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凍卵來得及嗎? 最佳狀況下凍卵.可得最佳效益

歐洲生殖醫學會建議,凍卵儘量在35歲之前,最晚不超過38歲。如超過35歲還來得及嗎?沒有不行,但一定要接受醫師完整的諮詢與評估,以對凍卵有正確認知與期待!
趁「卵子年齡」還年輕的時候先保存起來,即為凍卵的概念。

卵子品質隨年紀下降.易有染色體異常而難著床與流產
為什麼保存年輕的卵子很重要呢?因為隨著年紀的增長,卵子的品質會不斷下降,卵子的染色體異常機率也會跟著上升。染色體異常的卵子與精子結合後,會產生染色體異常的胚胎,而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則不容易著床,即使著床了也容易發生胎兒早期不發育或自然流產的情形。這也是為什麼高齡的女性比較不容易懷孕,且就算懷孕也有較高的流產機率。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凍卵最佳時機在35歲前.最晚不超過38歲
既然是為了保存品質好的卵子,當然是要趁年輕囉!歐洲生殖醫學會建議,凍卵儘量在35歲前,最晚也不要超過38歲。
因為卵子染色體異常的比率跟女性年齡的相關性大致如下:小於35歲為一至兩成、36~38歲為三至四成、38~40歲為五至六成、大於40歲為七至八成,所以,年紀愈大的女性相比於年紀輕的女性,若要得到同樣的懷孕率,所需要冷凍的卵子數目就愈多。這也就是為什麼歐洲生殖醫學會建議,凍卵儘量在35歲以前。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年紀超過35歲凍卵還來得及嗎?當然沒有不行,但是一定要接受醫師完整的諮詢與評估,了解目前年齡所需冷凍的卵子顆數與相對應的成功率,了解自身卵巢功能推估所需的凍卵療程次數,以及自身能夠配合療程的時間與成本等等,這樣才能對凍卵有正確的認知與期待!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先抽血驗AMH.評估凍卵需求
有些年輕女性朋友來門診諮詢凍卵時,常會說到「目前沒有對象不代表未來一兩年沒有對象,如果我今年凍卵,然後,明年就結婚自然懷孕了,是不是等於做了一件無意義的事呢?」
針對這個問題,萱醫師都建議,可以先抽血檢驗「AMH指數(卵子庫存量)」及照超音波,綜合評估卵巢功能。雖然年輕確實容易受孕,但如果在此時卵巢功能就已經處於衰退狀況(AMH指數偏低),或照超音波發現有巧克力囊腫等婦科問題,將會面臨很高的風險:受孕能力會在短時間內下降許多。
至於超音波抽血都正常的話,還需要凍卵嗎?其實大家必須要了解,凍卵是屬於預防性醫療,雖然未來不一定會使用得到,但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在最佳年齡及好的卵巢功能狀態下凍卵,可以得到最佳的凍卵效益。以這個角度來看,檢查一切正常反而是凍卵的最佳時機。
另外,萱醫師也建議,尚未完成生育且暫不考慮凍卵的女性朋友,可以定期追蹤AMH指數,了解卵巢功能的變化,因為卵巢功能早衰是無消無息的,沒有檢查是不會知道的喔!

凍卵後的未來規劃
當然,凍卵後的生育規劃因人而異,大家最熟知的就是對於孕齡但尚未婚嫁的女性來說,是一個保存生育能力的方法。現在也有許多已婚的女性來選擇凍卵,主要是目前可能尚處於還不想要有小孩的階段,讓夫妻可以有彈性的規劃養兒育女的時間。
另外,也有女同伴侶及不想結婚但想要有小孩的單身女性前來凍卵,由於目前國內人工生殖法並未納入同志伴侶及單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技術懷孕,因此,這些族群也會考慮凍卵,以等待法案修正的那一天。

【原文刊載於2025年0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媽媽寶寶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33047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