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流行疾病學專家何美鄉:病毒不會消失,平常心面對 全球掀解封潮 台灣如何走完最後一哩
《財訊》報導指出,全球疫情肆虐兩年多,歐美國家現在已採取「與病毒共存」政策,恢復正常生活;態度較謹慎的亞洲國家、澳洲與紐西蘭也開放邊境,新加坡政府宣布四月起全面解封、完整施打疫苗者入境不須隔離,日本也逐步開放國門。
解封前 先釐清三個問題
反觀台灣,目前仍採取嚴格管制措施,地方首長更不敢鬆懈,只要發生本土案例,一定立刻召開記者會、嚴格執行疫調。對於產業界紛紛提出國境解封的要求,疫情指揮中心仍相當謹慎,沒有提出解封的具體時程。
流行疾病學專家、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重點在於「台灣如何面對新冠疫情的最後一哩路?」開放國門後,病毒一定會進來,要如何讓台灣人以平常心看待,每天可能有大量確診數字的場景。
接受《財訊》採訪時,何美鄉指出,談論是否開放國門前,要先釐清幾個問題:一、Omicron會不會是最後一個新冠病毒?二、有沒有更好的防疫工具?三、下一個病毒會不會有更輕的致病性?釐清這三個問題後,再來討論「台灣可以一直關閉國門嗎?」
去年一月,科學雜誌《自然》詢問全球一百多位免疫學家、病毒學家及衛生專家,新冠病毒能否根除?近九成受訪者的答案是,「不能」。
何美鄉進一步表示,事實上,Omicron已經演變出BA.1、BA.1.1、BA.2、BA.3等變異株,其中BA.2已有持續傳播且取代BA.1的可能;RNA病毒突變的位置是隨機的,選殖適化(adaptation)卻有一定的方向,趨動病毒適化的兩個主力是傳播速度和免疫逃避(病毒持續突變,躲過人體內已建立的免疫抗體的攻擊)。而至今所有的變異株,包括Alpha、Beta、Delta 等,主要都是以快速傳播的優勢,逐一取代前者。
不過,《財訊》報導指出,全球歷經兩年新冠病毒傳播,加上疫苗接種普及,所造就的群體免疫,已足夠構成下一波變異病毒更趨向免疫逃避的可能;以此類推,世界上永遠都有新冠病毒在傳播,而且下一株不是傳播更快,就是更具免疫逃避(導致現有疫苗的效力更低)。
「台灣可以一直關閉國門嗎?」何美鄉表示,答案很明顯是不可能,有些人想再等看看有沒有一株病毒的毒性更低,「這是基於一個廣傳的迷思:病毒演變總是趨向更低的毒性。」她並強調,病毒的毒性絕對不是演變選殖的因素,下一株病毒會更毒或更弱,都無法預測。…(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56期)
解封前 先釐清三個問題
反觀台灣,目前仍採取嚴格管制措施,地方首長更不敢鬆懈,只要發生本土案例,一定立刻召開記者會、嚴格執行疫調。對於產業界紛紛提出國境解封的要求,疫情指揮中心仍相當謹慎,沒有提出解封的具體時程。
流行疾病學專家、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重點在於「台灣如何面對新冠疫情的最後一哩路?」開放國門後,病毒一定會進來,要如何讓台灣人以平常心看待,每天可能有大量確診數字的場景。
接受《財訊》採訪時,何美鄉指出,談論是否開放國門前,要先釐清幾個問題:一、Omicron會不會是最後一個新冠病毒?二、有沒有更好的防疫工具?三、下一個病毒會不會有更輕的致病性?釐清這三個問題後,再來討論「台灣可以一直關閉國門嗎?」
去年一月,科學雜誌《自然》詢問全球一百多位免疫學家、病毒學家及衛生專家,新冠病毒能否根除?近九成受訪者的答案是,「不能」。
何美鄉進一步表示,事實上,Omicron已經演變出BA.1、BA.1.1、BA.2、BA.3等變異株,其中BA.2已有持續傳播且取代BA.1的可能;RNA病毒突變的位置是隨機的,選殖適化(adaptation)卻有一定的方向,趨動病毒適化的兩個主力是傳播速度和免疫逃避(病毒持續突變,躲過人體內已建立的免疫抗體的攻擊)。而至今所有的變異株,包括Alpha、Beta、Delta 等,主要都是以快速傳播的優勢,逐一取代前者。
不過,《財訊》報導指出,全球歷經兩年新冠病毒傳播,加上疫苗接種普及,所造就的群體免疫,已足夠構成下一波變異病毒更趨向免疫逃避的可能;以此類推,世界上永遠都有新冠病毒在傳播,而且下一株不是傳播更快,就是更具免疫逃避(導致現有疫苗的效力更低)。
「台灣可以一直關閉國門嗎?」何美鄉表示,答案很明顯是不可能,有些人想再等看看有沒有一株病毒的毒性更低,「這是基於一個廣傳的迷思:病毒演變總是趨向更低的毒性。」她並強調,病毒的毒性絕對不是演變選殖的因素,下一株病毒會更毒或更弱,都無法預測。…(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