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 雲端計畫啟動 促成250億元商機

台灣政府2010年積極推動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預計5年內投入240億元,帶動企業研發投資127億。截至目前為止,已見卓著成效,行政院「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指導小組」執行秘書、同時也是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表示,在政府大力推動雲端政策下,目前已促成包括趨勢科技、廣達電腦、緯創資通、英業達、鴻海、中華電信等業者投資,高達新台幣250億元。

吳明機在接受《創新發現誌(ideas)》雜誌專訪時特別強調,台灣是雲端資料中心元件生產基地,如能掌握雲端系統架構、大型系統管理軟體、資料中心作業系統等技術,國內廠商可以投入研發資源,發展出適合亞洲新興市場使用的優質平價的資料中心系統,得以進軍東南亞、中國大陸等市場。


國際潮流 ?各國大力發展雲端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推動雲端運算產業,如美國政府機關可透過Apps.gov網站來購買政府cloud-based的IT服務,使用戶不必花時間去尋找軟體,加速軟體部署,且政府機構和部門可確保該軟體是符合各項政府政策;而日本政府則將具備長年經驗的農業從業人員腦中Know-how,以及感應網路、衛星影像所蒐集的資訊儲存於農業雲中,來進行農地與設施管理,以提升農業生產實體運作生產力;中國大陸的山東省雲端運算中心,跨區域整合該省13個軟體園區資源的省級雲端運算中心等。

台灣是雲端資料中心元件生產基地,如能掌握雲端系統架構、大型系統管理軟體、資料中心作業系統等技術,在資料中心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將具成本優勢。國內亦可投入研發資源,發展出平價優質的資料中心系統。

提及近一、二年台灣雲端產業發展的熱潮及台灣具備的優勢,吳明機指出,雲端熱潮就與10幾年前的Internet(網路)狂潮一樣,未來,每家企業都會宣稱自己是雲端企業。受到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及新興市場的崛起,優質、平價的需求,對於具有擴充特性(Scalability)的雲端服務與技術,是相當有機會的。

台灣的硬體研發能量獨步全球,吳明機認為,台灣軟體產業也需要靠硬體的加持,在「以硬帶軟」的政策下,雲端提供另一種機會。原本台灣硬體業要尋求軟體解決方案,都需要遠赴國外尋找,事實上既昂貴又沒有必要,不一定能符合區域市場需求。


產業優勢 台灣具Domain Knowledge

他指出,台灣軟體業所研發的軟體,如ERP、供應鏈系統等的需求,具有Domain Knowledge(專業領域知識),適合亞洲國家使用。舉例而言,目前中國及亞太地區最大管理軟件(軟體)供應商—用友軟件,其在北京有60多公頃的廠房,原本靠進銷存管理軟體起家,2000年網路市場泡沫化,在台灣研發ERP系統的漢康科技業務大受影響,而後將ERP軟體賣給用友軟件,在此一基礎下,讓用友軟件得以成為全中國最大的管理軟體供應商。

吳明機表示,台灣類似的軟體不少,可藉由雲端平台,將硬體與軟體資源整合起來,成為Ecosystem(產業生態鏈),在雲端架構下,以硬(體)帶軟(體)。他深具信心地再次強調,「台灣的軟體業發展雖不如硬體,但有其特色及優勢,可以讓台灣硬體發展呈現不一樣的特色,兩者相輔相成。」

面對中國大陸的崛起,企業紛紛登陸開拓市場,要如何降低營運風險?吳明機表示,企業在建置軟硬體系統時,往往在砸下大筆經費之後,才發現不能用,產生營運風險;若採用雲端技術與服務,可以將經營風險縮小。台灣雲端策略將由小到大,再搭配i236計畫的Living Lab,先在小規模的示範點證明可行之後,就可以逐步推廣到東南亞、中國大陸等新興市場。


政策支持 促成250億投資案

政府自2010年起,積極推展雲端產業,目前在產業投資方面,已促成包括趨勢科技、廣達電腦、緯創資通、英業達、鴻海、中華電信、ARM、IBM、微軟、BroadVision等業者投資,達新台幣250億元,並成立「騰雲計算」(趨勢科技)與「雲達科技」 (廣達電腦)兩家雲端運算公司,以及「英業達-雲端測試服務中心」、「緯創資通—雲端運算服務事業部」、「中華電信—雲端運算測試中心」三家新創雲端運算事業,成效有目共睹。

對於2011年的展望,吳明機強調,除了持續積極推動政府雲端應用服務,帶動產業技術提升與增進政府服務效能之外,以產業界來說,應可藉由我國終端裝置硬體能量成熟之優勢,作為發展終端雲端服務最有力的基礎,因此透過鼓勵產業、法人與學界投入終端服務應用與軟體的研發政策,便可發揮加值的服務綜效,發展具競爭力之品牌與應用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