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行李沒帶齊?不得不終止妊娠的4種常見情況,依週數決定引產方式

順利懷孕並生產,是每個孕媽咪的心願,然而,有時遇到某些狀況,不得不必須忍痛終止妊娠,進行流產或引產。

究竟面臨哪些狀況必須提前放棄胎兒?孕媽咪的心理又該如何調適?由於臨床上發生的案例不在少數,值得有所了解。

選擇終止妊娠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催生和引產。台北慈濟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邵芷萱說明,催生與引產是指胎兒生產方式的不同,「催生是孕婦在孕後期已經出現產兆,但因子宮頸不夠成熟或子宮收縮強度不夠無法讓產程繼續,醫師會使用催生點滴或塞劑,以加速產程;而引產則可能發生在孕期任何階段,產兆還沒出現,但因胎兒或母體狀況,必須終止妊娠,醫師須以人工方式誘發產兆,進而把胎兒娩出。」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終止妊娠的常見原因
根據《優生保健法施行細則》的規定,懷孕24週內可進行合法的人工流產,懷孕12週以內者,需於有施行人工流產醫師之醫療院所施行;超過12週者,則應於有施行人工流產醫師之醫院住院施行。

一旦孕期超過24週,就不能依孕婦意願進行人工流產,除非胎兒或母體存在重大異常或疾病。
邵芷萱醫師提到,常見必須終止妊娠的原因,分為以下4種情況:

1.胎兒生長不如預期
無論是胎兒本身存在的問題,或是子宮環境不佳,如:子宮受到感染、胎盤功能不佳等,經評估需靠外界的醫療行為幫忙時,醫師會建議孕婦終止妊娠,提早引產。

2.母體狀況不佳
孕婦本身患有遺傳性疾病,或是正在接受大量放射性或化學藥物治療,又或是懷孕中後期因子癇前症等其他疾病,導致母體的肝腎功能異常,心肺功能無法負荷等,醫師會建議讓胎兒儘早離開母體,以確保母體和胎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