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署救災資訊樞紐大升級,8千人防救災快速應變靠IT
內政部消防署資訊室主任劉宏儒(正中)(攝影/洪政偉)。
18年前的921大地震,對許多臺灣民眾而言仍記憶猶新,更是災民一輩子的傷痛,也促成行政院制定這一天為「國家防災日」。而在今年的9月21日,若你恰好在早上的9點59分時收看電視,一定會發現電視頻道怎麼突然跳到了公視頻道正在播出的演習影片。先別急著打客服專線或是為了誰在轉臺而爭吵,你的電視沒有壞,透過遙控器又可以轉回原本收看的頻道。
這是內政部為了讓國人可以重大災害發生時,能快速地收到訊息而辦理的「指定電視頻道播放重大災害緊急訊息演習」。也就是,當國家發生緊急的重大災害時,政府機關可以透過消防署建置、維護的「防救災應變資訊系統(EMIC)」的訊息服務平臺,盡可能地透過各種多元管道,播送重大消息給每一位民眾,包含:電視、廣播、災防告警細胞廣播服務(CBS)等。
這個內建在EMIC內的訊息服務平臺,早在2015年就上線使用,不過,終於在今年成功跟國內的有線電視業者串接。在921當天,消防署要求有線電視業者透過機上盒切換收看戶的頻道,進行防災的演習。
「這是國內的創舉。」內政部消防署資訊室主任劉宏儒這麼說道,過去因為有線電視業者有簽訂廣告託播合約,政府一旦強制插撥,業者就損失了數分鐘的廣告收益。今年,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協助下,得以成功介接國內所有有線電視業者,而且不以蓋臺方式強制播送,是由業者進行手動切換,將收看戶的電視頻道切到公視去,不影響原定的頻道廣告播送,最終目標就是要效仿日本政府在地震或飛彈侵擾時的機敏反應。
劉宏儒更表示,明年一定要做到自動切換。假設重大災害發生,透過訊息服務平臺將訊息傳遞給公視時,就可以同時啟動有線電視業者的系統自動切換到公視頻道。
上述的演習,僅是內政部消防署在防災應變上的其中一個例子,也是EMIC的其中一項延伸應用的功能。
EMIC:救災資訊的關鍵樞紐
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夏秋交際時還會有颱風的侵擾。不論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災變,還是可預期的天災,消防署的人員總是隨時待命中。而劉宏儒不僅是資訊室主任,也同時身兼救災救護指揮中心主任。環顧劉宏儒日常辦公的地方,充滿了生活的氣息,窗戶旁就是他的曬衣場。他還指著從牆上拉出的一張收納床,這是徹夜辦公時的臨時床舖。24小時都保持警戒,他連手機裡的Line訊息也統統是災害、事故發生的第一線消息。
一直以來都是消防搜救人員的劉宏儒,坦言不懂資訊,但是在救災現場身經百戰的經驗,反而讓他可以成功當一個第一線人員與資訊人員之間的「翻譯」角色。「我沒辦法說出我要什麼系統架構,但我可以告訴他這個做出來要怎麼用。」擅長外勤的他,正好搭起業務單位跟資訊室間的橋樑,讓設計出來的系統更加實用。
而內政部消防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災害發生時,指揮、監督全國的消防機關,執行消防及災害防救任務。其中,負責中央、地方等機關的情資傳遞、彙整、監控與追蹤管制的關鍵系統,就是防救災應變資訊系統EMIC。
系統內含了災情管理、通報傳送、調度支援、親友協尋等,救災中所需的所有資訊。EMIC的建置與維運作業,也是資訊室除了消防署內網路環境、內外部網站、電子郵件等例行IT任務之外,最重要的工作。
現有的EMIC,是為了因應電子化政府的趨勢,在2012年啟動防救災雲端計畫,至2015年間建置完成,並上線運作,它的前身是應變管理資訊系統(EMIS)。「EMIS的時候都是單機,所有22個縣市的災情各自彙整後,再傳到消防署。」劉宏儒表示,後來發覺一定要有一個系統將所有資訊整合,因此朝向雲端化邁進,開始規畫EMIC。
不過,他坦言,現階段的EMIC仍有些缺點,例如任何人一登入EMIC後,都可以看到所有功能,但是,應變幕僚人員跟災情查證人員的需求不同,甚至,「颱風、地震、淹水事件都用EMIC系統,全部情資都混在一起。」劉宏儒表示,EMIC要朝向下一階段優化。目標是讓政府人員一登入就可以立刻先分災,再分眾,最後分功能,要細緻化到符合每一種角色的各自需求。
