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律規定不能打小孩,民法修「父母懲戒權」,會不會讓管教失靈?

法務部擬修法刪除父母的懲戒權,意味著以後父母進行管教時「不能打小孩」,事實上多數父母也不想打小孩,可是當小孩講不聽、念不動、歡起來的時候,父母該怎麼管教?

父母管教權線上調查
《嬰兒與母親》於4月份在粉絲頁上舉行為期兩週的「父母管教權」線上調查,其中關於孩子犯錯時,父母最常使用的管教方式一題,結果顯示31%的父母會責罵,不打小孩;25%不打罵,耐心溝通;23%則是會適度體罰;17%的家長選擇取消孩子的權利。
由此可見,多數關心孩子的父母其實不願意打小孩,就算要懲罰,也選擇適度的體罰。
此外,調查中約有半數的家長不知道民法對於父母懲戒權的現行規定,不過由他們參與調查的行為可知父母仍在意關於孩子管教的問題。

Q1.民法1085條規定:「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也就是家長可以有權處罰、懲戒小孩,請問您知道或聽過這個法條嗎?
知道49%,不知道51%

Q2.請問孩子犯錯時,您最常使用的管教方式?
不打罵,耐心溝通25%
取消權利17%
會責罵,不打小孩31%
會適度體罰23%
嚴格體罰小孩0%
讓小孩罰站4%

父母懲戒權在說的事
現行《民法》第 1085 條規定:「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而修正版為:「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應考量子女之年齡及發展程度,尊重子女之人格,不得對子女為身心暴力行為。」
法務部擬修法刪除父母的懲戒權,意味著以後父母進行管教時「不能打小孩」,不打小孩、禁止體罰是世界趨勢,然而比打罵更有效的管教方法是什麼?如果有方法管得動孩子,還會有父母想要變成張牙舞爪的怪獸大聲咆嘯嗎?



專家看民法修父母懲戒權
現在的家長多數用心,但也焦慮,牧村親子共學教室何翩翩老師表示,在親子教室中,我們常常可以感受到爸媽的憂心,爸媽都知道不該打不能罵,但到底要怎麼教小孩?政府擬修法刪除這些對孩子身心比較不好的懲戒方式,原始是出於善意,但是不是也能讓父母知道什麼才是合適的管教?

薩提爾教養專家李儀婷老師則從另一面向切入,她認為不如就由法律先做修正,全面禁止父母懲戒之後,或許反而能促使家長去思考,那我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去管教孩子,屬於被動式的學習。擔任教育工作者多年,李儀婷老師發現,等到父母願意主動來學習,通常是他跟孩子的關係已經出現問題。因此,是不是能先調整,藉由法律讓父母意識到打罵是不良的管教行為,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避免受到傷害,也期待親子關係可以更融洽。

台灣父母管教現況
民風的不同,華人的親子關係確實比國外來的緊密,因為父母付出很多的心力在孩子身上,但相對屬於比較高壓、控制型的管教。如何在這之間取得平衡,可以放手讓孩子獨立,又不失去親子間的連結,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課題。

從爬山看東西方教養觀
李儀婷老師分享她之前去爬山時看到的情況。多數帶著孩子到戶外踏青的爸媽,總是一邊走一邊不忘叮嚀孩子,「小心不要跌倒啊!」「那裡很危險,不要上去!」「不是跟你說了不要跑嗎!」這些是你我再熟悉不過的景象。比較不一樣的畫面是,途中看到了一個外國爸爸帶著一個約5歲的女兒去爬山。小女孩企圖爬上一個大石頭,她的爸爸就在旁邊看著,過程中爸爸沒有出口也沒有出手,就是在一旁守護,陪伴著孩子冒險。爬到很高處的女孩大概意識到自己爬不上去也下不來了,這個時候她開口說:「爸爸抱我!」爸爸這才過去把她抱下來,然後跟她討論爬上石頭是什麼感覺。


李儀婷老師談到,在西方,孩子18歲以後就是會被趕出家門,孩子清楚知道的是當他長大後必須自己獨立,就會意識到自己在18歲之前應該要做好那些準備。然而,在台灣不一樣,不要說18歲,就算是50歲,媽媽還是幫你煮飯,擔心你有沒有吃飽穿暖!

