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先填息後大漲 貼息股

今年台股市場的除息大秀已走到尾聲,接下來是股利陸續落袋的時候,但今年除息行情卻呈現「幾家歡樂幾家愁」現象,因為有些個股的股價還沒有回到除息前的水準,也就是俗稱的「貼息」。

統計至9月4日為止,台股有配發現金股息的995檔股票中,尚有610檔未能完全填息,比例超過61%。若以預期合理的4% 股息殖利率來評估,有431檔股票目前折價超過4%。投資人可能會擔心:「我是否賺了股息、賠了價差?」

造成多數個股貼息的原因,大環境因素不可免。但是,隨著紛擾雜音逐漸平息,全球各地傳來景氣復甦的佳音,專家樂觀認為,今年第4季至明年的台股行情是值得期待的,現在的貼息,反而讓優質股票出現了「最佳買點」。

5 大原因造成貼息 逢低介入機會佳

新光投信投資管理處協理謝學雲、國泰證期投顧協理陳威良均指出,除了大環境因素之外,個股的貼息還會有以下幾點原因。

原因1 在除息前股價拉太高 出現獲利了結棄息賣壓

台股向來是個股表現的市場,尤其今年資金動能較弱,有限的資源集中在特定個股上,強弱差距明顯。陳威良指出,有些個股除息前價格已經大漲,像是和泰車(2207)、詩肯(6195)、美利達(9914)等,買盤獲利了結,使得除息之後不僅貼息,股價還繼續走跌。但只要個股展望沒有變壞,應該是留意下跌之後的買點。

原因2 上半年財報不如預期 股價拉回修正

半年報出爐的時間和除息旺季剛好重疊,如果發現上半年財報數據不如預期,那當然只能先以貼息做收。像是F-TPK (3673)、義隆(2458)、欣興(3037)等,都是市場對業績有期待,上半年財報卻不理想的例子,股價不僅貼息,甚至重挫。

原因3 股性溫吞或較冷門 填息時間本來就長

有些股票營運平緩、股性溫吞,沒有特別差的理由,但也沒有特別驚人的展望,此時應以「用時間換取股息」來視之。通常這類型股票在除息過後,會貼息長達半年以上的時間,然後才慢慢走高,迎向下一次的除息,例如中橡(2104)、聚鼎(6224)、增你強(3028)等,都有這種現象。

原因4 下半年是淡季或展望不佳 資金裹足不前

謝學雲認為,電子股有兩大壓力,一是上半年基期墊高,二是下半年至明年的展望明顯不佳,所以貼息股中大多數是電子股,資金也明顯往傳產股移動。「4月時台積電(2330)開法說,對下半年展望樂觀,帶動電子族群上攻,但5月23日傳出QE 可能退場訊息後,拜訪很多電子公司都說訂單瞬間不見了。」在前景混沌的情況下,貼息在所難免。

還有,營建類或設備類股有入帳時間因素,如果建案或標案集中在上半年入帳,下半年業績出現空窗期,股價也需要一段時間沉澱。

原因5 經營確實出問題的 個別公司

近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基因(6130),轉投資胖達人爆發香精事件之後,又被發現內部人提前賣股,股價一路大跌,自然也不可能有填息的機會。

除了第5點較無法挽救外,前述4點都還是有轉機或逢低介入的可能,重點在於個股營運前景有沒有機會好轉?股價是否有被低估的可能?還有,台股第4季的走勢,也攸關填息家數能否持續增加。

7 成經濟體景氣回溫 相關個股不看淡

謝學雲分析,今年8月主計處再度下修GDP預估值,他注意到其中關於民間投資的部分,第2季原來的預估值為正,結算出來卻是轉為負,是一個重要警訊,代表企業投資信心因為QE 退場消息,從樂觀轉為觀望,對行情必會有所壓抑。

不過,進一步觀察台股變化,可以發現傳產股表現還是相當強勢,尤其是受到美國房地產景氣持續復甦帶動,包括銷往美國的家居用品類股、汽車與車用電子類股,業績都表現亮眼。

加上歐洲也持續復甦,中國則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來大聲信心喊話,強調經濟絕不會硬著陸,歐洲又是中國最大的外銷市場,兩相加乘下,中概內需股也將受惠。

日本在安倍經濟學的刺激後,緊接著申奧成功,國內的氣氛也更趨正面,「美、歐、日、中,加起來占全世界至少7成以上的經濟體,景氣都在往上,關於食衣住行育樂的民生必需品,絕對不看淡。」謝學雲指出,電子產業的問題在於太成熟、低價化,相較之下,傳產股的能見度和獲利能耐高出許多。

「電子股只會有個別表現機會,大多數將變成跌深反彈、區間操作。但傳產股只要體質穩健,趨勢仍然向上,趁貼息拉回時就是買點,包括金融股在內,都值得注意。」謝學雲並特別強調,積極一些的投資人,可以留意生技股,因為生技股就像是早期的電子股,長多趨勢明確,股性活潑。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 NO.73 2013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