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3孩子有行為情緒障礙問題 孩子為何壓力大?
早上7:00出門、晚上8:00回到家,生活就是上學、安親班、才藝班,這是現在很多孩子一天的生活寫照。大家習以為常,但最近衛福部公布台灣第一份兒少心智調查,發現有近1/3的孩子有行為情緒障礙的問題,3%曾有自殺的念頭。教育專家忍不住要提醒父母:你的孩子快樂嗎?你知道他們的煩惱和壓力嗎?
台灣的小學生挺忙的。小學五年級的小傑,一天的行程是這樣的:早上7:00上學,放學後安親班的大巴士會來學校接,然後在安親班寫作業,之後還要補英文與人文歷史課,直到晚上8:00才回到家,吃吃東西、洗個澡,趕著去睡覺。第二天醒來,又是這樣的生活。
之前小傑的老師認為他可能過動,而媽媽認為,盡量把他的時間排得滿滿的,送進安親班可以督導他功課,還會給額外的作業,挺好的。小傑雖然不喜歡但也不反抗,只是變得很被動,覺得自己是個邊緣人,也不喜歡交朋友。
這是台灣一般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寫照,大家習以為常,但教育專家忍不住要提醒父母:你的孩子快樂嗎?你知道他們的煩惱和壓力嗎?
壓力大的孩子,背後是焦慮的父母
去年兒福聯盟做了一份全台兒童心願與煩惱調查,兒童的五大願望中,依次為「功課進步」、「身體健康」、「交到好友」、「爸媽常陪伴」、「有足夠的玩樂時間」。兒童的五大煩惱則是「課業」、「交友」、「外表」、「家庭經濟狀況」以及「自己或周遭人生病」。其中「課業壓力」是兒童的五大煩惱之首,有超過八成的孩子感到煩惱。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的首要心願與煩惱,都和課業有關。而比對1999年的調查,當時75%的孩子有課業壓力,17年後的今天,這個數字已經高達81.4%。令人不解的是,這份只針對小學生的調查,為什麼課業的壓力這麼高?
心理學上有「倒U型理論」常運用在運動競賽上:壓力太低或太大時,對於表現都呈現負影響。一個人壓力負荷過重時,前額葉皮質本該維持理性、抑制衝動的能力,便會大幅降低,身體的調控系統,例如免疫系統、體溫、飢餓、疲勞、生理節奏,也會不協調。壓力過大時,也容易出現身體不適、情緒暴怒、失控等偏差的反應。
基隆長庚兒童醫院精神科醫生蔡伯鑫觀察,「現在大環境讓大家充滿不安,例如多元入學評量讓家長壓力更大;孩子想做更多,但好像永遠都做不好。過去是『不要輸在起跑點』的壓力,現在變成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是壓力。」蔡伯鑫發現,來就診的一群壓力大的孩子,身後是一群更焦慮的父母。
孩子的壓力,來自父母的期待
其實很多壓力,都源自於父母的期待。「現代的孩子很忙,比較有心思的家長,絕對不只安排安親班,一定有各種的才藝。」新北市光復國小輔導老師黃瓊玉觀察。她的學校一年平均有50個班級、大約50位學生需要進一步輔導,其中不乏情緒人際壓力、家庭照顧不佳等。
有一次,一堂高年級的情緒壓力輔導課令黃瓊玉印象深刻。她出了一個題目:「想一想,最近讓你最憤怒、最有情緒的一件事」,用圖畫的方式畫出來。
她發現,幾乎每個孩子都是火、打殺、刀光劍影的畫面,也都有類似「我想殺掉安親班,我不想再去了」這樣的描述。黃瓊玉分析,很多雙薪家庭必須將小孩送去安親班,但也有很多家長是特意將孩子送到安親班盯功課的。即使知道安親班會處罰,但當家長看到成績,就覺得目的達到了就好。後來她才知道 ,「孩子不會在家長面前表達這麼強烈的憤怒。」
黃瓊玉的輔導經驗中,常聽到孩子抱怨:「為什麼永遠是『好還要更好』?90幾分只錯了一題,為什麼爸媽還要要求更高?」愈來愈多父母不只要求孩子的成績好,體育也要好、鋼琴也要好,什麼都要好,孩子陷入「為什麼我做什麼都無法讓你們滿意」的迷思,容易自我否定。
孩子沒有大人想像中健康
