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合作方程式
「合作」是最近科學與技術界不斷出現的主題。人類的思維活動越來越國際化,各種思維藉由高速與寬頻的通訊方式相互連結,在全球各大洲卓越的研究中心漫遊。《科學人》曾經兩度以「全球科研趨勢」專題探討合作這個主題,第一次是在2013年討論基礎科學研究,第二次則在2014年聚焦於創新科學研究。這次我們要從「個人」的角度來探討。
「多元化」(diversity)這個詞是指社會應該能包容每個人,這不單是針對不同社會地位的人,也包括對政治、文化和幸福的追求。不過,這個目標遠遠超越了本次專題的範疇,我們只局限在科學與相關的活動上。因為我們喜歡看證據,因此這個專題將聚焦在多元化的實證基礎──畢竟多談一點就容易失焦。
事實上,要有效進行研究與創新,多元化是最核心的部份。在科學文獻中,多元化很明顯直接牽涉到品質和團隊效率。如同菲力普斯(Katherine W. Phillips)在60頁〈創新團隊必備!〉中所說的,當我們必須與不同類群的人共事時,會準備得比較周全,也會更努力整理論證,結果會表現得更好。多元化對團隊有好處,因為面對與我們不同的人,我們的反應也會不同。如果終極目標是追求卓越,多元化是必要元素。
多元化要發揮效果,工作環境必須適當。就個人而言,必須努力預防並克服潛意識裡的偏見,對組織而言,則需要方法、程序以及接納的風氣。在70頁〈擁抱差異 海納人才〉中,普洛特(Victoria Plaut)指出,一個團體若能拋棄一視同仁的政策,擁抱成員間的差異,不對成員有偏見或貼標籤,比較容易獲得多元化帶來的好處而成功。
當然,我們在本次專題裡不會特別把多元化當成功利主義的主題來討論。在各種人組成的團隊之間找出最佳想法,這是科學奉行的信條,所以科學家和工程師有機會成為文化改變的先鋒。因此我們在這一系列報導中穿插了一些文章,讓我們聽聽擁抱這些挑戰的傑出人士怎麼說。
我們也提出了多元化指數(Diversity Index)──以科技人力的包容度來評估各國的發展。不過就此刻而言,這樣的指數難以周全。全球可見度最高的兩家科技公司Google和蘋果,日前發佈了人力多元化資料,這是令人高興的進展,我們可一窺其多元化與不足。然而,這樣的資訊寥寥無幾。由於許多原因,整體資料仍然過於稀少。
例如,人種和族群就很難有一貫的定義。聯合國的人口普查發現,2/3的國家依此方式幫人口分類,但使用了各式各樣的名詞:人種、族裔、國籍、血統、部落、原住民等。很多國家追蹤貧困或弱勢人口,但這些分類在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的意義。「失能」(disability)就更難有確切定義了。性別比較容易定義(雖然依然存在歧異),但目前蒐集到的資訊很少是針對科學相關工作者。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2014年科學與工程指標》報告中提到,「在全球科學與工程工作者方面,缺乏詳盡的跨國比較資料。」然而,就我們目前所知,顯然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科學人》第156期(2015年2月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