內政部消防署資訊室主任劉宏儒表示,一套系統要讓8千名救災人員都適用,並不容易,關鍵在於表達出災害應變的需求與步驟(攝影/洪政偉)。
前瞻計畫推動一站式救災應變資訊服務
改造後的EMIC系統,消防署內部暫時稱為「EMIC 2.0」,這項優化工程更是行政院推動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數位建設的其中一部分,全名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災害防救資訊系統整合計畫」。計畫目標是將隸屬內政部消防署的EMIC系統,跟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的災害情資服務平臺,兩者整合到提供一般民眾獲取災害情資的「災害情報站」中,要打造成民眾和防救災人員都適用的一站式服務架構。
「NCDR的災害情資網就像是防災界的Google。」劉宏儒指出,消防署跟NCDR是在防救災上很重要的夥伴。通常由NCDR做災前的分析、預測,在由消防署完成災中的搶救。
他舉例,颱風將襲臺,路徑會如何、會造成多大的傷害、過往有哪些類似的案例,這時候就是由NCDR來做大數據的分析研判,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再整合各國氣象單位分析出來的路徑做出預測。「不然我們救災會很盲目,會不知道這個預防措施要放在哪個縣市。」他說,NCDR是類似導師的角色,給出參考跟指引。
而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NCDR災害情資網跟EMIC將整合,集中放在「災害情報站」中。
這個一站式的服務,會由NCDR的災害情資網中,抽取出相對簡單易懂的資訊,來滿足一般民眾查詢災情之用。而防救災人員,也藉著災害情報站的單一入口,登入資訊更完整的EMIC 2.0中。
而預計在整合後,也一併強化的EMIC 2.0系統,將會有新的分災、分眾和分功能的權限設定。防救災人員持著自己的帳密登入後,系統會先進行分災。劉宏儒表示,分災大致可以分為不可預期的「震災」與可預期的「風災」,藉著分災進行第一道篩選。再則,進行分眾,可區分為系統管理人員、應變幕僚人員、災情查證人員、新聞監看人員。
分災、分眾後,進入系統就可以看到分功能的作業模組。劉宏儒舉例,若是系統管理人員,就會有A1~A5和B~Z的功能;若是應變幕僚人員,則只需要A2~A4、B、C、Z的功能。各自會看到不同的作業模式,系統會出現符合他工作模式的功能,劉宏儒就說,這樣比較簡單不複雜,讓防救災人員可以更快的掌握情資,一登入就可順利進行救災作業。
除此之外,也會有行動裝置的整合,要先將災害情報站的網站改為響應式網頁(RWD)。再則,會提供App服務給第一線人員,讓災害情報站行動化,救災人員就可以透過App簡易地輸入災區資料、更要提供離線服務。「有些災區沒有網路,還是要系統支援,所以可以讓使用者先離線輸入,等到有網路連線時再上傳雲端。」劉宏儒表示。
但是,這樣細緻化的系統分工,也替資訊室設計架構時帶來不少難題。
一套系統要搞定8,110人防救災需求
「難的地方在於,使用者要告訴我,你到底需要什麼,要講的出來我才有辦法幫你做。」他表示,這套新的EMIC 2.0系統要讓中央、地方等救災人員全都要可以登入使用,估計約有8,110人。
而這8,110人之中,假設角色為應變幕僚人員,地方、中央、鄉鎮市區的需求都不一樣。「每一個角色我都要去了解。」劉宏儒說,他們先針對幾個主要縣市進行需求訪談,訪談完再開會,並且每個階段都會先做出一個雛形展示出來,再接下去進行開發,逐步將系統建構出來。他表示,EMIC當初也是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系統是使用者、設計者、製造者三方面的協作而成。」
消防署也針對前瞻計畫的災害防救資訊系統整合計畫,進行全國的巡迴說明會,說明後再邀請相關人員進入EMIC 2.0的群組,在正式開會之前,也都會先用Line群組進行系統設計問題的諮詢、討論。彼此確認系統的設計是否有什麼疑問。也讓正式開會更有效率。
《全文請見iThome(https://www.ithome.com.tw/people/118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