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の手箱》舞台劇 推遲兩年終於上演 基隆顏家女兒 一青妙擁抱兩個認同

舞台上,一青妙扮演自己─基隆顏家長子顏惠民的女兒,為紀錄片導演敘述台灣父親與日本母親的故事。舞台場景換到昭和年代的東京銀座咖啡廳,父母浪漫地相遇;再回到1970年代的台灣,希望獲得公婆認同,努力學做台灣菜的母親身影;一青妙流下了劇中演員,也是真實自己的淚水。

基隆顏家 第4代扮演自己

《財訊》報導指出,這不是一青妙第一次演自己,電影導演李崗首次監製的舞台劇《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2019年上演,一青妙就是演自己。本劇廣受好評,原訂2020、2021年再度上演,卻因疫情,門票兩度發售後喊停,今年終於得以登台,7月22日起在台北、台中、台南巡演。

再度在舞台上演自己,一青妙的感想是:「以為可以客觀地演,但愈演愈覺得很多回憶都被沖上來。」就像是在挑戰她自己的耐性,每一次排練都在和自己對抗。不過,她也認為演這齣戲是幸福的,因為很多場景只在她腦海裡想像過,實際上並沒有發生,「例如我們一家4口坐在餐桌上一起吃飯的幸福畫面,覺得真的有那一天存在的話,是非常好的。」

一青妙的身世,本身就像一部戲。

根據《財訊》報導,因開採黃金、煤礦致富的基隆顏家,第3代長子顏惠民,從小被送到日本念書,也長期在日本生活,中年時娶了日本平民女性一青和枝,返回台灣接掌家業,育有兩個女兒顏妙、顏窈。顏妙11歲時舉家從台灣遷往日本,14歲時父親過世,她和妹妹改從母姓,成為一青妙、一青窈;7年後母親也撒手人寰,一青妙和一青窈相依為命,一直以日本人身分過著日本生活。一青妙後來成為牙醫師,也是活躍的舞台劇演員,妹妹一青窈則成為知名歌手。

對台灣血統與台灣回憶早已淡化的一青妙,2005年臨時決定到台灣旅行,回到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當時中文勉強聽得懂,但幾乎不會講了。」一青妙回憶。緣分就是這麼奇妙,緊接著2006年因為顏家的臺陽公司股東改選問題,顏惠民的弟弟,也就是一青妙的叔叔和她聯絡,從此和叔叔姑姑們再度往來;繼承父親股份的一青妙,以「顏妙」的身分當選臺陽公司董事,開始密集往返台日兩地。

根據《財訊》報導,2009年,一青妙改建東京的老家,意外發現母親珍藏的一個紙箱,裡面有大量家人在台日之間的往來書信與照片,母親的日記與學習台灣料理的食譜。紙箱打開了記憶,也開啟她探究父母生前故事的決心。在日本、台灣「兩個祖國」身分認同中掙扎的父親,努力成為台灣大家族媳婦的母親,一青妙一一梳理,寫成《我的箱子》和《日本媽媽的台菜物語》兩本書。

這兩本以散文形式描寫家族記憶的書,2017年被改編為電影《媽媽,晚餐吃什麼?》,2019年再改編為《時光の手箱》舞台劇。一青妙感性地說:「我們家族的故事寫了兩本書,拍成一部電影,最後變成我最喜愛的舞台劇,我有一直在作夢的感覺,有這麼幸運的事情嗎?」

舞台劇搭橋 認識家族成員

另一個幸運的事,是她和台灣的重新連結,不只是語言與文化,還有大家族的親戚,甚至是父親公司的許多老員工。

《財訊》報導指出,《時光の手箱》舞台劇2019年演出時,顏家家族已有不少人來看。顏惠民有11個弟妹,但他長期住在日本,年紀相差較多的弟弟們,對這個大哥其實是陌生的。一青妙表示,叔叔們跟她說,「看到大哥是很小的時候,之後再見到,他已是40多歲的中年人了,對大哥的印象就是他喜歡喝酒和抽菸,看了舞台劇才知道大哥的故事。」

除了父親的11個弟妹,一青妙的叔公顏國年的子嗣也很多,因此一青妙有很多的堂叔、堂姑與堂姊弟。有一次基隆顏家第4代、一青妙的堂姊顏瓊姿召集顏家親戚聚會,一青妙回憶,每個人都站起來自我介紹是顏家哪一房,對著她說:「應該稱呼您是什麼呢?」她也發現,家族裡很多人至今都從事與日本有關的生意。

一青妙指出,父親過世後,姊妹倆和台灣親戚幾乎沒有往來,母親可能有和姑姑們或公司祕書聯繫,但姊妹的生活圈在日本,對台灣沒什麼思念的感覺,也沒有特別想過要回台灣。她非常感謝顏氏家族,即使中斷聯繫那麼多年,一直公平地把股份留給她和妹妹。她也很感謝公司祕書周仲達,對父親很忠誠,父親過世後,他一直用日文寫信,將公司的事告知母親,母親過世時,他特地去日本拈香。周仲達在台灣過世時,一青妙曾前往致意,今年周仲達的兒子和女兒也會來看戲。

台日混血 不再困惑的優勢

父親顏惠民生前一直被「兩個祖國」的身分衝突所苦,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多日。相較於父親在2次大戰的時代背景下,面對國族、文化認同的種種掙扎,有台灣和日本血統的一青妙,在現今社會裡,不但沒有衝突,反而被她認為是自己的優勢,「感謝父母給我留下這兩個認同,我的人生更豐富了。」

擺脫歷史的桎梏,現在台日間的通婚、交流密切且無障礙,這也顯示在《時光の手箱》演員群中。包括男主角蔭山征彥、女主角大久保麻里子,飾演女主角初戀情人的米七偶,都是在台灣演藝圈工作的日本人。飾演一青妙祖父的楊烈,太太是日本人,女兒也在日本留學,楊烈本身的日語很流暢,甚至製作團隊裡也有台日混血的工作人員。

因為這部戲有6、7成講日語,背景又與日本有關,去年311大地震10周年,一青妙本想促成此劇到日本上演,因為疫情無法如願。她說,會再找機會,把這部戲帶去日本。…(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