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吉:以同理心遏止霸凌

媽媽帶著兩個兒子趕搭早班的高鐵。上車後不久,兄弟倆覺得無聊而打鬧起來,弟弟動作過大吵醒正在補眠的媽媽。媽媽打了弟弟一巴掌說:「真不知道當時怎麼會生下你這樣討厭的小孩。」哥哥興奮的說:「我知道,因為忘了戴保險套!」在其他乘客的笑聲中,媽媽覺得非常尷尬,轉身打了哥哥一巴掌說:「寫考卷時什麼都答不出來,現在不該知道的,你反而都知道。」哥哥委屈的辯說:「是老師上課時說的,沒戴保險套就會生下不想要的小孩。」

這兩個兒童無辜挨打,只因為故事中的大人沒有發揮同理心。其實媽媽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兒子的立場,一方面事先叮嚀孩子帶些他們喜歡的書或玩具;另一方面也可利用這樣的機會和孩子創意對話或玩遊戲。老師在教學時也應該站在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的立場,正確的傳遞學生應知且能夠理解的知識。

設身處地也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是同理心的第一個要素,例如同情、關懷。有人說要看一個社會是否美好,首先要看這個社會如何對待他們之中不幸的人。感性的同理心也包含感同身受的幻想力,我們會因小說、電影或新聞中被欺負的弱者流淚感動,甚至打抱不平,就是最好的證明。

美國加州大學教授Alison Gopnik發現一歲半的嬰兒就可以知道別人的感受,即使別人的感受跟他不一樣,而這種能力是決定何時以及如何安撫別人的必要因素。例如,爸爸在辦公室受盡委屈,回到家不發一語的坐在沙發上。兩歲的女兒觀察到爸爸氣餒的表情,馬上撒嬌的鑽進爸爸的懷裡,讓他覺得非常窩心。這時,爸爸所有的委屈一下子就揮散了大半。才兩歲,小孩已經懂得同情、關懷。

自從桃園八德國中的霸凌事件沸沸揚揚成為全國性的新聞後,校園霸凌也成了人人關注的話題。霸凌事件一旦發生,必須馬上有效處理;但長遠來說,我們應儘早培養兒童的同理心來取代霸凌傾向。霸凌別人的兒童大多是在成長過程缺乏學習且錯誤模仿,逐漸失去了對受害者的同理心。發揮高度同理心的確是阻止霸凌行為的關鍵,過去的研究發現,七五%的同儕有效介入可阻止霸凌行為。

加拿大的一位幼稚園老師Marry Gordon,在一九九六年創辦了「同理心之根(Roots of Empathy)」的計畫,讓嬰兒來教小學生發揮同理心。嬰兒和母親兩人造訪一間教室,每週一次為期一年。學童們透過引導,觀察母子互動,藉機學習別人並反思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心理學家Kimberly Schonert-Reichl在研究中發現,參與這項計畫的兒童減少了八八%的攻擊行為,而霸凌傾向最高的兒童和這些嬰兒的互動關係最多也最密切。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1年5月號】http://parenting.cw.com.tw/blog/blogDocDetail.do?blogDocId=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