唸歌中。又為使觀眾能易於理解情節,在唱曲前增加一段說白介紹人物與內容,或是將部分唱詞改用說白,讓說與唱交替呈現,以增加變化色彩,創發「改良式唸歌」。她重視唸歌中不同角色的聲情,為強化人物形象與情節張力,各角色以不同音色、音量、力度,與不同口氣表現,非常受歡迎。她也將戲曲故事與新聞時事改編成唸歌的段子,這些都是她的特色與過人之處,並留下了《勸世歌》、《遊西湖》、《周成過台灣》、《山伯英台》、《呂蒙正拋繡球》、《哪吒鬧東海》、《唸啥咪歌》等經典作品。
傳統社會中身障者謀生不易,但有些人卻能在藝術上開創出不凡的成就,他們不僅超越自己的身體障礙,更超越以往的藝術水準,創造出具有個人特質的藝術作品。本文所述3位身障者在窘迫的生命裡,音樂成為他們的生活重心,他們是具有樂感的視障者,不僅記憶力、模仿能力與表達能力強之外,更能透過細微而靈敏的觸感,展現生動和豐富的再造想像力,結合其生命的故事,在說唱與器樂演奏中,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因而為表演藝術留下許多令人感動的音樂作品。
音樂小學堂
視障音樂家走唱的好伴侶:樂器與樂感
傳統樂器中,月琴、大廣弦等音色與表現不但引人入勝,也特別容易上手。因此對視障音樂家來說,選擇這些樂器作為伴奏或詮釋的主角,是自然產生的。此外,特殊環境也是視障演奏家活動的溫床,例如恆春地區傳統社會的生活環境,民眾多以務農或漁業為生,工作之餘彈奏月琴唱民歌作為休閒娛樂。就像陳達從小並沒有接受系統性的教育,既不識字也不懂樂譜,但是他的樂感超越一般民眾,不僅無師自通而能流暢地彈奏月琴,還能同時即興唱出自編的歌詞述說故事。
樂感是指對音樂的感知,具體內容包括:節奏感、音程感、旋律感、音色感、音質感、強弱感、力度感與和聲平衡感等等。尤其視障者往往聽力特別好,如果能擁有細膩和豐富的樂感,在接觸到美的音樂時,不僅在心靈上會產生更大的共鳴與回響,還能將內心世界的感受與心聲,透過感人肺腑的音樂傳遞給社會大眾,而產生令人刻骨銘心的音樂篇章。他們不僅能將生命中所經歷的故事,透過歌樂或器樂侃侃而談、細細訴說,並能結合時事創發歌謠或說唱藝術,達到宣揚社會文化與娛樂的效果,因而留下許多經典作品,帶給後人無限的思念與感動。
悲苦情懷音樂的創作者:阿炳(華彥鈞)
1893年出生的華彥鈞,小名阿炳,父親是音樂素養佳的道士,他從小受到父親嚴格訓練,擅長演奏笛子、琵琶、二胡、鼓等樂器,10幾歲時對民歌、戲曲有濃厚的興趣與愛好,經常向各地民間藝人習藝,更增添了他音樂內涵與深度表現的養分。阿炳天資聰穎,樂感佳是他與生俱來的天賦,但他也曾經過苦練的階段。父親規範他吹笛時要在手腕上掛著鐵秤砣,訓練腕力;練習二胡與琵琶時,琴弦在手指尖上要刻出痕跡,或磨出水泡才能休息;學擊鼓必須在寒風中擊打石頭,增強力道等。他透過恆心與毅力,日復一日練就一身本事,但在這多才多藝的形象背後,卻有一段淒涼的人生故事。
阿炳身世坎坷,35歲目盲後生活窮困潦倒,又染病於身,只能靠沿街賣藝來維生,他將身世淒苦之情境與感受融入音樂中,演奏出二胡曲《二泉映月》,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名曲,流傳至今仍為音樂界所欣賞與歌頌。阿炳也將當時茶館、酒館、煙館裡聽到的一些新聞趣事,改編成合押韻的歌樂,而受到民眾喜愛,人稱當地最受歡迎的新聞說唱大師。阿炳晚年的音樂中有濃厚的生命情懷,技巧表現出神入化,而受到音樂學術界的重視。他的作品在困苦的生活中大多已散佚,透過學者們的記錄,目前僅留下《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3首二胡曲,以及《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而這些樂曲都是傳統音樂的經典之作。
阿炳(華彥鈞)、陳達、楊秀卿
感人肺腑歌謠的吟唱者:陳達
從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遙遠地傳送出悠揚地歌聲「思啊想啊起……啊喂……噯唷喂……」,這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思想起》是恆春地區的代表歌謠之一,不僅曲調哀怨感人,由民間藝人所創發的唱詞,亦是珍貴的本土民間文學作品。這首歌謠就是由1906年出生的陳達以月琴伴奏在當地即興傳唱,而後流行於各地的知名樂曲。由於此曲富有濃濃的思念感傷情懷,透過陳達蒼勁的音色,與月琴嘹亮的聲響配搭,自由地唱出民間疾苦之生命情懷,能帶給人無限思古之幽情,無怪乎能流傳久矣。
