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職權修法 美學者:恐危及國艦國造並獵巫官員

總統賴清德上任不到一週,不僅中國加強軍事施壓,國內也因國會職權修法爭議陷入政治動盪。任教政大的美籍政治學者南樂指出,修法恐危害國艦國造等重大國防計畫,最糟會演變為對官員的獵巫行動。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駐台記者席佳琳(Kathrin Hille)撰文報導,台灣社會為國會職權修法爆發大規模抗議之際,共軍在台灣周邊舉行「聯合利劍-2024A」第2日軍演,並稱這是為了「懲罰」賴清德。

中國人民解放軍昨天派出配備實彈飛彈的戰鬥機、轟炸機及軍艦進入台灣東岸外海區域;國防部也表示,偵獲共機62架次、共艦27艘次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

同日,數以萬計民眾抗議反對黨試圖強行通過國會大幅擴權法案,許多參與示威的人是民進黨的年輕支持者。若該法案通過,賴清德政府將受嚴重束縛。

民進黨、法律學者及許多公民團體抨擊國會職權修法為「違憲奪權」。修法內容包括,政府官員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若被認為其言論有隱匿或虛偽陳述,恐面臨最高1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被認為並未與立法委員充分合作,可被處以高額罰鍰。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者南樂(Lev Nachman)表示,一如預料,反對黨試圖阻礙新政府。

南樂說道:「但是修法不僅會阻礙賴清德,也可能使過去8年達成的大部分成果化為泡影。最糟的情境,就是這演變為對官員的獵巫行動,以拔除(反對黨)的眼中釘。」

國會職權修法擴張立法院調查權,讓立委有權要求軍方呈交機密資訊,而在台灣致力強化國防之際,這引起情報外流至中國的憂慮。此外,如果公民社會團體、企業及個人無法滿足立委作證要求,修法內容也准許對其處以高額罰鍰。

南樂還指出,強制軍方官員作證的條款,恐有損台灣國艦國造等重大國防計畫。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