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背象鼻蟲
1878年,生物地理學之父華萊士(Alfred R. Wallace)在他的《熱帶大自然與其他短評》(Tropical Nature and Other Essays)一書中提到,他在菲律賓群島採集時,赫然發現有一類球背象鼻蟲背甲上有著非常亮麗的金屬光澤斑紋;他讚歎這些昆蟲的美麗外表勝過東半球或是全世界其他的美麗物種。40年後,對台灣生物地理學有卓越貢獻的日籍動物學家鹿野忠雄,則依據球背象鼻蟲同時分佈於蘭嶼與菲律賓的證據,提出了新論點:華萊士提出的生物地理線「華萊士線」(Wallace Line,劃開不同生物地理區的一條虛擬線)應向北調整至台灣與蘭嶼之間。
球背象鼻蟲是一群翅鞘癒合、翅膀退化無法飛行的鞘翅目甲蟲,主要分佈於菲律賓、印尼蘇拉威西、新幾內亞等島嶼,喪失飛行能力可能是這些昆蟲能夠在幾千個島嶼上演化出各式各樣斑紋與種類的原因之一。而翅鞘癒合、腹板堅硬等特點,也讓球背象鼻蟲形成非常好的保護殼,使得天敵掠食者不易捕食這類昆蟲。華萊士在他的重要著作《達爾文主義》(Darwinism)一書中,提及有一種蟋蟀Scepastus pachyrhynchoides、許多種類的天牛(Doliops)及其他的象鼻蟲等,都有類似球背象鼻蟲的外形與顏色。因此球背象鼻蟲身上的斑紋一直被認為是一種警戒色,用來警告掠食者牠不好吃,以降低被捕食的機率。而生物身上鮮豔的顏色也可使掠食者快速學會辨識那些獵物不好吃,避免浪費精力在不能吃的獵物身上。然而球背象鼻蟲身上的斑紋到底是不是一種警戒色,至今仍只是推論,並沒有實驗數據驗證。
蘭嶼與綠島的球背象鼻蟲中,以小圓斑球背象鼻蟲(Pachyrhynchus tobafolius)及碎斑球背象鼻蟲(Kashotonus multipunctatus)最為常見,其中小圓斑球背象鼻蟲以落尾麻(Pipturus arborescens)等蕁麻科植物的葉片為食,而僅分佈於綠島的碎斑球背象鼻蟲則很容易在稜果榕(Ficus septica)、草海桐(Scaevola taccada)上發現。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科學人》第150期(2014年8月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