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設計.看時間

對我們來說,將鐘錶指針的軌跡視同時間流逝的印象幾乎已經是無庸置疑的先驗概念,當然這裡所指的是「物理性」的時間。那麼「精神層面」的時間呢?那麼或許隱藏在每個人潛意識中關於時間的樣貌會遠比每天支配著我們生活的時間要來得有趣的多。由義大利米蘭Triennale Design Museum所策劃的O'clock:time design, design time就是這麼一個探討「時間」與人內心世界對話的設計展,邀集了多位國際頂尖設計師或設計工作室以「時間」為主題來進行創作,透過實體設計的形式來傳達主觀意識對於抽象時間概念的感知,說明白些就是一場探討設計師們與「時間」的內心戲碼,你說是不是相當有趣呢!

由義大利米蘭三年展設計博物館(Triennale Design Museum)所策劃的O'clock:t ime design, design time設計展於2011年底在米蘭開展之後受到相當熱烈的迴響。而今年在米蘭三年展設計博物館與義大利駐北京使館文化部攜手合作下,移師到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Art Museum of 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formerly CAFA Gallery)重新展出,除了以全新的企劃型態來重新呈現先前在米蘭展出的68件設計作品。同時更特別邀請6位中國藝術家參展,增添展覽內容的豐富性。

三年展設計博物館總監S i l v a n a Annicchiarico與知名媒體人Jan van Rossem邀集了多位當代設計師、設計工作室以及藝術家們以「時間」為主題進行創作,透過實體設計的形式來傳達主觀意識對於抽象時間概念的感知。整個設計展的空間是由曾經贏得多個國際獎項的空間設計師Patricia Urquiola進行整體設計規劃,分為「時間之旅」、「丈量時間」以及「描繪時間」等三個區塊,分別從時間的本質、時間的物理性,以及人們所感知的時間等三個層面來探討「時間」的各種面相。

而在O'clock設計展中所展出的每一件設計作品所表現的都是設計師們內心對於時間的主觀認知,某種程度來說更是反映初創作者的內心世界或意識型態,所以每件作品都饒富趣味,甚至帶有些許衝擊性,因此當我們在近距離地接觸這些設計作品時,也同時正與創作者進行一場深刻的心靈交流。

另外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先前在米蘭展中提供贊助的義大利鐘錶品牌PANERAI沛納海,在這一次北京展覽也繼續扮演推手的重要角色,運用品牌的強大號召力邀集了亞洲的眾媒體聚首北京CAFA一同欣賞現代設計師們的驚人創意,宣示品牌將觸角從工藝、軍事史、科技進一步延伸至藝術和設計的範疇。

關於O'clock:time design, design time

1. PANERAI不僅是O'clock設計展的重要合作夥伴,同時也是設計師們創作的靈感來源!這件作品就是裝置藝術家Patricia Urquiola以沛納海腕錶為主題所創作的作品,其中今年才剛在SIHH上發佈的Radiomir 1940也出現在這回展出的作品中!

2. 作為O'Clock設計展的重要夥伴,沛納海首席執行官Angelo Bonat i(右)特別邀請了米其林三星主廚Umber to Bombana於明清兩朝皇族祖廟的紫禁城太廟舉辦盛大晚宴,令賓客們享受了一場歷史文化與感官的極致盛宴。

3. 位展場入口處的「快速通道」(Fast-track)是O'clock設計展在北京展出時的特別規劃,這條貫穿全展場的捷徑設置類似機場的「快速通關」概念,可以讓參觀者以最迅速的方式瀏覽整個設計展的概觀。不過如果想仔細地欣賞每一件作品的話當然還是得乖乖地從一般通道入場。幸虧來CAFA美術館參觀展覽只需購買一次門票就能無限制地自由參觀,建議不妨兩個通道都走走看,全面地感受一下這個別出心裁的展覽。

4. 這回O'clock設計展特別選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中央美術學院在2008年重整之後遷移到北京望京新區現址,並且將原來在此地的磚瓦廠大窯坑改建為美術館,整體建築設計由曾經負責設計洛杉磯現代美術館的當代建築大師磯崎新(Arata Isozaki)擔綱。以青岩板舖設而成的特殊「鯊魚頭」外觀內為四層樓建築,建築頂部採用兩片長天窗讓陽光自然灑落室內,並採用較為粗糙的花崗石材地面解決燈光反射問題,使內部空間與作品發生關係的空間參數只有光的狀態變化,體現出當代展覽的一種理想狀態。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Timesquare 時間觀念》第113期 】
時間觀念官網:http://www.woodstone-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