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乳癌患者沒有年輕化,罹患年齡增長有老化趨勢,但這1型比例卻高於歐美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94期
文 李政純
因為社會型態、飲食模式和大環境的改變,許多疾病的罹病年齡都提前了,像是以往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三高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和腎臟病,以及退化性關節炎,還有眼睛部分的老花眼、青光眼和白內障…..等,都有年輕化的趨勢。
就連民眾聞之色變的癌症,過去也多半是中老年族群的好發率較高,但現在年紀輕輕就罹患癌的人也不少,尤其是乳癌這個女性第一好發的癌症,許多花樣年華的女明星,或正值生育的女性紛紛罹癌,讓大家有乳癌年輕化這樣的印象。
台灣年輕型乳癌占1/3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其實台灣女性乳癌並沒有年輕化的趨勢,反而因為社會高齡化的關係,乳癌年齡中位數年年往後移。依據110年最新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顯示,110年乳癌年齡中數位為57歲,比109年的56歲長了1歲;但值得關注的是110年新增的1萬7432名乳癌病友中,未滿50歲的年輕型患者有5597人,占比約為32%,是歐美國家25%的1.28倍,等於每3名乳癌患者中,就有1人是停經前的年輕型,而且存活率也比歐美日韓來得低。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相較於歐美各國,亞洲人年輕乳癌荷爾蒙受體陽性比較多,而其中台灣年輕型乳癌的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比例又更高;至於台灣40歲以下極年輕型乳癌荷爾蒙受體陽性患者的預後也比較差。對此,陳守棟指出,這可能與種族間的體質和基因差異有關。因此,這群侵襲性較高、在過去預後也比較不好的年輕型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更應該要積極配合醫師,盡快接受適當的治療和定期追蹤。
切除卵巢保命,但身心受創
陳守棟指出,在台灣年輕型乳癌當中,大約有近2成是屬於晚期和轉移型乳癌,針對其中人數比例較高的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患者來說,標準治療方式是藉藥物讓卵巢得到休息、停止經期,再給予抗荷爾蒙治療或化療。
但停經的藥物費用所費不低,而且健保沒有給付,一年大約需要花費5、6萬,許多患者在無法負擔的情況下,只好透過手術將卵巢切除來製造停經。但對於年輕女性來說,除了需要忍受摘除卵巢之痛外,女性性徵遭受剝奪感油然而生;甚至有研究顯示,停經前婦女切除卵巢後,恐會增加死亡、心血管疾病、失智、骨鬆等疾病風險,就連生活品質和性功能都會受到影響。
乳癌治療有進展
陳守棟進一步說明,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和發展,乳癌治療也有相當大的進展,以預後比較差的停經前荷爾蒙陽性轉移的年輕型乳癌來說,CDK4/6抑制劑這種口服的細胞週期抑制劑,加上抗荷爾蒙藥物雙管齊下,除了可阻斷癌細胞的分裂週期、縮小腫瘤之外,甚至有可能可以預防疾病的惡化、延長存活期。
陳守棟有一名40多歲的未婚女性,確診時是第四期的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癌細胞已轉移至全身骨頭,但患者希望保留卵巢,在接受CDK4/6抑制劑搭配抗荷爾蒙治療後,目前已經維穩定病況已經有2年的時間了。過去停經前的轉移性荷爾蒙乳癌病友使用CDK4/6抑制劑需自費,但今年起健保已納入給付,幫助年輕型乳癌病友減輕不少負擔。
4特性和8危險因子
雖然台灣乳癌有老化的趨勢,但年輕女性仍不可輕忽,因年輕型乳癌的侵襲性高,且有4個特性要特別注意,包括大多為荷爾蒙受體陽性、腫瘤比較大惡性度高、不易自我察覺發現較晚,以及預後差死亡率高。另外,也有8個危險因子,家族有乳癌病史、飲食過於西化、有抽菸酗酒習慣、體重超標,以及初經過早停經太晚、從未懷孕或太晚懷孕、久坐不動和缺乏運動,以及過度暴露於環境荷爾蒙等。
陳守棟表示,年輕型乳癌與年長型乳癌最大不同,包括荷爾蒙受體陽性比例高、腫瘤惡性度與診斷時為晚期的比例較高,有可能與年輕女性自認身體較健康,容易忽略乳癌威脅有關。而年輕型的停經前乳癌病友,正是拚事業的階段,加上有些患者的子女尚未成年、擔心無法陪伴長大,比停經後乳癌患者需承擔較多責任,因此,需要更多的關懷與支持。
最後,陳守棟呼籲,不論是年輕或年長女性,一旦罹患乳癌,都要和醫師充分討論,規劃適合自己的治療策略,追求更好的預後。另外,不幸罹患了乳癌也別擔心,特別是年輕型乳癌,只要正確治療,不要迷信偏方、另類療法,現在都有很好的醫護團隊和治療藥物,可以幫助妳一起面對,戰勝乳癌。