家長拉不了管教界線
在教育現場看到太多家長拉不了管教界線,何翩翩老師表示,在少子化的時代,父母們其實是有自我覺察的,願意花時間去看書,follow教養專家,想要知道怎麼教養小孩。然而吸取各式各樣的資訊,對孩子要有愛,要同理,不能吼,不能罵…,太多觀念反而綁手綁腳,父母亂了分寸,分不清楚到底怎麼做才正確。現在小孩這麼難教,也有夫妻寧願不生,或不願再生第二胎,免得給自己找麻煩。

來釐清管教孩子的目的
孩子是個不成熟的個體,父母的正確管教其實是在幫助孩子成長。何翩翩老師在新書《為管教立界線》中,將管教孩子的目的分成以下四個面向作說明。
1.安全性考量:當孩子可能發生危險,或誤判自己的能力時,有關安全的問題大人一定要出手。
2.行為界線:當孩子的行為影響到他人或群體的權益,或是違反了文化中的價值傳承,我們都應該要進行管教。例如看到長輩打招呼、公共場合不喧譁等。
3.學習承擔合理的後果:這是孩子「控制力」的一種展現,不是因為害怕被處罰或被威脅恐嚇後的反應。真正的管教應該是讓孩子「服氣」,這樣一來,不但照顧到孩子的情緒,也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負擔應有的責任。
4.面對現實:要讓孩子快樂,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學會如何面對不快樂」!也就是挫折容忍度!如果我們的孩子只懂得活在快樂的「無菌室」中,將永遠無法獨立地面對這個世界。

適當的管教而非過度的保護
現在很多小孩被家長保護得太好了,碰到一點挫折就把「我不要上學了!」掛嘴上。以現在常講的高敏兒為例,何翩翩老師說明,我們可以理解有些孩子的特質的確是偏高敏,但家長應該要知道的是,如果孩子是高敏兒,你更應該去拉大他的彈性,讓他擁有挫折容忍度,而不是讓高敏兒成為他的擋箭牌,一發生事情就說因為我們家孩子是高敏兒,而合理化他的行為。家長請退一步,讓孩子學會面對現實的生活技能。

不打不罵該怎麼管小孩?
以打罵的方式管教孩子,效果很有限,孩子不做這件事其實只是因為害怕被打罵,而不是服氣。今天大人不在,孩子可能就會故態復萌,如此只會養出陽奉陰違的孩子。





拉起管教的界線,讓孩子體驗自然後果
如果孩子今天不好好吃飯,提醒過了、時間到了,就是把飯收走。何翩翩老師指出,這件事的自然後果就是他會肚子餓。過程中父母要避免情緒化的表現,像是「你看你就是不好好吃飯,所以現在餓肚子活該!」也不要因為孩子哭鬧或撒嬌而退讓。如果孩子哭著說「拜託再讓我吃一口,我會好好吃飯!」媽媽就心軟妥協,看著孩子邊哭邊吃又於心不忍,懷疑自己的決心,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下次又會故技重施。管教的界線大人自己要先踩穩,該處理的就是處理,不能退讓妥協,成為一個說到做到的人。

教孩子自己吃飯好花時間,不如直接餵他比較快?!
很多時候教孩子的確是件麻煩事!順著養容易多了!比起要教孩子吃飯,不如直接餵他簡單許多!何翩翩老師指出,問題就在於餵孩子吃飯,等於剝奪了孩子獨立性的養成,小肌肉的發展,還有照顧自己的能力都不見了!只是因為爸媽覺得餵飯比較省事,這就是在管教上面出了很大的問題。