《思想起》唱詞是七言四句體,首句前有歌頭,第2、3、4句末以「啊喂」、「噯唷喂」等虛詞收尾非常規律,但是陳達自由節奏風格的又吟又唱表現,形成他的個人特色,音樂學者許常惠說他是「未經人工改造的遊唱詩人」。29歲因病而有眼疾的陳達,以他過人的樂感,以及編創詞曲的說唱能力,在南台灣農村走唱了40年的台灣唸歌,有長篇的敘事題材,如《阿遠與阿發父子的故事》;也有短篇的即興之作,包括感謝、祝賀、勸世、寫景與愛情等題材。1981年陳達因罹患眼盲、耳聾而回到恆春故鄉,他的傳奇一生極重視品德,認為只要努力奮鬥,過得積極無愧於心,生活就會安樂。
如泣如訴唸歌的走唱者:楊秀卿
唸歌是台灣的一種說唱藝術,以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謠,依字行腔地傳唱在地故事、民間故事或歷史故事。唸歌者必須具備音樂、口頭文學素養,以及即興創作能力,在台灣最具有代表性的藝師就是1935年出生的楊秀卿,她曾獲得第11屆國家文藝獎,又被文建會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說唱(唸歌仔)保存者」,俗稱「人間國寶」,以及受聘為第1屆「臺北傳統藝術榮譽藝師」,也曾獲得總統頒發褒揚令。這些榮譽是因為天資聰穎的楊秀卿有過人的樂感,以及刻苦耐勞、勤奮學習的強韌生命力。
楊秀卿生於傳統社會的清寒家庭,4歲失明,10歲學唸歌與演奏月琴,13歲開始賣藝自力更生,生活困苦。初學唸歌時,她理解必須要有特色才能吸引觀眾,所以她汲取當時極受歡迎的歌仔戲養分,並靈活運用其曲調與口白於唸歌中。又為使觀眾能易於理解情節,在唱曲前增加一段說白介紹人物與內容,或是將部分唱詞改用說白,讓說與唱交替呈現,以增加變化色彩,創發「改良式唸歌」。她重視唸歌中不同角色的聲情,為強化人物形象與情節張力,各角色以不同音色、音量、力度,與不同口氣表現,非常受歡迎。她也將戲曲故事與新聞時事改編成唸歌的段子,這些都是她的特色與過人之處,並留下了《勸世歌》、《遊西湖》、《周成過台灣》、《山伯英台》、《呂蒙正拋繡球》、《哪吒鬧東海》、《唸啥咪歌》等經典作品。
傳統社會中身障者謀生不易,但有些人卻能在藝術上開創出不凡的成就,他們不僅超越自己的身體障礙,更超越以往的藝術水準,創造出具有個人特質的藝術作品。本文所述3位身障者在窘迫的生命裡,音樂成為他們的生活重心,他們是具有樂感的視障者,不僅記憶力、模仿能力與表達能力強之外,更能透過細微而靈敏的觸感,展現生動和豐富的再造想像力,結合其生命的故事,在說唱與器樂演奏中,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因而為表演藝術留下許多令人感動的音樂作品。
音樂小學堂
視障音樂家走唱的好伴侶:樂器與樂感
傳統樂器中,月琴、大廣弦等音色與表現不但引人入勝,也特別容易上手。因此對視障音樂家來說,選擇這些樂器作為伴奏或詮釋的主角,是自然產生的。此外,特殊環境也是視障演奏家活動的溫床,例如恆春地區傳統社會的生活環境,民眾多以務農或漁業為生,工作之餘彈奏月琴唱民歌作為休閒娛樂。就像陳達從小並沒有接受系統性的教育,既不識字也不懂樂譜,但是他的樂感超越一般民眾,不僅無師自通而能流暢地彈奏月琴,還能同時即興唱出自編的歌詞述說故事。
樂感是指對音樂的感知,具體內容包括:節奏感、音程感、旋律感、音色感、音質感、強弱感、力度感與和聲平衡感等等。尤其視障者往往聽力特別好,如果能擁有細膩和豐富的樂感,在接觸到美的音樂時,不僅在心靈上會產生更大的共鳴與回響,還能將內心世界的感受與心聲,透過感人肺腑的音樂傳遞給社會大眾,而產生令人刻骨銘心的音樂篇章。他們不僅能將生命中所經歷的故事,透過歌樂或器樂侃侃而談、細細訴說,並能結合時事創發歌謠或說唱藝術,達到宣揚社會文化與娛樂的效果,因而留下許多經典作品,帶給後人無限的思念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