根據最近衛福部公布的台灣第一份兒少心智調查,發現有近1/3的孩子有行為情緒障礙的問題,3%曾有自殺的念頭,引發各界討論。主導這份調查研究的台大兒童醫院精神科醫師高淑芬指出,「這個數字告訴我們,孩子沒有想像中健康,情緒心理出現很大的問題。」
高淑芬指出,家庭環境、父母的管教以及天生的體質等,都和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有很大的關係。她發現,孩子的很多問題,其實都反映了父母的行為和想法。有時候父母對孩子情感勒索,卻不自覺。例如很多父母覺得,稍微威脅一下小孩(比如告訴孩子「你不乖,媽媽就不愛你了」「你不是個好小孩」)似乎挺有用的,殊不知這樣的教養方式完全不恰當,久而久之,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
致力於情緒教育的笛飛兒教育總監楊惠君觀察,現今父母壓力大有很多原因,包括教養派系很多、教養專家立場不同,家長無所適從。再者,社交軟體風行,教養方式都是公開狀態,很容易受到批評。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導致的惡性循環
其中,楊惠君認為影響最大的是,父母有「孩子就是你的作品」這個想法。這種非理性的連結讓父母認為,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父母:做得好,令父母驕傲;做不好,讓父母羞愧,彷彿「孩子的表現都和這個世界如何評價你有關」。
初為人母的楊惠君分享,以前她總是能以中性、客觀的角度告訴家長,孩子目前遇到的問題,以及當下該處理的課題。當時她認為,給家長這些建議好像輕而易舉、理所當然。但自己有了孩子後,再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學生家長,她有了不同的體會。
就是因為家長認為「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所以把孩子的壓力、自己的壓力,全部混在一起,反而無法客觀的正視問題,而陷入了壓力的惡性循環。
高淑芬分享,「其實,大部分兒童精神科到最後都在治療成人,所以我們都是「家庭治療」『Family approach』。很多小朋友來就診,其實需要協助的是父母。」當父母更了解自己,更能面對自己的壓力,也就比較能客觀看待孩子。
孩子的心聲
Doris(升小六)
數學功課超難的,還要背很多公式,我每次遇到數學功課都不想寫。有時候趁媽媽不注意拿其他書看,媽媽看到我沒寫數學就會生氣。我還有一個煩惱,就是開學以後每個星期六都要補習。媽媽希望我畢業以後念私立中學,要考試才能進去。媽媽說考試的人很多,所以要趕快補習才不會考不上。功課沒寫完或英文單字沒背完,我自己也會很緊張,如果媽媽這時候又催我或唸我,我就會覺得超級煩,有時候會發出不開心的聲音,媽媽就更生氣,然後我們就吵架了。
芳羽(升小三)
我喜歡上學,但是我現在很擔心升上三年級這件事。同學都在傳說三年級的老師很兇,我有點害怕,不知道同學說的是不是真的。另外,我上次跟三年級交換教室考試的時候,看到他們的國語考卷有兩張,同學哥哥跟我說三年級的功課很多,國字也很難,我也會很擔心。考試考不好被媽媽唸,我會心情不好,就趕快躲回房間裡看好笑的漫畫,笑出來就沒事了。
小均(升小二)
我爸爸和媽媽離婚了,我現在和媽媽一起住。爸爸有時候會跑到學校看我,我在上課他也會把我叫出去,還跟我說這是我們的祕密,不可以讓媽媽知道。我很不喜歡這樣,下課的時候遠遠看到他來了,就會趕快躲起來,好幾次因為這樣,來不及去上廁所就尿溼了。現在想到要去上學就不太開心,好想躲在家裡啊。
現代父母5大壓力
