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頌大霹靂的重力波
假設你想一窺時間的起點,也就是宇宙誕生的那一刻,你可能會打造一架完美的望遠鏡,威力強大到足以看見可觀測宇宙的盡頭。你會遠離遮掩星光的文明,開始勘查乾燥無比的山巔,在靠近山頂的高處鏟整出一塊平坦的地基,在上面建造起具備最先進科技的天文台。天文台裡將裝設一面巨型鏡子,大小遠比太空中任何望遠鏡的口徑還大,並配置一系列精密的偵測器。然後,你會耗費數十億美元與數年的時間,來確保沒有遺漏任何一顆光子。但你究竟能看到什麼?以一個適宜觀測的夜晚為例,月亮隱匿於地平線之下,幽暗卻開闊的蒼穹覆蓋於頭頂上,紫黑色的展示櫃裡會閃耀著什麼樣的珠寶?
確實有許多值得一看的景色:在相對於固定旋轉的星座前面,你可看到寥寥無幾的漂泊行星;在它們後頭佈滿微弱白斑的背景上,鄰近的群星閃爍;某些位於數億光年外的星系,在天空中較幽暗的角落裡微微發光。如果把你的完美望遠鏡指向正確的位置,它將揭露仍在膨脹且更深邃的宇宙,帶你追溯最古老的第一代恆星──混著些許氦氣的巨大氫氣球體,熾熱的表面照亮了年輕的宇宙。
但光有其極限,無法呈現完整的宇宙。你可以在每個晚上都澈夜使用望遠鏡觀測,卻永遠無法瞧見黑洞的中心,或回溯太古之初。大霹靂之後的數十萬年間,新生宇宙裡的光子就像墜入爛泥中的螢火蟲般,被困在密不透光的厚實粒子原湯裡。直到大霹靂後38萬年,宇宙才冷卻到某種清澈透明的狀態,形成一個可看見初生閃光的空腔。我們將此閃光稱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omsic microwave background, CMB),它是現代宇宙學的重要課題,也是一堵時間之牆,在它的背後是無盡的漆黑。
幾個世紀以來,這種小心蒐集古早光線的方式,一直主導著對宇宙的觀測,也是宇宙學最雄心壯志的實驗是否得以成功的關鍵。但無論我們的望遠鏡變得如何巨大且靈敏,光仍然無法照亮太古之初。要想一窺CMB之前,回到宇宙誕生之時,宇宙學家必須借助於將自身回音散佈於整個空間的重力,我們稱此回音為「重力波」(gravitational wave)。我們需要與望遠鏡截然不同的新儀器,才能偵測到這些回音。
宇宙交響樂
在數十年前,我們開始建造可觀測重力波的儀器,但目前已證實是徒勞無功。直到寫作此文為止,造價5億7000萬美元的雷射干涉儀重力波觀測站(Laser Interferometry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ory, LIGO)就是這類嘗試的最佳代表(參見2002年6月號〈時空漣漪〉)。它由三台儀器組成,其中兩台位在美國華盛頓州,另一台則在路易斯安那州。每一台儀器都是罕見的工程傑作,這些雷射測量儀能夠偵測到一個原子寬度的振動。LIGO藉由射向兩支垂直臂的雷射,測量它們之間的長度差──這項技術稱為雷射干涉術(參見43頁下方〈雷射干涉儀〉)。倘若有一道夠大的重力波經過,將會來回拉扯兩臂,因而改變它們之間的相對長度。基本上,LIGO是一座天體聽筒,一座用來傾聽隱形宇宙所奏出微弱交響樂的巨型擴音器。
如同許多奇異的物理現象般,重力波源自於理論的概念,是方程式的產物,而非感官經驗所致。愛因斯坦是第一位意識到廣義相對論預測有重力波存在的人,他理解到某些超大質量的物體在高速運動時,會猛烈拉扯空間結構,進而發送出橫貫自身的微弱波浪。 有多微弱?愛因斯坦認為重力波太過微弱,以至於永遠無法觀測到。但是在1974年,侯斯(Russell Hulse)與泰勒(Joseph Taylor)這兩位天文學家藉由精巧的實驗,仔細研究一種稱為波霎雙星的天體,推論出重力波確實存在。波霎是恆星爆炸留下的內核,會快速自轉、閃閃發亮。它們十分規律地轉動並發射閃光,這種可用來做為宇宙時鐘的特質,使它們備受天文學家喜愛。在波霎雙星系統裡,其中一顆波霎與另一個天體(在這個案例中,那是顆超緻密的中子星)彼此互相繞行。侯斯與泰勒領悟到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正確無誤,則互繞的兩個天體會產生重力波,因而將軌道能量排出系統外,使它們的軌道縮小、互繞速率變快。這兩位天文學家畫出該波霎的可能路徑,然後經年累月地觀察它,看看數據中是否能呈現出軌道縮小的跡證。結果不但出現軌道縮小的現象,且完美符合侯斯與泰勒的預測,清晰明確的圖形完全證明了愛因斯坦的理論,讓他們兩位榮獲199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科學人》第141期(2013年11月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