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買保險 必戒3大錯誤觀念

買錯商品,退換貨還算容易,但買錯保險,不但會讓保障大打折扣,還會讓已繳的保費有去無回,尤其女人愛撿便宜的個性,絕對不能發揮在買保單上哦!

很多事情做錯可以改,買錯保險雖然也能重新買過,代價卻不少,因為往往在申請理賠、拿不到錢時,才會發現買的保險「不實用」,此時醫療費不但會造成負擔,買新保單還可能面臨保費變貴、健康亮起紅燈再投保不易等情況。

此外,儲蓄型的保險提早解約還會被扣掉比例不等的解約金,尤其買錯人情保單更會白花錢。兩位擁有十幾年保險資歷的專家──中國人壽元大通訊處業務經理陳春美與磐石保經處經理黃金日,整理出三項女人買保險最容易犯的錯,美人們買保險之前務必要先建立正確觀念!


錯誤觀念1 把儲蓄險當投資工具

目前國內各家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平均只有一%多,相較之下,一般傳統型儲蓄險利率約二%多、美元保單更高達四%,只要聽到「高利率」這三個字,很多美人們就擋不住誘惑,因此把儲蓄險當成「投資工具」,有閒錢就一張一張買,因此忽略了兩個重點:一是醫療的基本保障是否已做足?二是忘了掌控資金、做資產分配,一旦急需用錢時調度不過來,只能辦理繳清,甚至採取提前解約的錯誤作法。

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的概念,希望將來萬一碰到不可預測的事件,例如生病、發生意外時,可獲得醫療費用的補償,讓生活不會因為收入中斷而產生問題,因此陳春美建議,買保險的基本原則是「先買保障、再存錢」,購買儲蓄險前,至少要有定期壽險、醫療險、意外險(含意外醫療險)等保障,有能力再考慮終身型的醫療險,最後才購買儲蓄險或投資型保單這類有存錢、或具投資性質的保險。

而購買儲蓄險時,一定要考量到資金調度靈活性的問題,以近年國內最熱賣的六年期儲蓄險保單為例,一旦購買,要等到六年期滿時才可將錢領回,期間有資金需求須解約,就可能損及原始本金,因此儲蓄險只能當成資產配置的一環,不要把它當成一種投資工具,有閒錢就立刻買。

再以強調高利率的美元保單來看,最不可預測的就是匯率風險。例如,美人們投保十萬美元保額,簽約時匯率為一美元兌新台幣三十元,十萬美元保險金可兌換台幣三百萬元,若領取保險給付時匯率變成一美元兌台幣二十九元,此時只能領回二百九十萬元台幣,將有十萬元的匯率損失。要避免匯損,買美元保單最好在銀行開立一個外幣帳戶,若保險給付時遇到美元處於低檔,領回的錢先存在美元帳戶,等匯率回升再兌換成台幣。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女人變有錢》2012年3~4月號NO.20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