《孩子不是壞,只是壓力大》(Self Regulation: How to Help Your Child (and You) Break the Stress Cycle and Successfully Engage with Life)一書中,作者沈克爾(Stuart Shanker)博士指出,父母教養過程愈冷靜,教養才能愈順利。壓力會改變父母回應孩子的方式,但這些壓力可能和孩子有關,也可能來自父母工作上、財務上、關係上的其他事物。
當父母帶著壓力面對孩子,孩子會備感壓力,落入惡性循環。反之,愈能保持冷靜專注,跟孩子產生互動,孩子就愈可以學到你希望的東西。沈克爾建議,與其仰賴抗壓力,不如培養調整力,幫助自己和孩子了解內在,覺察自己的能量和狀況。
沈克爾歸納出現代父母的5大壓力
壓力1:希望孩子社會化
父母試圖教導孩子「可被人接受」的行為準則,老是擔心孩子的言語或行為可能不被接受。但不管如何縮短這個歷程,對孩子、家長的壓力都很大。有些孩子因為氣質、特殊發展需求或慢性健康問題,需要的挑戰更多。
壓力2:親子共享焦慮
父母迫切渴望保護孩子,尤其是在孩子陷入掙扎時予以幫助並安慰。實驗室的神經部門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爸媽同理心」。透過腦部活動,了解爸媽看到孩子投入充滿挫折的任務時,他們的同理反應。遊戲的設計是讓孩子先得分,在快要贏的時候突然失去所有的點數。從中觀察父母對壓力的神經反應。從掃描可清楚看出,父母和孩子的情緒起伏及挑戰關係密切,父母愈能保持冷靜,孩子就能愈快恢復冷靜,並反過來幫助父母冷靜。
壓力3:競爭型教養
教養上的競爭,不只給孩子、也給父母帶來巨大的壓力。例如對孩子的學業、社交或是其他表現的比較。這其實是爸媽的野心,想要誇耀孩子,是最常見的失望與沮喪的原因。這一切只是父母的地位產生危機,和孩子都沒有關係。
壓力4:力抗生活中的超級興奮劑
超級興奮劑(例如垃圾食物、電玩等等)被視為是孩子的生理壓力源,一但過量,就會引發壓力循環。但與其對抗它們,不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導向其他孩子可能覺得更有興趣的事。
壓力5:超脫過度簡化的教養類別
科學家把教養分成四種基本型態:權威型、獨斷型、放任型和冷漠型。問題是,沒有一種教養型態完全沒有壓力,或一定有理想結果。父母很少帶著意識選擇自己的教養型態,更多時候只是按照從小熟悉的教養方式帶孩子。如果跟「放任型」的父母說「現在督促孩子,孩子會比較上進」,只會增加家長的壓力,這類型父母一開始對孩子的放任,就是因為受不了壓力。因此重要的是超越這些標籤,從治本著手。
台灣的小學生挺忙的。小學五年級的小傑,一天的行程是這樣的:早上7:00上學,放學後安親班的大巴士會來學校接,然後在安親班寫作業,之後還要補英文與人文歷史課,直到晚上8:00才回到家,吃吃東西、洗個澡,趕著去睡覺。第二天醒來,又是這樣的生活。
之前小傑的老師認為他可能過動,而媽媽認為,盡量把他的時間排得滿滿的,送進安親班可以督導他功課,還會給額外的作業,挺好的。小傑雖然不喜歡但也不反抗,只是變得很被動,覺得自己是個邊緣人,也不喜歡交朋友。
這是台灣一般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寫照,大家習以為常,但教育專家忍不住要提醒父母:你的孩子快樂嗎?你知道他們的煩惱和壓力嗎?
壓力大的孩子,背後是焦慮的父母
去年兒福聯盟做了一份全台兒童心願與煩惱調查,兒童的五大願望中,依次為「功課進步」、「身體健康」、「交到好友」、「爸媽常陪伴」、「有足夠的玩樂時間」。兒童的五大煩惱則是「課業」、「交友」、「外表」、「家庭經濟狀況」以及「自己或周遭人生病」。其中「課業壓力」是兒童的五大煩惱之首,有超過八成的孩子感到煩惱。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的首要心願與煩惱,都和課業有關。而比對1999年的調查,當時75%的孩子有課業壓力,17年後的今天,這個數字已經高達81.4%。令人不解的是,這份只針對小學生的調查,為什麼課業的壓力這麼高?