跟孩子談選擇跟承擔,把主動權給孩子
孩子比較大一些,可以聽得懂爸爸媽媽的話時,就可以讓孩子練習選擇跟承擔,李儀婷老師提出。例如在孩子打電動超過預定時間卻停不下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告訴他,你現在繼續打電動用的就是這一個禮拜的電動時間。讓他知道他得付出未來的時間,他可以自己做選擇並學習承擔。如果孩子選擇繼續玩,那麼未來一個禮拜就要確實停止他的電動時間。
當孩子只想著出去玩,卻不想寫作業,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告訴他,你今天在3點前完成功課,我們就能出去玩,提早寫完就能提早出去喔!孩子就會思考他要趕快寫完,還是慢慢完成。
跟孩子好好聊,怎麼做選擇,可以獲得或損失什麼,孩子其實比你更聰明,他會做出他想要的決定。

父母的自我學習:換個語氣好好說
什麼是選擇跟承擔?和威脅有什麼不一樣?李儀婷老師說明,口氣的不同就差別很大。
「你再不寫,我就不帶你出去玩了,你自己看著辦。」這是語帶威脅的口吻。
「寶貝,我們如果等一下要出去玩的話,你就要調整自己的寫作業速度囉!」這是讓孩子學習選擇的語氣。
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兩者的口氣是截然不同的。過去仍受傳統教育長大的父母,對待孩子的語氣其實承襲著上一輩教育我們的模式,要改變的確得費一番工夫,然而當你實際改變了會得到的是一個全新的良好的親子關係。把主動權放給孩子,孩子就能學著長大。

不嚴格管不住孩子嗎?
親子關係重點在於連結,讓孩子覺得被愛是很重要的。因此,李儀婷老師認為,管教孩子的語氣上不需要強調嚴格,堅定才是重點,而姿態上是溫暖的。



堅定是重點,討論有彈性
在給予規範時,保留適度的彈性。李儀婷老師喜歡孩子跟她溝通,鼓勵孩子有任何的想法都可以一起討論。以前述的寫功課為例,如果孩子提出:「因為功課很多寫完就會超過3點了,我可以不要全部寫完嗎?」此時可以跟孩子討論替代的方案,如果孩子提出的方法說服了大人,我們就可以適度調整我們的堅持,「好,那你至少完成一半,我們就提早出去。」當一個規範沒有討論的空間就會是嚴格,有討論的彈性,孩子會知道爸爸媽媽願意聽我說話,他會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會知道大人是願意理解他的。



「核對」孩子內心的想法
給孩子討論的空間,孩子會不會得寸進尺?反而被孩子吃死死?李儀婷老師提醒,溝通不能只做一半,大人要記得「核對」孩子內心的想法。
孩子:「那我功課先不寫了,我們現在就可以出去玩!」
大人:「我知道你現在就很想出去,那你告訴我你寫功課的規劃是什麼?你現在出去玩的話,什麼時間會寫功課?」當我們這樣提問時,就是在討論孩子的責任。
孩子:「我回來再寫就好。」
大人:「現在出去回到家可能是晚上9點,這個時間得睡覺了。」
核對孩子內心的想法,藉由大人的提問讓孩子知道問題在哪裡。在這樣的對話模式下,親子關係是連結的,孩子和父母是同步成長的。

當孩子挑戰父母底線時
衝突的當下還想著要怎麼去說服你的孩子,跟他講道理,一定要他聽你的,那就只會有越來越大的衝突!何翩翩老師提醒,此時要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先跟他連結上。讓孩子知道我還是在這邊陪你,讓他慢慢穩定下來,然後才來處理教養的問題。



先接住孩子的情緒,試試看轉移他的注意力
若孩子因為不想收玩具而大哭大鬧,我們可以拿起旁邊的故事書,「你上次不是說想聽這個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先利用他有興趣的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把高張的情緒安撫下來。之後再適時的回到收玩具的事情上,「好啦!那我們現在一起來收玩具吧!」何翩翩老師表示,通常這個時候小孩會願意行動,2、3歲的孩子這樣處理就好了,不需要硬碰硬。偏偏很多家長習慣做出直接地反應:你現在就是給我收,你哭也沒用!等到孩子哭累了,可能已經一個小時過去了,結果什麼也沒解決。

