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惠台」對台青是口惠還是實惠

一九八○年代後半期,《廣場協議》迫使亞洲貨幣升值,讓台灣逐漸邊際化的廠商開始小規模登陸;到了九○年代初,天安門事件剛結束,世界主要國家還在抵制中國時,台商就先大規模登陸了。這波以傳統產業為主的台商,在中國大陸開創了第二春。
十年後世紀之交,台灣大型企業也到對岸布局,包括被視為台灣經濟命脈的資通訊產業。陳水扁就任總統之初,台灣最熱門的經濟話題,就是要不要開放晶圓廠登陸。
兩波大型西進之後,原本以為金融等大型服務業會成為第三波西進主力,沒想到新一波主力是「人才」──年輕人到對岸念書、就業與創業。
攝影/郭晉瑋
今年二月底,中國公布「惠台三十一條」,瞄準台灣的年輕菁英,以「同等待遇」為形、「就業、創業」為體,加上之前公布的就學「均標政策」,就業綁就學,強力拉攏台灣青年。
這三十一條政策綱領公布後,不少人在觀望它會怎麼具體落實?沒多久,上海、廈門等城市陸續公布了更具體的優惠措施。
福建與台灣所謂「一衣帶水」,一直是中國對台統戰重要基地;而廈門這個改革開放的特區,則扮演著「對台試驗田」的角色。
到底惠台三十一條在廈門落實得如何?提供哪些優惠?台灣年輕人在當地就學、就業與創業實況如何?對台灣又將造成什麼衝擊?《新新聞》記者實地深入採訪,為讀者提供完整解答。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34期〉https://goo.gl/MyF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