心理學上有「倒U型理論」常運用在運動競賽上:壓力太低或太大時,對於表現都呈現負影響。一個人壓力負荷過重時,前額葉皮質本該維持理性、抑制衝動的能力,便會大幅降低,身體的調控系統,例如免疫系統、體溫、飢餓、疲勞、生理節奏,也會不協調。壓力過大時,也容易出現身體不適、情緒暴怒、失控等偏差的反應。
基隆長庚兒童醫院精神科醫生蔡伯鑫觀察,「現在大環境讓大家充滿不安,例如多元入學評量讓家長壓力更大;孩子想做更多,但好像永遠都做不好。過去是『不要輸在起跑點』的壓力,現在變成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是壓力。」蔡伯鑫發現,來就診的一群壓力大的孩子,身後是一群更焦慮的父母。
孩子的壓力,來自父母的期待
其實很多壓力,都源自於父母的期待。「現代的孩子很忙,比較有心思的家長,絕對不只安排安親班,一定有各種的才藝。」新北市光復國小輔導老師黃瓊玉觀察。她的學校一年平均有50個班級、大約50位學生需要進一步輔導,其中不乏情緒人際壓力、家庭照顧不佳等。
有一次,一堂高年級的情緒壓力輔導課令黃瓊玉印象深刻。她出了一個題目:「想一想,最近讓你最憤怒、最有情緒的一件事」,用圖畫的方式畫出來。
她發現,幾乎每個孩子都是火、打殺、刀光劍影的畫面,也都有類似「我想殺掉安親班,我不想再去了」這樣的描述。黃瓊玉分析,很多雙薪家庭必須將小孩送去安親班,但也有很多家長是特意將孩子送到安親班盯功課的。即使知道安親班會處罰,但當家長看到成績,就覺得目的達到了就好。後來她才知道 ,「孩子不會在家長面前表達這麼強烈的憤怒。」
黃瓊玉的輔導經驗中,常聽到孩子抱怨:「為什麼永遠是『好還要更好』?90幾分只錯了一題,為什麼爸媽還要要求更高?」愈來愈多父母不只要求孩子的成績好,體育也要好、鋼琴也要好,什麼都要好,孩子陷入「為什麼我做什麼都無法讓你們滿意」的迷思,容易自我否定。
孩子沒有大人想像中健康
根據最近衛福部公布的台灣第一份兒少心智調查,發現有近1/3的孩子有行為情緒障礙的問題,3%曾有自殺的念頭,引發各界討論。主導這份調查研究的台大兒童醫院精神科醫師高淑芬指出,「這個數字告訴我們,孩子沒有想像中健康,情緒心理出現很大的問題。」
高淑芬指出,家庭環境、父母的管教以及天生的體質等,都和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有很大的關係。她發現,孩子的很多問題,其實都反映了父母的行為和想法。有時候父母對孩子情感勒索,卻不自覺。例如很多父母覺得,稍微威脅一下小孩(比如告訴孩子「你不乖,媽媽就不愛你了」「你不是個好小孩」)似乎挺有用的,殊不知這樣的教養方式完全不恰當,久而久之,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
致力於情緒教育的笛飛兒教育總監楊惠君觀察,現今父母壓力大有很多原因,包括教養派系很多、教養專家立場不同,家長無所適從。再者,社交軟體風行,教養方式都是公開狀態,很容易受到批評。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導致的惡性循環
其中,楊惠君認為影響最大的是,父母有「孩子就是你的作品」這個想法。這種非理性的連結讓父母認為,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父母:做得好,令父母驕傲;做不好,讓父母羞愧,彷彿「孩子的表現都和這個世界如何評價你有關」。
初為人母的楊惠君分享,以前她總是能以中性、客觀的角度告訴家長,孩子目前遇到的問題,以及當下該處理的課題。當時她認為,給家長這些建議好像輕而易舉、理所當然。但自己有了孩子後,再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學生家長,她有了不同的體會。
就是因為家長認為「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所以把孩子的壓力、自己的壓力,全部混在一起,反而無法客觀的正視問題,而陷入了壓力的惡性循環。
