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與懷疑,不該是青春期的主旋律——花樣、青藝盟與台灣青少年的戲劇教育

身處在身心變化急速、頻率豐富振動階段的台灣青少年,主體的需求(關於未來的徬徨、人際相處互動、外在條件比較、自我情緒梳理等)被忽略卻是長久以來的現象。工商發展的現代社會,多數大人忙碌於工作,親子之間有質感的溝通很多時候成了奢求,走進青少年心中的途徑布滿障礙與困難,網際網路科技化的當代,人和人之間的疏離感讓我們活得愈來愈像一座孤島。

相對於過去,青少年成長的環境已有180度的翻轉,要求青少年努力讀書、考試找個好工作,已經不能當作成長的單一途徑或追尋目標。當每個人不再一模一樣了,原本內化在心中的各種規矩可能已無法適用,我們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面對生命各種不同的大哉問?

現今的青春學子只要透過網路或手機就能探索許多未知的領域,「抖音一響,父母白養」這句玩笑話除了消遣與挖苦,也似乎成了預言般的隱憂。因為看見孩子們離不開手機,而開始擔心他們過度沉迷、擔心與現實生活失去連結甚至因此感到焦慮。如何讓青少年不在茫茫網海中的花花世界裡迷失方向,確實也成為現代文明的一道新題,等著我們來面對並化解。

其實換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就如同這幾年人類面對COVID-19一樣,封控、清零並不是對應的方法,我們該如何和引導孩子在這個變化的時代裡與網路科技共存,需要的是環境能給予理解、接納與陪伴。面對病毒我們可以用疫苗來製造抗體來保護;建立青少年良善與正向的價值觀,從教育開始、從藝術著手或許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解方。

說到接觸藝術,同溫層之外的多數人仍會有憂慮,但我們可以靜下來思考,擔心孩子接觸藝術會影響正規課業,或是害怕孩子們會把藝術當作生涯發展的選項。在國民教育裡安排體育課的重點,是在建立運動的習慣與保持身體基礎的健康動能,從不是為了要把孩子們當作職業運動員來栽培——若我們用看待體育課的相同角度來看待藝術課程或社團活動,會不會有更多不同的理解與可能?

藝術是成長的媒介,課本之外才是生命真正的考題

台灣的青少年戲劇活動蓬勃發展源於1998年文建會主辦的「青少年戲劇推廣計畫」,推動者吳靜吉博士認為當時成人劇場與兒童劇場的發展已非常穩健,但屬於青少年的東西是相對弱勢,因此吳博士提供了一個概念:「讓青少年用自己的話來演自己的故事」。

直至2006年止,期間由紙風車劇團舉辦的「超級蘭陵王—青少年創意短劇大賽」帶來的影響可見一斑。除了是向青少年推廣表演藝術的重要活動之外,日後更孕育出嘉義「阮劇團」這樣一個重要的藝文團隊。而2001年起由張皓期發起舉辦的「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則是以高中戲劇社為主體,深耕大台北地區青少年戲劇社團的教育與推廣。2006年起由青藝盟接續舉辦,以民間團體的身分串聯各界資源,並將活動拓展為全國性的活動,至今已邁入第23屆。

把世界地圖攤開來看,許多國家在教育系統裡已將藝術教育視為國民的基本教育,透過音樂、美術或是戲劇,作為啟發青少年或兒童自我探索的重要媒介,引導孩子及早接觸藝術,在建立形塑自我的關鍵時期,讓藝術帶來的美好能深植內心。其中,歐美國家的中小學教育系統更將戲劇教育的推行列為正式課程,為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尋求有效的陪伴成長方式。

也因為戲劇是一門集眾人之力造夢的藝術,在劇場工作中能擁有更多的機會與人相處、互動,在自己負責的部門崗位中發揮自己的所長,與他人合作學習體諒、包容與負責任——這更是在數位浪潮發展的時代裡不可或缺的重要生命經驗。以劇場作為與青少年接觸的媒介可以做到能力的啟發培養,透過角色扮演的過程,學習表達與換位思考的創造力。而劇場內多元分工的特性,亦能藉由燈光、音效、服裝化妝、舞台設計等專業知識,提供參與者探索興趣的方向。戲劇的行政與行銷工作更能與就業的能力結合,讓擔任這項工作職務的青少年有機會提早接觸出社會的工作文化。

