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半身麻醉4問

孕媽咪吃得健康、度過開心的孕期,才能讓胎兒於子宮健康地成長。不過,懷孕後的女性必須面臨因荷爾蒙的變化,引發孕吐、食欲不振等問題,對於本身是吃素的人來說,在食物的選擇上,與葷食的人相比顯得更侷限一些,到底吃素的孕婦該如何掌握孕期營養的品質?

以剖腹產方式生產的話,必然會需要麻醉。對於麻醉,大家不免有滿滿的陌生感,既然因為生產而必須接觸,不妨多了解一些與麻醉有關的事情,幫助自己在術前與麻醉科醫師溝通無礙!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每一場手術,除了執行的外科醫師是靈魂人物,麻醉科醫師也是關鍵角色!因為沒有麻醉科醫師的配合,手術將無法進行。
本文針對與剖腹產有關的半身麻醉4個常見問題,由育禾婦幼診所麻醉科主任林韋霖提出說明

Q1.麻醉前,為何要規定禁食8小時?
林韋霖醫師表示,「除了局部麻醉外,半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前,都必須禁食8小時,避免嘔吐,預防吸入性肺炎的發生,以確保麻醉的安全」。他解釋,因半麻或全麻使用的麻醉藥物含有大量鎮靜劑與肌肉鬆弛劑,會抑制人體口腔與氣道的反射動作,若胃部有食物,容易發生嘔吐,導致逆流至氣管和肺部,進而引起吸入性肺炎。

至於為何禁食8小時,「根據研究,富含油脂或全蛋的固體食物在胃內停留較長的時間,食用後至少要8個小時才能排入十二指腸;不太油膩的食物排空時間較快,空腹時間至少6小時;不含固體的飲料則為2小時」。他說,一般會用「午夜12點後不進食」的說法,除非手術排在午後時段,可再與醫師討論是否能把不進食的時間延後。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Q2.剖腹產使用半身麻醉時,如何評估確認藥效已發揮?
林韋霖醫師指出,進行半身麻醉(通常是脊椎麻醉)時,注射藥物後大約3~5分鐘,會開始感覺下肢無法自由移動,有種沉重的麻木感,醫師會問產婦「是否有腳麻的感覺?」另外,還有以下評估方式:
1.以酒精棉片沿著肋骨往腋下擦拭,測試產婦是否有涼涼的感覺?
2.請產婦嘗試抬腿、彎曲腳趾等動作。
3.半身麻醉會導致血壓下降,可透過監視器確認。

Q3.半身麻醉後,為何在手術進行時,會感到肌肉有拉扯的感覺?會有哪些處置?
半身麻醉是從腰部的脊髓注射麻醉藥物,主要是阻斷下半身的痛覺神經,但觸覺、壓力覺等其他感覺神經可能未完全阻斷,林韋霖醫師表示,「痛覺神經與觸覺神經在不同位置,若有肌肉被拉扯或擠壓的感覺,但不是疼痛感,可能是產婦因為焦慮和緊張,或是婦產科醫師進行比較深處的止血所致。另外一種情況是麻醉完很快就下刀,也會讓這樣的感覺較為明顯。」如果產婦有這樣的感覺,請告知麻醉醫師,「麻醉醫師會請執刀醫師再等一等,讓產婦的感覺不那麼明顯;另外,產婦若出現比較無法克制的緊張或焦慮感,也可能給一點鎮靜劑,讓產婦放鬆無感,以順利進行手術」。
他補充,「如果感受到的是痛覺,也監測到心跳、血壓上升,就會從靜脈注射加藥,加強麻醉效果」。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Q4.剖腹產後,為何讓人覺得冷?
不少產婦在術後覺得冷,甚至出現肌肉顫抖,林韋霖醫師解釋,「半身麻醉的過程中,全身的血液集中在下肢,血管因擴張而使熱量流失較快;另一方面,因為藥物讓下肢肌肉放鬆,而無法顫抖產熱,使體溫逐漸下降,還有手術室的溫度較低,這些因素的疊加導致術後發冷」。
術後發冷的情形通常出現在胎兒出生後的一小時內,一般而言,產婦只需保持體溫即可。因此,在麻醉恢復室觀察時,多會使用暖風機或加熱燈,幫助產婦維持體溫,待麻醉藥物消退完全後,就能恢復正常體溫。

【原文刊載於2025年0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媽媽寶寶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33048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