文 李政純
因為社會型態、飲食模式和大環境的改變,許多疾病的罹病年齡都提前了,像是以往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三高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和腎臟病,以及退化性關節炎,還有眼睛部分的老花眼、青光眼和白內障…..等,都有年輕化的趨勢。
就連民眾聞之色變的癌症,過去也多半是中老年族群的好發率較高,但現在年紀輕輕就罹患癌的人也不少,尤其是乳癌這個女性第一好發的癌症,許多花樣年華的女明星,或正值生育的女性紛紛罹癌,讓大家有乳癌年輕化這樣的印象。
台灣年輕型乳癌占1/3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其實台灣女性乳癌並沒有年輕化的趨勢,反而因為社會高齡化的關係,乳癌年齡中位數年年往後移。依據110年最新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顯示,110年乳癌年齡中數位為57歲,比109年的56歲長了1歲;但值得關注的是110年新增的1萬7432名乳癌病友中,未滿50歲的年輕型患者有5597人,占比約為32%,是歐美國家25%的1.28倍,等於每3名乳癌患者中,就有1人是停經前的年輕型,而且存活率也比歐美日韓來得低。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相較於歐美各國,亞洲人年輕乳癌荷爾蒙受體陽性比較多,而其中台灣年輕型乳癌的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比例又更高;至於台灣40歲以下極年輕型乳癌荷爾蒙受體陽性患者的預後也比較差。對此,陳守棟指出,這可能與種族間的體質和基因差異有關。因此,這群侵襲性較高、在過去預後也比較不好的年輕型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更應該要積極配合醫師,盡快接受適當的治療和定期追蹤。
切除卵巢保命,但身心受創
陳守棟指出,在台灣年輕型乳癌當中,大約有近2成是屬於晚期和轉移型乳癌,針對其中人數比例較高的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患者來說,標準治療方式是藉藥物讓卵巢得到休息、停止經期,再給予抗荷爾蒙治療或化療。
但停經的藥物費用所費不低,而且健保沒有給付,一年大約需要花費5、6萬,許多患者在無法負擔的情況下,只好透過手術將卵巢切除來製造停經。但對於年輕女性來說,除了需要忍受摘除卵巢之痛外,女性性徵遭受剝奪感油然而生;甚至有研究顯示,停經前婦女切除卵巢後,恐會增加死亡、心血管疾病、失智、骨鬆等疾病風險,就連生活品質和性功能都會受到影響。
乳癌治療有進展
陳守棟進一步說明,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和發展,乳癌治療也有相當大的進展,以預後比較差的停經前荷爾蒙陽性轉移的年輕型乳癌來說,CDK4/6抑制劑這種口服的細胞週期抑制劑,加上抗荷爾蒙藥物雙管齊下,除了可阻斷癌細胞的分裂週期、縮小腫瘤之外,甚至有可能可以預防疾病的惡化、延長存活期。
陳守棟有一名40多歲的未婚女性,確診時是第四期的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癌細胞已轉移至全身骨頭,但患者希望保留卵巢,在接受CDK4/6抑制劑搭配抗荷爾蒙治療後,目前已經維穩定病況已經有2年的時間了。過去停經前的轉移性荷爾蒙乳癌病友使用CDK4/6抑制劑需自費,但今年起健保已納入給付,幫助年輕型乳癌病友減輕不少負擔。
4特性和8危險因子
雖然台灣乳癌有老化的趨勢,但年輕女性仍不可輕忽,因年輕型乳癌的侵襲性高,且有4個特性要特別注意,包括大多為荷爾蒙受體陽性、腫瘤比較大惡性度高、不易自我察覺發現較晚,以及預後差死亡率高。另外,也有8個危險因子,家族有乳癌病史、飲食過於西化、有抽菸酗酒習慣、體重超標,以及初經過早停經太晚、從未懷孕或太晚懷孕、久坐不動和缺乏運動,以及過度暴露於環境荷爾蒙等。
陳守棟表示,年輕型乳癌與年長型乳癌最大不同,包括荷爾蒙受體陽性比例高、腫瘤惡性度與診斷時為晚期的比例較高,有可能與年輕女性自認身體較健康,容易忽略乳癌威脅有關。而年輕型的停經前乳癌病友,正是拚事業的階段,加上有些患者的子女尚未成年、擔心無法陪伴長大,比停經後乳癌患者需承擔較多責任,因此,需要更多的關懷與支持。
最後,陳守棟呼籲,不論是年輕或年長女性,一旦罹患乳癌,都要和醫師充分討論,規劃適合自己的治療策略,追求更好的預後。另外,不幸罹患了乳癌也別擔心,特別是年輕型乳癌,只要正確治療,不要迷信偏方、另類療法,現在都有很好的醫護團隊和治療藥物,可以幫助妳一起面對,戰勝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