高淑芬分享,「其實,大部分兒童精神科到最後都在治療成人,所以我們都是「家庭治療」『Family approach』。很多小朋友來就診,其實需要協助的是父母。」當父母更了解自己,更能面對自己的壓力,也就比較能客觀看待孩子。
孩子的心聲
Doris(升小六)
數學功課超難的,還要背很多公式,我每次遇到數學功課都不想寫。有時候趁媽媽不注意拿其他書看,媽媽看到我沒寫數學就會生氣。我還有一個煩惱,就是開學以後每個星期六都要補習。媽媽希望我畢業以後念私立中學,要考試才能進去。媽媽說考試的人很多,所以要趕快補習才不會考不上。功課沒寫完或英文單字沒背完,我自己也會很緊張,如果媽媽這時候又催我或唸我,我就會覺得超級煩,有時候會發出不開心的聲音,媽媽就更生氣,然後我們就吵架了。
芳羽(升小三)
我喜歡上學,但是我現在很擔心升上三年級這件事。同學都在傳說三年級的老師很兇,我有點害怕,不知道同學說的是不是真的。另外,我上次跟三年級交換教室考試的時候,看到他們的國語考卷有兩張,同學哥哥跟我說三年級的功課很多,國字也很難,我也會很擔心。考試考不好被媽媽唸,我會心情不好,就趕快躲回房間裡看好笑的漫畫,笑出來就沒事了。
小均(升小二)
我爸爸和媽媽離婚了,我現在和媽媽一起住。爸爸有時候會跑到學校看我,我在上課他也會把我叫出去,還跟我說這是我們的祕密,不可以讓媽媽知道。我很不喜歡這樣,下課的時候遠遠看到他來了,就會趕快躲起來,好幾次因為這樣,來不及去上廁所就尿溼了。現在想到要去上學就不太開心,好想躲在家裡啊。
現代父母5大壓力
《孩子不是壞,只是壓力大》(Self Regulation: How to Help Your Child (and You) Break the Stress Cycle and Successfully Engage with Life)一書中,作者沈克爾(Stuart Shanker)博士指出,父母教養過程愈冷靜,教養才能愈順利。壓力會改變父母回應孩子的方式,但這些壓力可能和孩子有關,也可能來自父母工作上、財務上、關係上的其他事物。
當父母帶著壓力面對孩子,孩子會備感壓力,落入惡性循環。反之,愈能保持冷靜專注,跟孩子產生互動,孩子就愈可以學到你希望的東西。沈克爾建議,與其仰賴抗壓力,不如培養調整力,幫助自己和孩子了解內在,覺察自己的能量和狀況。
沈克爾歸納出現代父母的5大壓力
壓力1:希望孩子社會化
父母試圖教導孩子「可被人接受」的行為準則,老是擔心孩子的言語或行為可能不被接受。但不管如何縮短這個歷程,對孩子、家長的壓力都很大。有些孩子因為氣質、特殊發展需求或慢性健康問題,需要的挑戰更多。
壓力2:親子共享焦慮
父母迫切渴望保護孩子,尤其是在孩子陷入掙扎時予以幫助並安慰。實驗室的神經部門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爸媽同理心」。透過腦部活動,了解爸媽看到孩子投入充滿挫折的任務時,他們的同理反應。遊戲的設計是讓孩子先得分,在快要贏的時候突然失去所有的點數。從中觀察父母對壓力的神經反應。從掃描可清楚看出,父母和孩子的情緒起伏及挑戰關係密切,父母愈能保持冷靜,孩子就能愈快恢復冷靜,並反過來幫助父母冷靜。
壓力3:競爭型教養
教養上的競爭,不只給孩子、也給父母帶來巨大的壓力。例如對孩子的學業、社交或是其他表現的比較。這其實是爸媽的野心,想要誇耀孩子,是最常見的失望與沮喪的原因。這一切只是父母的地位產生危機,和孩子都沒有關係。
壓力4:力抗生活中的超級興奮劑
超級興奮劑(例如垃圾食物、電玩等等)被視為是孩子的生理壓力源,一但過量,就會引發壓力循環。但與其對抗它們,不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導向其他孩子可能覺得更有興趣的事。
壓力5:超脫過度簡化的教養類別
科學家把教養分成四種基本型態:權威型、獨斷型、放任型和冷漠型。問題是,沒有一種教養型態完全沒有壓力,或一定有理想結果。父母很少帶著意識選擇自己的教養型態,更多時候只是按照從小熟悉的教養方式帶孩子。如果跟「放任型」的父母說「現在督促孩子,孩子會比較上進」,只會增加家長的壓力,這類型父母一開始對孩子的放任,就是因為受不了壓力。因此重要的是超越這些標籤,從治本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