情緒是大火,火來了快跑!
李儀婷老師在新書《一句教養》中提倡一句口訣:內線法,拆開就是3個步驟,內在、界線、方法。第一個內在,當情緒來的時候,要記得情緒是大火,火來了快跑!指的是不要處理。
意思是當孩子情緒暴衝,挑戰你的底線時,大人不要在這個時候被捲進去,可以拉遠一點,陪伴在旁邊就好,不需要立即處理。你可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心情不好,我在這邊陪你。」如果你說不出口,至少就陪在他旁邊。如果父母覺得連待在旁邊也會崩潰,李儀婷老師建議,那麼就把距離再拉遠一點,你可以先把關心丟給孩子,「孩子,我知道你現在生氣了,我的心情也不太好,我先去房間休息,等一下我會回來找你。」這是愛的語言,代替你留下來陪著孩子,你就可以先離開現場到其他地方。
這個不處理是為了讓自己的內在穩定。如果一個大人內在不穩定,很容易被孩子的情緒捲進去,兩個情緒不好的人處在一起一不小心就會大爆炸。

我尊重你現在的選擇,而我一直在這裡等你
當孩子聽不進去任何語言的時候,就代表他的內在也不穩定,這個時候就不是溝通的時機。等到孩子不哭不鬧,大人也沒有穩定度的問題了,再回來跟孩子對話。
李儀婷老師提醒,即便孩子不想溝通,你也要告訴他,「我很想跟你聊一聊,但我知道你現在不想談,沒關係我會等你。」愛的語言要帶到,孩子會感覺到我是被愛的、重要的,那麼他會慢慢地隨著父母的牽引而連結。

重點在於親子連結,而非努力維持理智
每個人都有情緒,父母在爭吵過程裡情緒會高低起伏是正常的,李儀婷老師認為,爸爸媽媽不必過度要求自己,該生氣的時候就生氣,感覺傷心的時候也無須隱藏。要記得的是,你可以有情緒的發洩,但不要讓說出口的話變成會傷人的刀。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孩子你這樣做我很傷心」,但不要說「你怎麼可以做這件事情,我真的很後悔生下你。」 要把傷害跟情緒做清楚的區分。
父母也只是一般人不是聖人,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不穩定、失去理智的時候,重點在於事後的連結。「寶貝,我剛剛很生氣不小心說了重話,如果傷害到你我很抱歉。」這就是連結,讓孩子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跟他一樣也會有情緒、也會不小心,重點在於連結而不是努力地維持理智。



大人也會生氣,但願意為了孩子打掉重練
何翩翩老師也不覺得大人不能生氣,孩子很挑釁的時候真的很難沒有脾氣,在你覺得還可以控制的範圍以內,你可以告訴孩子:「你不可以用這種惡劣的態度對我,你這樣講話我很生氣。」若發現你已經有點控制不住,最好的方法就是離開現場。比較理想的狀況是旁邊還有其他照顧者,可以讓別人來接手,讓陷在情緒裡的大人和小孩都能稍微冷靜一下。
如果是自己帶小孩的全職媽媽,身邊沒有其他幫手,何翩翩老師分享6秒原則,腎上腺素分泌的高峰是6秒,提醒自己不要被大腦控制情緒的杏仁核綁架,只要度過這6秒,生理上就會冷靜下來。
試試看這樣做:做6次深呼吸,想6件最近快樂的事情,或是唸出眼前看到的6樣東西,如窗戶、窗簾、電視、沙發、筆記本、杯子,冷靜6秒,幫助自己不失控。


孩子是父母生命中重要的禮物,何翩翩老師認為,藉由孩子我們可以重新認識並覺察自己,跟著孩子一起成長,讓我們得以再一次體驗人生。也許有些壓力,挫折一定也有,然而只要用對方法,並以愛做調味,在看到孩子成長茁壯的同時,我們也蛻變成了更好的大人。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23年7月號。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