第22屆「花樣」獲全國第一名的衛理女中同學。


「花樣」讓青少年擁有自由意志與主體性

由青藝盟接續主辦「花樣戲劇節」之後,每一屆會提供長達半年的專業劇場幕前與幕後培訓,青藝盟安排相關課綱規劃,開設表演、導演、編劇、服裝、化妝、燈光、音響、舞台等課程,並邀請各領域的專業師資為全國各地的青少年授課,如王小棣、曹瑞原、湯昇榮、鴻鴻、那維勳、鄧九雲、陳彥斌、陳潔瑤、陳雪甄、李育昇等,都是歷年來的專業講師與評審。

也和北藝大戲劇學系合作,由何一梵老師媒合戲劇系學生為每一個參加「花樣」的高中戲劇社擔任「戲劇顧問」,在創作的前期與過程中提供觀點與建議。青藝盟也會為每一個團隊安排一位曾經參加過花樣的學長姊擔任團隊直屬陪伴,從旁輔導、協助、分享各種面對家長、學校與同儕之間會面臨到的溝通問題與經驗,給予同學們最需要的陪伴。

每屆花樣都有不同的創作主題,帶領參與的青少年認識自我、思索生命與社會的重要議題,從環境、歷史、教育、勇氣、愛與獨立,進而探詢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透過戲劇創作和講座導入多元文化課題,帶領年輕人探尋各類的公共議題,啟發思考力並貼近社會脈動。

每年7月,通過選拔的全國前10強團隊,也會帶來自編、自導、自演長達60分鐘的原創作品,並且擔任台前、幕後所有工作崗位,讓所有參與的青少年擁有各自的舞台,合力完成演出。

每一屆花樣的頒獎典禮則是為戲劇節畫下尾聲的重頭戲,每年會頒發最佳導演、男女主角、最佳編劇、最佳技術團隊等20個獎項,讓青少年能獲得榮耀及肯定。近年來包含行政院長、文化部長、磊山保經董事長、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聯電基金會等公部門與企業代表,更是親臨現場給予孩子們肯定與鼓勵,也藉此孕育了許多台灣重要的藝文新世代,有些人走上劇場之路創立劇團,有人獲得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有第一位進入哈佛戲劇研究所的台灣學生、還有雲門舞集的舞台監督等。這些在社會各領域嶄露頭角的「花友」們在各處開枝散葉,豐富台灣的藝文土壤。

用戲劇教育陪伴青少年成長,打造一個更好的台灣

2015年,聯合國公布17項「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從世界到台灣,SDGs影響孩子的未來,更促成國家、企業、校園展開行動——在這塊土地上,青藝盟也將永續的種子藉由劇場深植每一位青少年心中,就如每一年、每一場花樣演出結束後對孩子們說的:「長大後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不要對社會冷漠,不要對世界轉身,在有能力時能夠分享給予,改變就會從這裡發生,你自己就能成為改變的契機與種子。」

花樣舉辦至今將近8,000個日子,逐漸成為全台灣最大的青少年戲劇交流及人才培育的平台,帶領青少年透過戲劇表達想法與主張的舞台,並著重在理解劇場的專業性與資源提供。2018年青藝盟邀請吳靜吉博士擔任「花樣」總顧問,導入更多的心理資源與戲劇專業,讓「花樣」發揮戲劇的魔力,成為孕育青少年逐步成為一個「人」的搖籃。

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根基,台灣的藝術教育發展雖不若其他國家來得早與普及,所幸島嶼上藝文深耕的種子在資源較不豐富的時期,便有諸多先行者在民間與國際用創意與努力,為台灣的文化做出最美的呈現。筆者雖未親身參與當年開拓藝文風華的篳路藍縷,但也有幸在這個百花齊放的年代躬逢其盛,也因為有著諸多前輩的鋪墊,讓我們能有機會接觸藝術之美,進而從中獲得探尋自我的契機。

未來,青藝盟也會持續透過連結政府、企業、藝術、教育等各界專業人士參與,將花樣打造成一個富有創意、朝氣蓬勃、面向青少年的平台。以劇場為媒介,啟發創造力、思考力,藉此解決許多棘手的問題。啟蒙青少年自我發展,創造台灣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