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不是越久越好!4情況要喊卡,確保母胎都平安
根據統計,台灣的早產發生率為10%,換句話說,每10名孕婦就有1人可能會在37週以前生產。雖然安胎可以延長懷孕週數避免早產,但也不是萬無一失。設定停損點「見好就收」,才能讓母胎都平安。
安胎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然而一旦懷孕,就可能會面臨這個課題。高雄馨蕙馨醫院胎兒影像科主任曾翌捷表示,安胎主要是為了「預防早產」及「監測、觀察母胎狀態」。
未足月出現產兆.就必須安胎
懷孕期間,若未滿37週就出現早產徵兆,如1小時有6次以上的持續性陣痛、陣痛強度令人難以忍受(痛到說不出話)、休息無法改善,或陣痛時陰道出血、腹部產生下墜感、出現便意感、腰痠,就必須安胎。
「除了典型的早產徵兆,孕期如果出現突發性破水、子宮頸閉鎖不全等早產的危險因子,也要安胎」。曾翌捷醫師指出,突發性破水可能會出現在懷孕的任一個階段。無論是早期、中期或後期,第一時間都要先安胎。子宮頸閉鎖不全會讓子宮頸被撐開,如果本身是高風險群,最好在懷孕初期做子宮頸環紮手術預防。
此外,懷雙胞胎、高危險妊娠、有婦科病史、子宮發炎感染、陰道出血都會影響懷孕的穩定性。一旦出現上述狀況,也要視情況安胎。
曾翌捷醫師表示,由於安胎藥可能會引起副作用或併發症,臨床通常會建議準媽媽先在家休息。如果休息仍無法改善症狀,才會開立安胎藥。開立藥物時,會根據不同孕期使用個別藥物治療。如果服藥仍無法改善症狀,或有慢性病、高危險妊娠等危險因子,還是得住院安胎。
設定停損點.4情況須喊卡
住院安胎不是萬無一失,安胎到一半出狀況時有所聞。在有些狀況下,胎兒在子宮待得越久,胎死腹中的風險也會隨之升高。因此,醫師通常會設定停損點,提醒準媽媽見好就收。
曾翌捷醫師表示,「許多人都有『安胎一定要安到足月才能生』的迷思,其實以目前的新生兒照顧水準而言,30~32週的胎兒存活率已超過9成,胎兒器官在34週以後就大致發育成熟,不一定要等到足月生產。」
他指出,安胎過程中只要出現以下狀況,一般會建議中止安胎:
1.早期破水。
2.子宮不由自主收縮。
3.無法控制的出血。
4.胎心音不穩或發燒等感染跡象。
曾翌捷醫師解釋,「早期破水會讓母胎暴露在感染風險中。子宮不由自主收縮可能是子宮本身有問題。當子宮無法給予胎盤養分,自然也就無法幫助胎兒發育。發燒、胎心音不穩則會提高妊娠風險,恐危及母胎性命。」
他說,門診常碰到評估必須讓胎兒出生,但家屬說寶寶還太小,堅持繼續安胎。「其實當胎兒持續無法長大,就要思考可能是子宮的功能出了問題。如果子宮無法供給胎盤養分,胎兒在媽媽體內待得再久,也不會長大。」
-採訪諮詢/高雄馨蕙馨醫院胎兒影像科主任曾翌捷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原文刊載於2022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閱覽】
安胎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然而一旦懷孕,就可能會面臨這個課題。高雄馨蕙馨醫院胎兒影像科主任曾翌捷表示,安胎主要是為了「預防早產」及「監測、觀察母胎狀態」。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未足月出現產兆.就必須安胎
懷孕期間,若未滿37週就出現早產徵兆,如1小時有6次以上的持續性陣痛、陣痛強度令人難以忍受(痛到說不出話)、休息無法改善,或陣痛時陰道出血、腹部產生下墜感、出現便意感、腰痠,就必須安胎。
「除了典型的早產徵兆,孕期如果出現突發性破水、子宮頸閉鎖不全等早產的危險因子,也要安胎」。曾翌捷醫師指出,突發性破水可能會出現在懷孕的任一個階段。無論是早期、中期或後期,第一時間都要先安胎。子宮頸閉鎖不全會讓子宮頸被撐開,如果本身是高風險群,最好在懷孕初期做子宮頸環紮手術預防。
此外,懷雙胞胎、高危險妊娠、有婦科病史、子宮發炎感染、陰道出血都會影響懷孕的穩定性。一旦出現上述狀況,也要視情況安胎。
曾翌捷醫師表示,由於安胎藥可能會引起副作用或併發症,臨床通常會建議準媽媽先在家休息。如果休息仍無法改善症狀,才會開立安胎藥。開立藥物時,會根據不同孕期使用個別藥物治療。如果服藥仍無法改善症狀,或有慢性病、高危險妊娠等危險因子,還是得住院安胎。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設定停損點.4情況須喊卡
住院安胎不是萬無一失,安胎到一半出狀況時有所聞。在有些狀況下,胎兒在子宮待得越久,胎死腹中的風險也會隨之升高。因此,醫師通常會設定停損點,提醒準媽媽見好就收。
曾翌捷醫師表示,「許多人都有『安胎一定要安到足月才能生』的迷思,其實以目前的新生兒照顧水準而言,30~32週的胎兒存活率已超過9成,胎兒器官在34週以後就大致發育成熟,不一定要等到足月生產。」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他指出,安胎過程中只要出現以下狀況,一般會建議中止安胎:
1.早期破水。
2.子宮不由自主收縮。
3.無法控制的出血。
4.胎心音不穩或發燒等感染跡象。
曾翌捷醫師解釋,「早期破水會讓母胎暴露在感染風險中。子宮不由自主收縮可能是子宮本身有問題。當子宮無法給予胎盤養分,自然也就無法幫助胎兒發育。發燒、胎心音不穩則會提高妊娠風險,恐危及母胎性命。」
他說,門診常碰到評估必須讓胎兒出生,但家屬說寶寶還太小,堅持繼續安胎。「其實當胎兒持續無法長大,就要思考可能是子宮的功能出了問題。如果子宮無法供給胎盤養分,胎兒在媽媽體內待得再久,也不會長大。」
-採訪諮詢/高雄馨蕙馨醫院胎兒影像科主任曾翌捷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原文刊載於2022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