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大革命 ─ 從維基百科看網路載體

網路出現後,人們探索世界、汲取知識的方式,從被動變主動、從紙本變數位。這場革命,究竟改變了什麼?它帶來的是豐沛、便捷與自由,抑或焦慮、茫然、真偽難辨?
在過去沒有網路的時代,人們是透過報紙、電視、雜誌或書籍等媒體吸收資訊,但是這些汲取的資訊,基本上都已是經過某種程度的篩選。這種篩選可能是相對善意的,例如報紙或書刊的編輯會基於職業意識,選出專業、有益或有趣的訊息。當然也有些是帶有目的性的,像是台灣在戒嚴時代,因為意識形態的緣故,左派、共產主義方面的訊息幾乎全遭封鎖。當然,除了這些篩選機制,我們所獲取的訊息也會受到個人客觀條件的限制,像是居住的所在、個人的財力等等。


Web創造平民媒體

網路發明之後,改變了知識獲取的方式,特別是降低了上述的種種限制。因為網路除了是記錄的工具(媒介),也是流通的管道,兩者兼具。另外,網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自由。將上述幾個因素加起來,資訊的傳播幾乎就不再有太大困難。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只要擁有網路線,便能與全球連結,雖然城鄉差距依舊存在,但已不若以往明顯;而且使用網路幾乎可以不花成本,便能在全世界蒐集、探索無數人的想法,不需要再受到學院、出版者或媒體的限制。

對網路發展來說,1994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也就是一般簡稱的WWW,簡稱Web)在這一年誕生了。透過Web,我們不僅能將自己所知與所有人分享,也能取得他人提供的資訊。更重要的是,平面的文字資訊因此具象化、圖形化,且人人都能動手打造屬於自己的網站。這意味著媒體型態的演化和變革,原本我們所吸收的資訊必須經過媒體篩選,有了Web之後,個人也可成為一個媒體,並且能經營一個視覺化的媒體。


Wiki挑戰百科權威




Web的崛起,快速改變了人們探索世界的方式,舉一個每個人幾乎都曾造訪的網站「Wikipedia」來說,在沒有網路的年代,如果我們想得知一個歷史事件的梗概或是專有名詞的定義,查閱百科全書可能是最快、最被信賴的方式;但是現在的人,絕大部分會想到Wikipedia,而捨棄大部頭的百科全書。

Wiki的存在跟運作方式,可說是Web的縮影,因為它充分發揮了Web的特性,讀者不僅可以在其中參與、查閱資料,還可輸入自己的想法,修改別人的錯誤等等,可說是一個「活」的百科。

而擁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大英百科全書》,一向被視為百科全書的權威,他們的編輯作業方式是:聘請各行各業的專家撰寫條目,經過非常精密的校稿,再由其他專家交叉審定後發行。但因為流程繁瑣、經費龐大,早期只能每幾年更新一次。1990年代起,《大英百科全書》每年發行約三萬套,讀者可於購買後的幾年內,陸續收到更新資料;一定期限後便需再付費。因此,如未能持續更新,在數年之後就有部分內容是不合時宜的。


傳統閱讀走向式微

因應網路時代的來臨,大英百科在90年代末推出光碟版,讀者買了光碟後,如欲查詢A字頭的條目可能查第一片光碟,以此類推……。光碟版的好處是占用空間較小,但這個模式並不符網路時代的需求,因為查資料還得先檢索條目的位置;對於不常使用百科全書的用戶而言,所費時間不見得比翻書少。後來,大英百科又發展出Web版,也就是付費後,取得帳號進入網路系統查詢,但此舉仍無法阻止銷售下滑的趨勢。

當實體紙本百科全書的經營跟發行模式已不符網路世代的需求時,閱讀資源,包含書和雜誌的銷售,也直線下滑。而此時網路產業也走向另一重要里程碑,1999年Google成立了,人們意識到利用Google、Yahoo等搜尋引擎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料,而數位出版也於此時順勢而出,Web便奠定了資訊媒體的基礎。

(文未完)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1年第87期11月號】http://www.eren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